APP下载

浅谈CT对肺部小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9-09-16孟凡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伪影正确率良性

孟凡怀

(1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北京 101300)

(2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 北京 101300)

肺部小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直径≤3cm的病因未明确的一种多系统肉芽肿性病变,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临床研究表明约有30%~40%的小结节疑似为恶性[1-2]。因此,早期明确肺部小结节的性质,对良恶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对于早期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CT对肺部小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经CT检查检出的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肺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肺小结节,同时排除心肝肾器质性病变、肺气肿、陈旧性肺结核以及妊娠哺乳期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4.3±2.5)岁,病程3~18个月,平均(7.4±1.3)个月,病灶直径0.6~2.1cm,平均(1.2±0.3)cm。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训练,以便检查过程中保持规律的呼吸深度。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胸廓至肺底部,扫描参数:电流40mA、电压120kV、螺距15mm、层厚1.25mm、扫描间隔10mm、扫描时间1s。观察肺部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内部特点以及结节边缘情况等。诊断结果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后出具。

1.3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根据伪影情况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3],图像未显示任何伪影为优;图像在肺底及肺尖位置可看见少量伪影,但不影响诊断为良;图像可见明显伪影,影响肺部结节的诊断为差。

2 结果

2.1 诊断情况

70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确诊良性结节46例,恶性结节24例,CT诊断确诊良性结节44例,确诊恶性结节23例,CT诊断良性结节正确率为95.7%,良性结节正确率为95.8%,总诊断正确率为95.7%。具体情况见表。

表 CT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2.2 图像质量

CT检查图像质量为优66例,良3例,差1例,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8.6%。

3 讨论

肺小结节在肺内被肺实质完全包裹,单纯肺小结节患者多无典型临床症状,但多合并肺结核、肺部囊肿以及肺癌等多种肺部疾病影像学表现,因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容易造成误诊。临床研究表明80%~90%检出的肺小结节为良性病变,但仍存在10%~20%的肺小结节为恶性[4],因此早期对肺小结节疾病的性质进行明确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诊断肺小结节,明确结节性质以肿糖标志物检测、X线、CT检查为主,肿瘤标志物的操怍较为复杂,且漏诊率高,而X线敏感度低,诊断正确率较低[5],因此以上两种检查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CT目前已成为临床诊断肺小结节的主要检查方式,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小结节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得到了显著提高,CT检查能够清晰反映病灶的数量、形态、大小、边界、密度等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此外CT检查具有扫描时间快、操作简单、图像清晰等特点[6],因此目前在临床诊断肺小结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手术病理结果,CT检查对肺结节的诊断总正确率为95.7%,略低于王跃斌[7]的研究结果(97.06%)。在CT诊断过程中可见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别,恶性结节钙化特征较为多见,良性结节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空泡征多于恶性结节[8]。恶性肺小结节肺部组织的结构改变明显大于良性肺小结节,这可能是由于恶性肺小结节病灶周围血管及肺实质结构改变所致,恶性结节内部细胞代谢旺盛,其对血管组织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一特点可为影像学诊断及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CT检查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诊断结节的良恶性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图像质量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伪影正确率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生意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