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髓炎或根尖炎采取氢氧化钙糊剂与根管治疗术联合治疗的疗效

2019-09-16张祺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氢氧化钙糊剂牙髓炎

张祺

江苏省金湖县中医院口腔内科,江苏淮安 211600

根尖炎指的是牙根尖周组织出现的慢性或者急性炎症,根尖区组织会有明显受损,经X线机检查能够发现根尖透射影[1]。另外发现,如果牙齿突然受到猛烈外力撞击,损伤根尖周组织,也容易出现根尖炎[2]。牙髓炎是由于牙髓受到细菌侵入而导致的炎症疾病,属于口腔多发病,由于牙髓组织中神经、血管分布较多,所以一旦牙髓出现炎症表现,会出现程度高且持续的疼痛,患者需要承受较重的痛苦[3-4]。有研究发现,其他一些口腔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也容易继发牙髓炎,包括牙周疾病、楔状缺损、深龋等。牙髓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炎症会继续蔓延,渗透到牙齿根尖部,导致根尖周组织发炎,引起根尖炎,明显增加临床治疗难度[5]。临床对于牙髓炎和根尖炎,一直以根管治疗术为主要治疗方法,该研究以该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中52例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联合应用氢氧化钙糊剂与根管治疗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比较[(±s),n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比较[(±s),ng/L]

注:t、P为两组治疗后比较统计值。

组别时间I L-6 I L-8 I L-1 β T N F-α治疗组(n=2 6)对照组(n=2 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值 P值6.9 3±0.7 9 2.7 5±0.3 0 6.8 8±0.8 0 4.5 1±0.4 3 1 7.1 2 0.0 0 8 3 1.2 5±8 8.5 6 4 4 5.3 0±5 0.1 8 8 2 2.7 5±9 2.3 4 5 6 4.2 8±6 3.3 0 7.5 1 0.0 0 9 6 2.3 4±1 1 3.5 8 6 2 2.3 5±7 2.1 9 9 7 0.3 5±1 2 5.3 0 7 8 2.4 9±9 0.3 3 7.0 6 0.0 0 7 6.0 2±8.3 1 5 8.5 7±6.2 9 7 5.1 3±8.2 4 6 3.3 1±7.2 1 2.5 3 0.0 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中52例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5例以及女11例,年龄范围28~62岁,年龄平均(46.38±7.80)岁,牙髓炎有 14例,根尖炎有 12例;对照组26例,男13例以及女13例,年龄范围28~60岁,年龄平均(45.13±6.90)岁,牙髓炎有 15例,根尖炎有11例。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①纳入标准:符合牙髓炎或根尖炎诊断标准[6];符合根管治疗术适应证;根管不存在髓腔钙化、髓石表现;参与研究前一周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排除标准:伴有感染疾病;对研究药物无法耐受;检查发现牙齿松动度在Ⅲ度以上;患者本身对治疗缺乏良好依从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接受根管治疗术处理,通过X线机检查确定根尖、牙髓情况及病变情况,对根管长度给予确定。接着实施备洞、开髓、拔髓处理,通过扩大针对根管进行扩大处理,将根管内的坏死组织、残髓进行完全清理,并选择3%过氧化氢液、0.9%氯化钠注射液实施反复冲洗,保证根管中坏死组织完全清除,最后利用无菌棉捻把根管吸干。

对照组另外应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粘固粉封洞,治疗组则应用氢氧化钙糊剂封洞。1周后接受复诊,如果复诊显示患牙的牙龈没有叩痛及红肿表现,炎症反应消失,则治疗组在根管中导入氢氧化钙糊剂完成根管填充,对照组在根尖导入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填充。

1.3 观察指标

炎性水平: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整个治疗结束后测定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方法为收集 5 mL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液,在3 000 r/min的速度下进行持续15 min的离心处理,留取上层血清置于EP管中,放在-80℃的温度下留存待测,测定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完成。

牙周情况: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整个治疗结束后测定两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后出血指数(BI)。

1.4 疗效标准

痊愈:炎性反应完全消除,牙龈没有叩痛红肿表现,咀嚼功能完全恢复,根管清洁且干燥,X线机复查发现牙片根尖低密度影明显缩小;好转:炎性反应接近消除,牙龈仅偶有轻微叩痛,咀嚼功能大体正常,X线机复查发现牙片根尖低密度影变化不大;无效:炎症仍存在,牙龈仍有叩痛、红肿,咀嚼功能明显异常,X线机复查显示根尖低密度影进一步扩大。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炎性水平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炎性因子IL-6、IL-8、IL-1β、TNF-α指标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有减低,均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治疗组 IL-6、IL-8、IL-1β、TNF-α 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牙周情况

治疗前两组牙周评价指标 GI、PLI、PD、BI结果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均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GI、PLI、PD、BI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改善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改善比较[(±s),分]

注:t、P为两组治疗后比较统计值。

组别时间G I P L I P D B I治疗组(n=2 6)对照组(n=2 6)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1 9±0.2 3 0.8 9±0.1 0 2.1 5±0.2 5 1.2 3±0.1 4 1 0.0 8 0.0 0 3.2 8±0.3 9 1.3 1±0.1 8 3.2 3±0.3 6 1.9 7±0.2 2 1 1.8 4 0.0 0 6.2 8±0.7 9 2.8 2±0.3 3 6.2 3±0.7 5 3.7 7±0.4 5 8.6 8 0.0 0 3.5 2±0.3 9 1.3 5±0.1 8 3.4 9±0.3 9 1.7 8±0.2 0 8.1 5 0.0 0

2.3 临床总有效率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根管填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牙髓炎和根尖炎通过接受根管治疗术能够将根管中的感染完全清除,通过进行严密的填充,避免出现二次感染,加快根尖周病变愈合[7]。该研究应用的氢氧化钙属于新型根管消毒药,对根周组织不会形成明显刺激,同时封药后根管不会出现剧烈疼痛[8]。另外,因为氢氧化钙具有水溶性特点,氢氧化钙中的氢基能够向根管扩散,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止牙齿吸收、促进细菌脂多糖降解、抗菌消毒等效果[9]。

该研究治疗组通过应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填充,结果显示相较于接受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粘固粉根管填充的对照组,GI、PLI、PD、BI各项牙周情况指标结果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炎症因子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更低;另外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38%(χ2=3.90,P<0.05),证实氢氧化钙糊剂的应用能够使患牙牙周情况得到更明显改善,炎症状态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使治疗获得更高的整体效果。类似研究显示[1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但这一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在具体数据上有一定差异,分析是由于纳入对象差异性导致。分析是因为氢氧化钙具有良好抗菌性,同时可以灭活毒素,把根管中毒素、细菌完全性清除,因此有助于减轻牙髓、牙尖炎性程度,实现牙周状况的改善。

分析氢氧化钙的作用机制,一方面为能够对硬组织的形成产生诱导作用,根管中氢氧化钙的长期留置,能够诱导硬组织屏障形成[11]。临床根尖诱导成形术中氢氧化钙的应用较多,当前临床不仅在根尖诱导、盖髓中应用氢氧化钙糊剂,同时根管治疗中氢氧化钙的应用也有重要价值[12]。另一方面,由于牙本身具有渗透性特点,氢氧根离子和钙离子会渗透到根尖周组织,对破骨细胞的活动产生抑制,提升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效治疗根尖周病变、炎症性牙根吸收[13]。另外,氢氧化钙还能对内毒素发挥灭活作用,当根管中病原菌完全清除后内毒素还是会在牙本质壁、根尖区附着存在,通过利用氢氧化钙灭活内毒素,有助于加快根尖周病的痊愈[14]。

综上所述,牙髓炎或根尖炎联合接受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对于牙周情况有更明显改善作用,炎性水平更低,治疗效果更满意,有良好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氢氧化钙糊剂牙髓炎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干法生产氢氧化钙消化的智能控制方法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氯锌糊剂合清暑汤治疗黄水疮的临床体会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pH值影响的评估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牙根尖周炎40例及护理观察
新癀片糊剂治疗化疗致组织损伤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