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教师的开学第一讲

2019-09-16

中国火炬 2019年9期
关键词:辅导站连平黄大年

“She studies at No1 Middle School.”

“她在第一中学学习。”

“They have the same skirts.”

“他们有相同的裙子。”

……

开学第一天的傍晚,在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的校外家庭教育辅导站,传出了一位老者浑厚的领读英语的声音。那是不停与时间赛跑的92岁的“中国好人”退休老教师叶连平,在义务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乡亲们说:“为了贫困孩子们,叶连平舍得花钱财,舍得花心血,舍得燃烧余热。他义务创办校外家庭教育辅导站19年,花光30 余万元积蓄,用生命之光照亮1000 余名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的人生之路。” 最近,这位可敬可亲的92 岁的老人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舍得花钱财,办起校外家庭教育辅导站

叶连平出生在山东青岛,年轻时,跟着父亲来到南京,进入当时的美国大使馆工作,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因历史原因,1965年,他被下放到卜陈村,是乡亲们帮他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日子。1978年,叶连平成了卜陈初中的一名老师。当时,他有机会回到南京,但他放弃了。当地两任教育局长都希望把叶连平从农村学校调到县里的中学,他也谢绝了。叶连平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哪儿都不去,乡亲们的孩子需要我。”

1991年,叶连平退休了。看到留守儿童和特困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后,一个自费创办校外家庭教育辅导站的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腾出客厅和房间,打制课桌和板凳,义务办起了校外家庭教育辅导站。辅导站开始只有一个班20 多人,后来发展到两个班40 多人,却还是满足不了补课需要。这时,乌江镇政府和卜陈中学支持了7 万元,为辅导站增加了教学和活动用房。辅导站扩展为4 个班80 多名孩子。

校外辅导站的水电、燃气、辅导资料、活动器材等,都是叶连平自掏腰包支付的。老两口没有孩子,每月3000 多元退休工资也都贴补到辅导站的孩子们身上。特困家庭的孩子江月明,从初中开始,就在叶连平家免费吃住、免费补课。2006年,她考上和县一所重点高中;2009年,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当江月明读完本科再读硕士研究生时,家里却拿不出一点钱来。叶连平资助她1 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如今,江月明已是南京市某科研所的科研骨干了。江敏、洪瑞瑞、钱龙女、杨鸿雁、陈欣悦等这些贫困孩子基本都是这种情况,究竟为他们花了多少钱,叶连平自己也说不清。

叶连平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他穿着五十年前的旧衣服在外地出差时,连一碗面条、一瓶矿泉水也舍不得买。然而,对自己苛刻的他对学生却格外大方。2012年,和县乌江镇设立叶连平奖学金基金会,叶连平一次拿出2.1 万元,加上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奖学金基金会金额增加到20 余万元,惠及132 名困难家庭的学生。

舍得花心血,托起心中的朝阳

“叶老师在讲台上挥舞着小教鞭,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中间连口水都不喝,声音始终洪亮,精神始终饱满。” 叶连平曾教过的学生说。除了备课上课,他花心血最多的就是批改作业和给功课弱的孩子“吃小灶”。通过“吃小灶”考上了大学的洪瑞瑞说:“每天补完课都是晚上9 点多,叶爷爷还要继续批改作业,看到他在台灯下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眼睛几乎要贴到本子上的样子时,我感动的泪水直在眼窝里打转。”

2016年,叶连平辅导过的留守特困儿童程士雪考上和县一中高中部。他相信她肯定能考上好大学,但考得上未必读得起。于是,叶连平找到在南京办公司的昔日学生,要求他给予资助。学生表示:程士雪今后上大学的费用全包了。同样是他辅导过的留守特困孩子钱龙女考上了和县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因家离学校偏远,到县城上学很不方便。叶连平分别给三位已经参加工作的昔日学生打电话,希望他们帮助钱龙女。两个学生送了一辆电瓶车,一个学生送来1000 块钱,解决了钱龙女上下学的交通难题。

舍得燃烧余热,让生命放射灿烂光华

2012年底,叶连平患脑溢血,组织上把他送到南京军区总院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第5 天,他就要求提前出院。医生告诫他,这种手术做完后起码要在医院住上一个月才行。叶连平说:“我想我的娃娃们想得快疯了,怎么还能安心住下去呢?”他不惜与医院签下了一份“生死状”,也要提前出院。出院第二天,头上还缠着绷带,他就站到了朝思暮想的辅导站讲台上。羸弱的身影,清瘦的面容,稀疏的银发……唯有他那洪亮的讲课声一如既往。那一刻,很多孩子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那一堂课格外安静,孩子们入神地听,小手在本子上不停地记……每当想起这一幕,叶连平总会眼角湿润,他说:“这是孩子们对我最好的回报。”

2018年夏天,叶连平的腰部被电瓶车严重撞伤。术后的第四天,他又不顾医生的劝阻,硬是提前出院了。伤筋动骨100 天,医生劝他至少要卧床3 个月,可他出院后第三天,就忍着伤痛、拄着拐杖,坐到辅导站讲台旁的凳子上给孩子们上英语课。他说:“我人生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要争分夺秒地为孩子们服务,我希望最后一口气也要在讲台上呼出去,而不是在床上。”

用生命影响生命:当年资助的孩子已经反哺

近几年来,在叶连平的感召下,每到节假日,都有大学生志愿者来为孩子们补习功课。他们的到来,不仅英语,孩子们的数学、物理等课程都可以得到辅导。曾经的留守儿童杨鸿雁,曾在叶连平的辅导站免费吃住补课三年。大学毕业后,她在马鞍山市开了一家室内设计工作室。她时常回辅导站帮叶连平辅导学生,并兼做打理叶连平奖学金基金会工作。她对那些大学生志愿者动情地说:“叶爷爷点燃了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是光照下一代的楷模。叶爷爷今年已经92 岁,万一他哪一天不在了,我会把这个辅导站接过来,让叶爷爷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教了40年语文的老教师马建元: 诗情词意传文化

开学伊始,甘肃省嘉峪关市关工委邀请马建元和窦明选两位老教师,在新成立不久的嘉峪关市“未成年人国学讲堂”,为孩子们带来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通过用中国笔、写中国字、诵中华经典、学中华历史、传中华精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博雅堂”里传出孩子们阵阵整齐激昂的读书声,让人闻之振奋。

“同学们,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满江红》,作者是咱们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爱国英雄——岳飞。他目睹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毅然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为己任。”

“这首词是岳飞痛感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后,在百感交集中写下的,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孩子们听着马建元老师的细致讲解,仿佛回溯到历史长河中,沉浸在作品迸发出的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爱国情怀中。孩子们越朗诵声音越大,越朗诵感情越饱满,对孩子们树立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志向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醉心书法50年的老教师窦明选: 笔墨润写中华情

窦明选老师选用“字”“笔”“墨”“纸”“砚”,来启迪孩子们热爱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他一边拿着毛笔在宣纸上给孩子们示范,一边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孩子们忽闪着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仔细聆听讲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窦老师拿起一支毛笔问。“毛笔!”“毛笔!”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答着。

“对!但是同学们知道毛笔的来历吗?知道最早的毛笔是怎么制作的吗?知道毛笔有哪几种吗?”窦老师又问。

“不知道!”“毛笔,用毛做的笔!”“分大毛笔和小毛笔!”孩子们的好奇心马上被激发出来了,兴致勃勃地和窦老师互动起来……

窦老师来到孩子们身边,握着孩子的小手磨砚、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一笔一画写下一个“人”字。孩子们看着墨水一点点在纸上晕染开来,感觉神奇极了!

“同学们,一撇一捺写个‘人’,很简单,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一生一世学做‘人’。咱们是中国人,写的是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咱们是中国人,最爱中国字,一笔写好字,一生做好人!我们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我们中国的美德、文化、精神一代代弘扬传承下去,让人闻之振奋。”

听了马老师和窦老师的课后,孩子们表示要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孩子

下课后,孩子们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交流了自己对开学第一课的看法和感受。

王建霖同学说:“今天,我参加了开学第一课活动,在窦老师的指导下,我写了‘我是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虽然我的毛笔字写得还不够好,但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赵子涵同学说:“我特别喜欢今天的课,学到了很多知识。一支小小的毛笔,竟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毛笔凝结了中华民族不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智慧。”

孙浩棋同学说:“窦老师又告诉我,做人也要像写字一样,要不断学写字,也要不断学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我会牢牢记住爸爸妈妈和窦老师的话,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孩子。”

向博睿同学说:“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教我读古诗,比如《咏鹅》《锄禾》《静夜思》《春晓》《相思》,等等。虽然不太理解诗词的意思,但是出口就能背出来。等上了小学,老师讲解了古诗在遣词造句中的讲究,有平仄、对仗、韵律等。我觉得古人写的诗真是好神奇,小小一首诗中有这么多的学问。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学古诗,已经能背50 多首诗了。”

王晨伊菡同学说:“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独有的一份宝贵文化财富。我非常喜欢古诗词,学习古诗词能积累很多词汇。古诗语句简练,几句话就能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比如‘芙蓉向脸两边开’,意思就是说荷花像小朋友粉嫩红润的笑脸。”

吴瑞清同学说:“暑假里,我和妈妈在电脑上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和第二季的视频,学到了很多关于古诗词的知识。在第二季总决赛里面夺得冠军的武亦姝姐姐今年还考进了清华大学,她是我的偶像,我也要不断学习古诗,像她一样棒!”

(嘉峪关市关工委)

从事农村教育40 多年的老教师江劲松:从家训中讲读书报国

老教师江劲松说,家训、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家魂”。优良的家训、家风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是“国训”,必须继承、发扬。根据江老师的倡议,江西省都昌县阳峰中心小学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家训、家规、家风与养成”的主题教育活动。

江老师以故事串讲的形式讲述江万里全家践行“以身许国”的家训、赴止水以殉国的壮举。讲述先在六年级(1)班教室启动。江老师十分庄重地说: “815年前,我们阳峰林塘村出了一个流芳百世的爱国英杰,他就是南宋末年的爱国丞相江万里。他的家训‘以身许国’是中华民族传统家训的核心内容,是他及全家以身殉国、正气千秋的颂歌!”

江老师说得很激动,声调一下高亢了许多,但讲到国亡家破、元兵四面包围了止水池时,江老师的脸色凝住了。“老相爷十分镇定,对家人们说,‘我曾是国家重臣,国家将亡,我决不苟且贪生,自然与国家共存亡。我江氏家训是以身许国,我们洁身而来,还要洁身而去。今日,我全家赴止水,大义明心中!’这是老相爷最后一番话,让全家人心静了,从容了,跟着老相爷,携手挽臂,一步一步走向了止水池。”

讲到这里,江老师声音哽咽了,许多学生泪流满脸。

随后,课堂转移到“文忠公纪念堂”。面对文忠公及家人的塑像,在金色火炬的队旗下,江老师领着同学庄严肃立,挥手敬礼。接着,江老师对着这组塑像群,一一介绍了他们严守家训、满门忠烈的事迹。

最后,开学第一课来到了“江万里家训碑廊”。这里刻录着江万里的全部家训。江老师领着同学们一边走,一边诵读,一边讲解。最后,在“文忠公家训”碑刻前站定,江老师双手掷力一挥,激情地说: “同学们,‘以身许国’是爱国丞相江万里的家训,也是你们读书报国的国训。你们要矢志不渝,让优良的家训、家规、家风融化于心,贯注于行,更加发愤图强振兴中华,更加砥砺携手共圆中国梦。”

听完江老师的讲课,同学们都热烈鼓掌,都被这堂开学第一课震撼了,感动了,都还沉浸在久久的思索之中。

听了江老师的课后,孩子们立下爱国报国志向

老教师江劲松在阳峰中心小学六年级(1)班上的“开学第一课:江万里的家训‘以身许国’”,入脑,入心,在学生、家长中反响十分强烈,一致评点是阳峰中小关工委开展的“开学第一课:家训、家规、家风与养成”主题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树德立志、读书报国的养成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江老师讲的开学第一课,是一堂实地、实人、实例、最聚精气神的德育课。

该班的班长汪怡说:“江万里老相爷小时候的故事,早就听我爷爷讲过,说他自幼聪明过人,好读诗书,读私塾时,一篇锦绣文章轰动了阳峰山里山外。爷爷叮嘱要我要向老相爷学习,好好读书,长大了像他一样报效国家。今天,在开学第一课上,听了老相爷在国破家亡时,不忘初衷,践行‘以身许国’ 的家训,领着全家人赴止水而殉国,忠烈一家,让我深深感动了,我禁不住眼泪不停地流。现在我才明白,老相爷‘自幼好读诗书’就抱定了‘以身许国’的远大抱负,就树立了‘以身许国’的坚定信念。最终,他身体力行,让‘以身许国’的家训绽放出光照千秋的五彩光芒。”

汪怡一直说得热泪盈眶,她自信地、坚定地接着说:“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但万千条家训中,唯一不可缺的就是江万里老相爷‘以身许国’的家训。让‘以身许国’ 的家训,融入心,贯于行。只有爱国、强国、保国的家训世代相传,并努力践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

少先队中队长卢文娟说:“ 我爷爷、奶奶传给我们的家训是孝尊,勤俭,诚实,善施。我的家是最温馨、和美的家庭。今天,老相爷‘以身许国’的家训融入了我的心,让我在读书报国的发愤图强中定了魂。现在我感到,我家的家训中还缺了非常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老相爷的‘以身许国’。没有这条家训,没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报国,就不可能有千家万户的温馨、幸福、和美。”

学生家长江兴望一直旁听了这堂开学第一课,他说了一番深有感触的话:“家训、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家宝。岳母刻字的家训铸造了一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铁军,江万里老相爷‘以身许国’的家训写成了一篇‘全家赴止水、大义明心中’的壮烈典章。做家长的应该警醒,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从小读家训,守家规,传家风,懂得‘精忠报国’。”

(江西省都昌县关工委)

传承敖汉精神的老教师蔡中仁:铭记敖汉绿意

新学期第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微风徐徐,老教师蔡中仁在赤峰市敖汉旗六道岭青少年教育基地,为王家营子小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有关蓝天白云、黄沙绿树的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青松红杏满山 山珍野味遍地

蔡老师站在青松前告诉同学们,丰碑上“不等不靠,山硬石硬也敢碰;干就干好,不让子孙骂祖宗;不骄不躁,老牛拉车一股劲;行动一致,心中装着六道岭”这44 个字讲述的是与黄沙斗争的故事。以前,这里还是穷乡僻壤、风沙漫天,一场大雨便能洪水肆虐,一阵大风便能将沙丘推进十几米,严重的时候一年能淹没一个乡。为了改变“人迷眼,马失蹄,牛上墙,车上房”的恶劣环境,中国共产党带领敖汉人发扬苦干实干持之以恒干的愚公移山精神,开始自力更生、植树造林,再次吹响了荒漠化治理大会战的号角。没有路就开辟一条路,路途遥远就带上干粮和水,人手不够就男女老少齐上阵,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打不败的信念。林业烈士李儒、“铁姑娘班”杨玉华、治山功臣孙宝江、双腿残疾的牧民邓玉海……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这里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植树治沙故事,谱写了一曲曲让黄沙披绿生金的时代壮歌。因为他们,才有了敖汉今天的青松红杏满山、山珍野味遍地,同学们才能够站在像今天这样的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上开学第一课。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园,增强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做家乡的爱绿植绿护绿小卫士,守卫敖汉“全球环境五百佳”的荣誉称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其实,早在70年前,这场治沙战役就打响了。”蔡老师望着眼前的山川,认真地对孩子们说,“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我们用了70年的时间,是几代人用青春和生命共同拼接的70年,是漫长而又艰辛的70年。”因此,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嘱托,决不能让黄沙卷土重来。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敖汉的光山秃岭变得灌乔苍翠,狂风飞沙变得风和天净,沟壑纵横变成层田叠谷。在这70年的风沙治理中,形成了敖汉“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宝贵精神。这种精神靠的是党的领导和指引,拼的是治沙人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说的是治沙人的同心同德和砥砺前行,讲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价值观念。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也是我们与风沙战斗的第70 个年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让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成为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中的一块铜墙铁壁,亮丽风景线上的一颗明珠。

听了蔡老师的课后,孩子们决心要让敖汉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蔡中仁老师讲完开学第一课后,孩子们认为这堂课讲得很好,用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这堂课的感受和喜爱。王家营子小学六年级一班张广妍同学的感受比较有代表性,她说: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和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起参加“不忘初心、爱祖国、爱家乡”生态教育课。大家精神抖擞,拾级而上,一路欣赏着眼前“山顶青松戴帽,山坡红杏缠腰,山下梯田环绕”的风景。在六道岭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石碑前,敖汉旗教育局关工委蔡爷爷为我们讲述了20 世纪70年代六道岭的爷爷、奶奶们“为荒山披绿装,把雨水留山上”的故事。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爱家乡教育课。蔡爷爷的讲解使我知道了家乡过去的自然生态是如此恶劣,先辈们与漫天风沙奋战的不屈不挠精神,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也让我明白了要更加珍惜、爱护眼前的这片绿意。

蔡爷爷讲述了当年的这里可不是现在这么美丽。面对当时风沙漫天、沟壑险要、寸草不生的环境,爷爷奶奶们每天自带干粮和水,步行十多里,早出晚归地与黄沙奋战。凭着一双手、一对肩,靠着一把锹、一把镐,爷爷奶奶们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发起了猛攻。不论男女老少,大家都一心扑在挖坑植树上,“新媳不省亲,嫁女犹回门”成了工地上的一句佳话。杨玉华、李春华奶奶是当时“铁姑娘班”的两个班长,会战时她们不怕艰辛,专挑硬骨头啃,男人们怎么干,她们也比赛干。“治山功臣”孙宝江爷爷虽已经离开了钟爱的热土,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当年英姿勃发的支部书记王福林爷爷,血气方刚的孙平、李孔金、杨玉春爷爷……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热血和汗水,这里的每一棵树都记载着他们的青春和回忆,这里的每一座山都有着无数动人的故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在这里上第一课不是来看眼前的风景,而是那一双双被石头砸伤再也无法伸直的手,一个个因整日面朝黄沙而日渐弯曲的背影以及那些将生命留在这片绿色海洋中的可爱的人们。敖汉精神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把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珍惜老一辈的劳动成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以老一辈敖汉人为榜样,发扬“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敖汉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让祖国、家乡蓝天更蓝,青山更青,为建设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守护我们绿色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姜丽娜)

坚守教育一辈子的老教师杨春成:给孩子讲黄大年的故事

9月2日上午,南宁市五象小学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杨春成讲开学第一课,追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传递黄大年精神。

杨老师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这位出生广西南宁、享誉世界的国际知名科学家、中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2009年12月,黄大年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待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八年时间,他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享年58 岁。

“我们应该向黄大年学习!”杨老师慷慨激昂地说。黄大年在英国剑桥一个包括很多外国院士的300 多人的高科技团队任研究部主任、首席科学家,享受高薪外加可观的公司股份。可祖国一声召唤,他当即放弃这些奋斗了18年才获得的待遇,放弃妻子开的两家中医诊所,放弃花园别墅,连刚上大一的独生女儿也顾不上,毅然飞回祖国,回到他的母校吉林大学。

“我什么都不图,什么职务都不要,我只想用我学到的本领,为祖国做点事。”普通教授黄大年,带领国内400 多科学家参加的高科技团队日夜奋战,研究深天、深海、深地,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他一边带领科学家向一座座科学高峰攀登,一边带研究生和博士,还身兼本科生的班主任。他太忙了,时间要用秒来计划。他办公室的灯光经常“漂白”整个黑夜!他太累了,但在沙发上眯一会儿,都感觉很奢侈!他太敬业了,胳膊上插着吊滴针给学生讲课!他太善良了,自掏腰包买公用设备,自掏腰包为24 名本科学生买笔记本电脑,连学生家长有病他也资助几十万!黄大年用生命树立起了一座丰碑——一座标示着知识分子高尚情怀的爱国报国丰碑。习近平爷爷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杨老师深情唱起“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他说,这首歌是黄大年最喜爱的歌曲。作为黄大年同志的家乡,我们有义务继承好黄大年精神,使其在八桂大地开花结果,让它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与时代精神薪火相传、代代承续、永葆光辉。

“黄大年”,仅这个名字,就是标志,就是精神,就是时代的楷模,就是中华民族奋起的力量!

听了杨老师的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学好本领,报效国家

杨春成老师在五象小学给同学们上开学第一课,给孩子们讲了从南宁走出去的“时代楷模”黄大年。孩子们听了杨老师讲的第一课,感到很受震撼。通过这一课,孩子们非常佩服黄大年教授,认识到怀揣爱国报国之心的黄大年等优秀人物才是真正的明星,才是值得自己骄傲的、学习的。孩子们决心学习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决心做具有爱国报国之心的人,刻苦奋斗、报效祖国!

杨舒涵同学说:“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杨爷爷介绍了国家知名科学家黄大年,希望我们以他为目标,好好学习,成为像他们一样出色的人。今后我要以黄大年为榜样,朝着自己的目标迎难而上,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韦启成同学说:“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灵盛宴。科学家黄大年诲人不倦,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为祖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祖国。我要向他学习。”

磨砺同学说:“今天和蔼可亲的杨春成爷爷来到我们学校,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为我们上开学第一课。杨春成爷爷慷慨激昂的话语,讲述科学家黄大年感人故事。听完后,我被黄大年一片赤诚的爱国报国之心深深打动了。他的精神将会鞭策着我,从小立下爱国报国的志向,为建设祖国奉献力量!”

李梦琪同学说:“杨爷爷介绍黄大年出生于南宁,是一位十分热爱祖国的人。他出国留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世界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引领者,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带回祖国,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有了像他这样的伟大科学家,祖国才能日益强大。科技兴国不单要靠我们的前辈,也要靠我们年轻的一代。”

覃业航同学说:“杨春成爷爷给我们讲述了黄大年的故事。杨爷爷说,黄大年有一颗伟大爱国之心,是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杨爷爷让我明白,我们就是让祖国更加繁荣兴盛的希望!”

(禹延庆)

不离教育一线的老教师张惠丽:在火炬林里传承沂蒙精神

9月2日,对山东省临沂第一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他们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火炬林中,上了开学第一课。这堂课是张惠丽老师新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孩子们生命历程中的一堂成长课。这堂课,采用情景讲述、情景剧、红领巾小讲解员讲解、诗朗诵、师生互动等形式,更具有感染力;少先队员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在这里,在这片火炬林中,更具有说服力。

在渊子崖自卫战浮雕前,在张老师动情的讲述中,一个个抗日英雄的形象、一个个奋起反击侵略者的场景,生动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这是一个村庄的群体抗战,这是一场保卫家乡、反抗侵略的惨烈战斗。

多年来,临沂一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红色小讲解员,每到清明时节,他们都要到烈士陵园为人们义务讲解英雄事迹。每一次讲解,都是对英雄事迹的重温,对小小心灵的庄严洗礼。在汉斯·希伯汉白玉雕像下,张老师班里的红领巾小讲解员讲述了德国国际主义战士、战地记者汉斯·希伯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人民的价值观是统一的,正义终究要战胜邪恶,维护正义和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企盼和责任。

在火炬林中,张老师带领孩子们深情演绎了根据抗日女英雄陈若克的故事,创作的情景剧《母子树》,再现了女英雄催人泪下的母爱和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民族气节——

她,和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女儿

一起走了。

大崮山下,

母女俩的坟茔旁,

两棵苦楝树悄然生长。

历经风霜,

倾诉过往,

永不分离,

生死相望——

这,就是山中那两棵母子树,

这,就是陈若克母女生死相依的

不朽雕像!”

此时此刻,烈士陵园里柳枝低垂,松柏动情。

此时此刻,心灵,已深深震撼;泪水,湿润了眼睛……

烈士陵园、火炬林中,沂蒙大地上的革命故事仍在回响。高高飘扬的少先队旗,迎着太阳的红领巾,好一片生机勃发的火炬林……

听了张老师的课后,孩子们决心牢记英烈事迹,传承沂蒙精神

烈士陵园、火炬树下,开学第一课结束了,但“那片红红的火炬林”在少先队员心中激起的波涛,却依然在荡漾、回响。

开学第一课一下课,刘雨涵就跑到张老师面前问:“张老师,这火炬林里有您栽的一棵树吗?我也能栽一棵吗?我要是能在烈士陵园有自己栽的一棵树,多有纪念意义呀!”

孙一轩在日记中写道:“我真没想到,开学第一课会在烈士陵园上课,原来生动的课堂无处不在呀。我真喜欢这样上课!上学之前,爸爸妈妈的许多叮嘱我都记不清了,但开学第一课上所了解的英雄们的感人事迹真是难忘,他们的高大形象仍历历在目。”

王伟光这样记下自己的感想:“真有意义,真生动,真感动!我知道队旗上的火炬象征着光明,现在我又认识了火炬树。我想,学校在烈士陵园种植火炬林,是用心良苦的,是意义深远的,是教育我们接过前辈手中熊熊燃烧的火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王越哲在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来到学校大队部,强烈要求自己下周一在国旗下讲话。他说:“我现在已经是高年级学生了,得为学校做一些事情。我想我以后再也不能让爸爸妈妈费心了。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我要感谢我们一小;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那么有耐心地陪伴、培养我们。我要把我的想法告诉全校的同学,热爱我们的学校,珍惜美好的小学时光,让每一天都能看到不断成长的自己,努力让自己闪闪发光!我已经写好发言稿了,马上就能背诵下来!”

所有的变化都在悄然发生,所有的惊喜都在不经意间出现。

从烈士陵园回来,一些同学对火炬树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他们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绘画火炬树,介绍火炬树的相关知识;进而又开始观察和研究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还为它们制作名片;从少先队队旗上火炬的象征意义到奥运圣火所代表的生生不息……

有些同学被英雄事迹深深打动,着手搜集红色故事,在老师的支持下,组成了“红领巾红色故事宣讲团”。短短的几天,宣讲团不光能在自己班讲红色故事,还被邀请去给别的班级讲故事,在班会课上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讲,在学校升旗仪式上给全校同学讲,他们还打算向学校大队部提出申请,让大队部组织宣讲团和小讲解员走出校门,到社区里去讲,把红色故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开学第一课,给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感动和感恩,还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临沂市关工委)

猜你喜欢

辅导站连平黄大年
连平:房地产政策宽松仍需发力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连平:房地产政策有必要进一步释放维稳信号
黄大年:国之重器 学者楷模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晋函授教育辅导站年检合格名单
叶连平
例谈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心理辅导站建设的必要性
苏州市姑苏区传统体育健身辅导站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