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玻璃结节CT征象对肺腺癌术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09-1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浸润性征象腺癌

张 勇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家庭社会压力的增大、空气污染、遗传、吸烟等各种因素,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见于周围型肺癌,肺腺癌也是好发于女性的一种肺癌,与吸烟的关系不大[1]。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2019年5月,68例肺腺癌患者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特点,并试图找出一定的规律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5月时间内,我院接收的68名肺腺癌患者,根据肺腺癌的类型分为两组,34例一组,浸润性病变组21例女性,13例男性,患者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2.19±10.63)岁;浸润前病变组18例女性,16例男性,患者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3.85±11.5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排除标准:其它类型肺癌,CT图像存在明显伪影,患有其他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障碍。

患者男性46岁左上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病理浸润性腺癌。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64排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120kV电压,250mA,5mm层厚,5mm间隔,从肺尖到肺底进行扫描,使用高分辨率算法,将原始数据传输至GE后处理工作站并进行多平面重建。

1.3 观察指标

由2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胸部放射诊断医师分别阅片,有分歧两人共同商议达成一致意见,分别记录两组病例CT表现,包括病灶密度(接近或低于同层血管)、病灶边界(清楚或模糊)、病灶数量(单发或多发)、病灶大小(>5mm,≤5mm)、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梭形)。

1.4 病理诊断标准

肺腺癌分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微浸润癌和浸润性腺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癌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癌和浸润性腺癌为浸润性病变[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用n%表示所有数据;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浸润性病变在病灶密度、边界、数量、大小、形态方面与浸润前病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病例CT表现分析(n=34,n%)

3 讨论

由于环境污染、作息不规律及遗传等各种因素,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对肺腺癌的检出常采用CT方法。磨玻璃结节是一个影像学概念,根据结节中有无实性成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和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可以通过CT方法判断分析结节的密度、成分、大小、性质等。

本研究中,浸润性病变与浸润前病变的CT表现有显著差异:(1)病灶大小:浸润前病变病灶大小多<5mm,浸润性病变大小多≥5mm;研究表明[3]病灶的大小与其良恶性程度高度相关,即结节直径越大其恶性的可能性及恶性程度一般越高。(2)病灶密度:浸润前病变密度低于同层面血管较多,浸润性病变病灶密度大部分接近同层面血管;浸润前病变多为纯的磨玻璃结节,浸润性病变部分为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文献报道[4]mGGN实性部分超过结节总体积的50%,或者原有的pGGN发展为mGGN,均要高度怀疑恶性。(3)病灶形态及边缘:浸润前病变边界模糊多见,浸润性病变边界多比较清楚。(4)病变数量:本研究中浸润前病变几乎均为单发病变;而浸润性病变部分为多发病灶。

综上所述,对磨玻璃结节的成分进行鉴别分析,对肺腺癌的术前CT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肺腺癌的CT表现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术前CT中分析肺腺癌患者磨玻璃的各种征象,可以初步区分肺腺癌的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浸润性征象腺癌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浸润性肺结核临床治疗转归与MSCT特征变化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结直肠黏膜下浸润性腺癌活检病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