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HR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价值与影像学征象分析

2019-09-16唐士军郑一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征象螺旋

唐士军,郑一兵

(1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2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友好医院 江苏 扬州 225200)

周围型小肺癌,是一种原发性肺癌,主要是在下段肺支气管中出现[1]。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的疾病症状,其具有疾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高等特点[2],因此,如何将其早期疾病诊断准确率提高,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主要对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HRCT诊断的价值作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周围型小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12月,将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者纳入对照组,将HRCT检查者纳入实验组,每组为25例。

实验组中,年龄范围33岁~76岁,年龄均值(54.03±4.89)岁,其中4例为小细胞癌,2例为未分化癌,3例为中低分化癌,9例为腺癌,7例为鳞癌,17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

对照组中,年龄范围33岁~77岁,年龄均值(53.95±5.02)岁,其中3例为小细胞癌,2例为未分化癌,4例为中低分化癌,8例为腺癌,8例为鳞癌,16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

对比两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100ml)于患者的肘中静脉,分别在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实施扫描。

实验组则实施HRCT检查,层距设置为1mm~2mm,层厚设置为1mm~2mm,重建矩阵为512×512,肺窗、纵隔窗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相关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作观察,包括分叶征、短毛刺征、细支气管气相、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同时分析对照组患者病灶的强化方式以及强化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分析

两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分叶征、短毛刺征、细支气管气相、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 病灶强化方式及程度分析

对照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中,其CT增幅均值为(36.45±10.20)HU,其中16例(64.00%)患者的CT值增幅在20HU以上,20例(80.00%)患者强化均匀,3例(12.00%)患者静脉期扫描,显示结节中间或边缘点高密度阴影。

3 讨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以及HRCT,其在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疾病诊断中应用,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不仅能够对患者的具体病灶形态显示,且可将其病灶的内部密度以及周围边缘的特征显示出来,对周围血管与病灶之间的相关性观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还可对患者扫描前后CT值变化的情况了解,以此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3]。

表 两组相关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分析[n(%)]

本研究显示,两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分叶征、短毛刺征、细支气管气相、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T增幅均值为(36.45±10.20)HU,64.00%患者的CT值增幅在20HU以上,80.00%患者强化均匀,12.00%患者静脉期显示结节中间或边缘点高密度阴影。表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以及HRCT于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疾病诊断中应用,均可较好将其影像学征象检出,其中HRCT的检出率略高,但是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则可显示患者病灶的CT增幅情况,因此,临床可将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HRCT进行结合,来对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4]。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以及HRCT于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疾病诊断中应用,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临床实施疾病诊断时,可将以上两种方法进行结合,以此提高诊断的价值。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征象螺旋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消化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断和随访中的作用
中国医保支付改革的探索与反思:以按疾病诊断组(DRGs)支付为案例
旋风“螺旋丸”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