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牙线牵引联合玻璃酸钠粘膜下注射在食管、贲门病变行ESD术中的应用

2019-09-16凌俊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牙线贲门酸钠

凌俊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句容 212400

食管、贲门部位的癌前病变及早癌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损害。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内镜技术得以发展与完善,被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中,效果良好[1]。ESD即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缩写,其能够良好剥离食管、贲门病灶。然而,食管、贲门部病变行ESD术,手术难度系数较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且患者术中易发生出血、穿孔等问题,对基层医院的医生行相关ESD术存在困难,且易发生相关并发症。因而,良好的手术视野是保障手术质量的重要因素。该文以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该院收治56例食管、贲门病变患者为例,分析ESD术中采取牙线牵引联合玻璃酸钠注射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择该院收治食管、贲门病变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ESD手术治疗,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共计患者28例,包括男性18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为50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67.4±1.2)岁,病灶直径最小 2.4 cm,最大 4.0 cm,平均直径(3.1±0.3)cm。观察组共计患者28例,包括男性19例,女性9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67.5±1.1)岁,病灶直径最小2.1 cm,最大 3.9 cm,平均直径(3.2±0.2)cm。通过专业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研究。该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全体患者均经诊断患食管、贲门病变,符合相关诊断要求;②全体患者年龄范围在50~75岁之间。

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排除手术禁忌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行ME-NBI及染色内镜及超声内镜等检查,确定食管、贲门部粘膜病变的位置、病灶范围和肿瘤细胞侵犯深度等信息。手术开始时使用Dual刀在超出病灶范围0.5 cm的黏膜组织周围进行标记,然后行粘膜下注射,为对照组患者选择生理盐水配合靛胭脂进行黏膜下注射处理,剂量为70∶4(单位:mL)。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剂量为100 mg),与生理盐水:靛胭脂=60∶4(单位:mL)的混合液混合进行注射。使用Dual刀采用环切方式切开病灶周围的黏膜组织,然后使用Dual刀进行黏膜下剥离。观察组患者在病灶周边粘膜充分切开,Dual刀沿粘膜下层剥离病灶,剥离过程中视野暴露困难时安装牙线,并在牙线另一端固定在钛夹上,充分暴露黏膜下组织,以保持剥离组织处于手术方向的相反方向,保持手术视野。同时,待病灶完全切除后使用热活检钳等工具止血,病灶样本则送往病理实验室进行检查。

1.4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一般:基本将病灶切除,患者术后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效:患者各项症状未发生改变,或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良好率+一般率。统计并记录各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手术用时、住院用时。计算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手术用时(m i n) 住院用时(d)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 0.2 5±1.2 1 7 0.0 4±1.2 2 5 4.3 9<0.0 5 9.3 1±0.3 4 1 3.4 4±0.3 6 2 3.4 9<0.0 5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食管、贲门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疾病之一,我国更是食管、贲门癌的高发性国家之一,大约每年有超过10万人死于该疾病,占全球总死亡人群接近50%[2-5]。其中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高发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上者,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吞咽障碍,并由固体食物逐渐向流质食物发展,病症最终阶段会出现水、唾液等吞咽不能的严重症状。随着国内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早期食管、贲门癌变时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其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整地切除黏膜上的肿瘤病灶。同时该技术还能满足较大病灶的切除治疗,所提供的病理检验样本也更加完整,为后续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6-8]。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用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操作难度也较大。且当应对病变面积较大的患者时,其病灶切除范围也必须相应增大,而单纯利用透明帽对黏膜进行支撑的方式无法提供足够的手术视野,即随着剥离手术不断深入消化道,可提供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也就越来越小,造成了病灶识别难度的增加,如此时盲目地对病灶进行切除,会使穿孔或出血的发生率大幅提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在视野暴露不足的情况下对已游离的组织施加一个牵引力,从而使其能够与手术方向保持相反的突出,从而更好地暴露消化道下方的组织。常用的方法为使用牙线牵引,以金属夹和牙线就能组成简易的牵引装置,保持病灶组织和手术方向视野的距离,提升了病灶一次性切除率,也能够进一步防止病灶组织在切除过程中发生脱落的问题,对手术中产生的出血点也可充分暴露。

同时,在手术操作时还可为患者提供黏膜下注射玻璃酸钠的辅助方式,其可以使病灶组织更好地隆起,使其与所在的肌层更好地分离。玻璃酸钠注射的优势在于能够维持更长的分离时间,更好地保证手术视野,降低对健康肌层的侵犯或损伤,进一步保证手术中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控制。另外,玻璃酸钠本身就在生物体内大量村子,如滑膜液、眼球玻璃体、血清等,黏膜下注射该药剂对周围健康组织无负面影响,且药剂本身价格便宜,不会给患者造成更多的医疗成本。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其维持病灶隆起的时间较长,不需要刻意追加注射次数,大大控制了操作流程,缩短了整体手术时间。

该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与王洪波[9]等人发表文章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0%相一致。

综上所述,食管、贲门病变患者接受ESD手术治疗期间采用牙线牵引联合玻璃酸钠粘膜下注射辅助效果更佳,可缩减手术用时,加速患者康复,且安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牙线贲门酸钠
环保便携的牙线笔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牙线和水牙线配合,清洁更彻底
如何正确地使用牙线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食管、贲门类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
使用牙线会不会把牙缝越扯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