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合重建修复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效果分析

2019-09-16陶晓玉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重建术牙列义齿

陶晓玉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盐城 224500

牙齿磨耗是常见的老年牙科疾病,指的是牙硬组织受到牙菌斑或外伤的影响而丧失,磨耗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1]。牙齿磨耗对牙齿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患者会逐渐出现咬合异常,甚至面形发生改变而过度的牙体硬组织丧失就会变成牙列重度磨耗,诱发根尖周病、牙髓疾病等。目前大部分研究资料显示[2],牙齿腐蚀和病理性磨损是造成牙齿磨耗的主要原因,并且重度磨耗的患者中大多数都合并牙列缺损所以对患者进行咬合重建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文选取该院2004年1月—2019年3月接诊的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患者48例,探讨了咬合重建术和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诊的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患者48例,将两组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24例。研究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62.58±10.2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 50~72 岁,平均年龄(63.45±10.58)岁。 该次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内科疾病、颌骨急慢性疾病或缺损严重无法恢复咬合功能、合并肿瘤、风湿等颞下颌关节特异性疾病者。所有患者对该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该次研究。两组患者的常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常规术前检查,拍X线片,了解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上下颌骨及口腔内牙齿牙周情况,对于合并牙结石的患者需要进行牙周洁治,填充缺损的牙体,对于牙冠过短的患者,需要龈切术延长临床牙冠或桩核修补增加固位。治疗前需要确定患者牙体的垂直高度,患者息止颌位去掉息止颌间隙正常值即为垂直高度。根据垂直高度进行过渡性牙合垫,先让患者试戴2个月观察耐受情况,如果没有办法接受升高高度,则需要改变牙合垫,直到患者感受到舒适。根据最佳的颌位高度来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固定义齿要根据患者的牙齿缺损情况使用烤瓷冠。研究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牙齿修复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依靠患者的主观评价,包括美观程度、舒适度、咀嚼功能和固位。牙齿松动度:轻度:松动程度低于1 mm;中度:松动程度1~2 mm;重度:松动程度超过2 mm。咀嚼功能:按照《口腔修复法》中的评价标准,优秀:咀嚼功能明显改善,无肌肉疲劳感,美观程度理想,可以正常发音,牙齿无松动;良好:患者自述咀嚼能力尚可、义齿舒适度良好,肌肉疲劳明显缓解,发音有所改善;差:咀嚼功能无明显改善或下降,无法咀嚼坚硬的食物,发音和表情都无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D0:功能正常无紊乱、DⅠ:轻微功能紊乱、DⅡ:中度功能异常;DⅢ:重度功能异常。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主观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美观、舒适、咀嚼、固位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主观评价结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牙齿松动,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颞下颌关节功能

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颞下颌关节功能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表3 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对比[n(%)]

表4 两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功能对比[n(%)]

3 讨论

牙体磨耗是人体正常咀嚼运动产生的一系列正常情况,但是人体在健康情况下牙槽骨生长会改善磨耗情况,维持正常的牙齿生理结构,从而避免发生咬合垂直距离改变[3]。一旦患者由于不良口腔习惯、酸性环境和咬合关系紊乱等情况,就会影响牙槽骨正常的修复情况,最终诱发病变,患者会出现牙体组织损伤、生理解剖结构受损等症状,重度磨耗患者会出现牙釉质消失、深覆合等结构上的改变,造成患者咀嚼能力消失、食物嵌顿等[4]。由于牙齿咬合涉及的力学特征和解剖学结构比较复杂,重度磨耗患者的咬合功能重建一直是临床的难点问题。过往临床多通过矫正咬合垂直距离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但是容易出现咀嚼功能降低和肌肉酸痛等并发症,患者的耐受力比较差,尤其是固定牙齿的修复难度比较大,不同患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研究中使用息止合间隙减少2 mm来保证垂直距离升高准确性[5]。该文认为治疗重度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术时需要提前做好系统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形态和口颌功能,让垂直距离的舒适性更高,尽量适应关节肌肉的正常解剖生理结构,避免发生口颌系统功能紊乱[6]。对于部分无需增加垂直距离的患者可以采用外科复位的方式来调整磨耗,需要增加垂直距离的患者需要在修复之前进行咬合板试用,通过咬合板可以调试患者的舒适程度,等到患者试戴后无明显的不适感后,确定为最佳的高度,并根据这个垂直高度来制作修复体[7]。

该次研究中对比了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重建的中远期效果基本无差异,说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术和可摘义齿都能够改善患者面部垂直距离,消除口颌系统紊乱,纠正颌位,促进正常咬合功能的恢复。研究组患者的颞下颌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式都能够保护关节,与过往的临床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胡红军[8]研究中提示,通过咬合重建术治疗牙列缺损伴有重度磨损患者,恢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良好达到94.28%,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局部义齿治疗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咀嚼功能是评价牙列缺损和重度磨耗的主要指标,重度牙体磨耗会损伤牙体的外形,功能尖磨平,牙齿咀嚼后的食物没办法经食物排溢通道溢出,造成咀嚼能力下降。另外,牙体磨耗还会形成反横牙合曲线,破坏了咀嚼时牙合运循环,影响功能。通过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能够帮助牙合曲线、平面位置恢复正常状态,让牙周组织能够均匀的受力,分担咀嚼肌的压力,提高咀嚼功能。研究组患者的美观、舒适、咀嚼、固位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术的美观程度、舒适程度更加良好。随着近些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修复体制作有有很大的提高,长期使用修复体的安全性有了保证,因此,对于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患者采用咬合重建术治疗是可靠的。

综上所述,对于牙列缺损伴随重度磨耗患者采用咬合重建修复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咀嚼治疗,且重建后的牙齿较为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重建术牙列义齿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30例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性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