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源CT冠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9-09-1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双源敏感度冠脉

查 杨

(无锡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具有高发病率的心血管疾病,其多发群体是中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原理在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动脉血管阻塞,使得患者因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脏病的产生[1]。为了进一步研究双源CT冠脉成像对于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的应用质量和效果。本研究通过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治疗的62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正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62例冠心病患者,时间区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将其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别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31例为一组。其中在参照组中,男性为18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59~86岁,平均年龄值为(73.15±1.58)岁;在研究组中,男性为19例,女12例,年龄范围为60~87岁,平均年龄值为(74.56±2.3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冠脉造影方法诊断,研究组患者给予双源CT冠脉成像方式实施诊断。主要内容包括:在诊断前,对患者心率情况进行检查,如患者心率每分钟大于65次,则对患者予以倍他乐克治疗,将其心率控制到每分钟65次以下。并借助64排螺旋CT仪器进行扫描工作[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精准性。评估患者的冠脉狭窄情况:①轻微狭窄:小于50%;②中度狭窄:50%~75%;③重度狭窄:75%至98%;④冠脉闭塞:大于98%。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4.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两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精准性均使用率(%)形式表现,实施χ2检验,结果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

2 结果

2.1 对冠状动脉分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表1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和精准性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

表1 冠状动脉分支诊断效果比较[n(%)]

2.2 对冠状动脉节段诊断效果进行比较

通过表2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特异性、精准性以及敏锐性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

表2 冠状动脉节段诊断效果比较[n(%)]

3 讨论

由于人们的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合理,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步提高。若患者引发冠心病,其临床表现较为剧烈,通常会导致胸部有剧烈痛感,一般由胸骨后心发起,不断蔓延至左肩及颈部、腹部等。痛感维持时间较长,同时多伴随恶心、高热、出汗和呕吐等情况[3]。若患者无法获得及时高效的治疗与护理,将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进而引发心衰和休克等严重危害生命安全的情况,甚至还可能会发生猝死。因此及时合理地对冠心病实施诊断有着重要意义,需要予以科学合理的治疗与干预,为后期治疗提供坚实的临床依据。在现阶段,利用冠脉造影来确诊冠心病是比较常运用的手段,其是一项具有安全性和实效性的诊断措施,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虽然冠脉造影具有理想的诊断效果,但由于其是一种有创的诊断手段,诊断期间比较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且有着恢复时间较长等局限性,因而制约了冠脉造影在临床中的运用与推广[4]。双源CT冠脉成像是一项创新的螺旋CT技术,能够多层次进行监测,且效率快速,具有清晰的时间分辨率,能够高效、不间断地执行容积扫描[5-6]。

在本研究数据中显示,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度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和精准性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这表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参照组有明显优势。双源CT冠脉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且有良好的特异性以及较高的精确性,诊断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在实施老年冠心病诊断中,双源CT冠脉成像具有良好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以及精准性,是一种较为规范、高效、无创的诊断措施。

猜你喜欢

双源敏感度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
不同镜片参数对人眼对比敏感度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