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32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

2019-09-16丁乃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阑尾阑尾炎

丁乃艳

(灌云县中医院 江苏 灌云 222200)

急性阑尾炎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上诊断多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但易出现误诊与漏诊等不良情况,进而使得疾病不断发展,延误治疗,发生不可预估的风险[1]。鉴于此,本次研究对急性阑尾炎应用32排螺旋CT三维重建进行诊断与鉴别,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2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0~76岁之间,中位年龄(32.56±4.17)岁,病症表现为右下腹压痛、反复性疼痛,有明显腹快,发热症状,且存在肠梗阻情况。

1.2 方法

应用本院的东软32排CT扫描仪,予以患者平扫后再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将100ml欧乃派克为其静注,流食保持在2mg/ml,注射完成30s之后给予动脉期扫描,60之后给予静脉期扫描,对于存在右下腹包块情况需再行40s后给予延迟扫描,于患者肾下级扫描向耻骨联合处进行扫描,参数设置:层厚与螺距分别设置为3mm与1.5,重建层距和层厚均设置为1mm,再取得原始图像之后,将其送达到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多平面容积重组方式[2],以冠状面和矢状面等角度明确阑尾结构、部位及邻近组织,并依据情况调节窗宽及窗位,密切观察阑尾及邻近组织筋膜、肠系膜以及脂肪间隙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的准确性以及急性阑尾炎的鉴别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急性阑尾炎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的准确性

CT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与病理组织检查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

表 对比急性阑尾炎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的准确性[n(%)]

2.2 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主要表现

经CT诊断发现阑尾管壁增厚与阑尾水肿增粗情况存在18例,占比为66.67%;阑尾腔内肠石存在5例,占比为18.52%;阑尾周围炎存在16例,占比为59.26%;回盲部壁增厚存在7例,占比为25.93%;阑尾脓肿与阑尾穿孔均存在2例,占比为7.41%;合并麻痹性小肠梗阻及腹膜炎存在1例,占比为3.70%。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在各年龄阶段人群中均可发生,以往常用诊断发生为B超和X线片,B超具备操作简捷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对阑尾穿孔及周围囊肿等导致的局限性周围积液与盆腔积液诊断上效果明显,不过易受到腹壁脂肪、肠道气体等影响,出现漏诊情况,而X线片能够显示阑尾炎患者的右下腹局限性肠郁张情况,但易表现为非特异性,并且对于诊断阑尾炎病变不典型上效果欠佳,容易延误患者治疗,进而发生不良后果。

有相关数据统计现实,临床上在对急性阑尾炎开展阑尾切除术患者中,被切除掉正常阑尾高达20.0%。而随着近几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螺旋CT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中作用不断显现出来,其具备强大的扫描与后处理技术,能够为临床诊断疾病中提供可靠依据。本次研究在急性阑尾炎中采用32排螺旋CT三维重建其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0.0%,这与杜建红[3]等人研究结果趋于一致,可见该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主要是由于CT诊断能够从多个角度获取到病灶情况,通过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能够完全明确患者具体病情,同时也能够准确鉴别出阑尾炎不同程度与类型,本次研究应用CT诊断鉴别急性阑尾炎上发现存在阑尾管壁增厚、阑尾水肿增粗、回盲部壁增厚、阑尾腔内肠石、阑尾脓肿、阑尾周围炎、阑尾穿孔等情况,可见CT诊断能够明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包括阑尾炎具体发生部位、表现、炎症等情况,有助于临床医师为患者后续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使用32排螺旋CT三维重建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阑尾阑尾炎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