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丁之歌

2019-09-11柳智杰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妈妈

柳智杰

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她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情怀,演绎着“坚韧动天地,痴爱泣鬼神”的动人故事。

—— 题记

2010年春,我们一行来到豫西,参观巩义市党代会代表、西村镇四中青年女教师赵俊文工作室,结识了这里的女主人。

趙俊文,三十七八岁,一张和善的娃娃脸,微胖的身材有些病态般的虚弱,眼神却透出一股倔强、一股坚毅,一股自强不息。就是这样一个娇嫩的女性,在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面前,凭着一种精神追求和坚韧的毅力,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显著的成绩;教出的学生有的上了“北大”,有的进了“清华”,还有的考到了“人大”。她,荣获河南省“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劳动模范”等十余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届被选为巩义市党代会代表。

1998年以来,赵俊文的丈夫患病,4次住院、转院;一次车祸,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在抢救监护室,20多天人事不省……在这样举步维艰的逆境中,赵俊文不弃不馁,以自己柔嫩的肩膀,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以一种伟大的责任感,把濒临死亡的丈夫暖出新的生命之光;以别样的呵护,把女儿打造得自立自强;以一种特殊的母爱,哺育一代新人,成为孩子们共同的“妈妈”。面对扑进怀里哭着向“妈妈”倾诉的场面,面对一封封催人泪下的来信,即使铁石心肠也为之动容!

沿着赵俊文走过的足迹,我们踏上了追溯这位共同“妈妈”背后的人生旅程。

一、挑战习俗

1973年,俊文出生在荥阳县偏远的杨树沟村。那年代,哪家生一女婴,就有人说:“光生个女孩儿可不中,赖好得有个‘小子(孩儿)!”

那年,俊文8岁,这句话的潜台词,弄得她心里扎挖挖的疼。古老的传统中,为什么有“大男儿”和“小女子”的区分?“男儿”生来就赋有作为和担当的权利;“小女子”“呱呱”坠地,就注定是惟命是从的“依附”?妇女解放已经上百年,“女子”为什么还处在层层的禁锢之中?世俗和偏见不知扼杀了多少本该有所作为的女子!……这些大道理,此刻的赵俊文还似懂非懂。但毛主席都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不明摆着是对女孩儿的轻蔑和歧视?!就从这一刻起,俊文就把“女子当自强”深深地铭刻在幼小的心灵。小小年纪的她,要向习俗挑战。

10岁的俊文上小学二年级了。放学回来,她就从家里搜寻出一副瓦罐样的小塑料桶,一悠一悠地去井上担水。妈妈见了,忙阻拦说:“妞妞,井离咱家一、二里远哩,井口又大,你一个小女孩儿家,莫让大人跟着操心!”又是一个“小女孩”!即使此话从母亲嘴里善意说出,也依然刺痛俊文的自尊。俊文的犟劲上来,七头骡子八匹马也难拉回。妈妈拗不过,只好派小哥哥相陪。

年少的哥哥见一只彩色的小鸟欢快地飞上树枝,喳喳叫着跳了两跳钻进了鸟巢。就甩掉鞋子爬树捉鸟。俊文没有停留,依然一个人往前走。来到井台上,俊文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塑料小桶用绳子系好,再慢慢往井里延伸。刚好身后一个过路的老太太见了,一惊一乍地喊:“小闺女儿……”身后的突然喊叫吓了俊文一跳,一个仄楞,几乎歪倒在井口边。老太太慌忙上前拉住,埋怨说:“大人咋恁放心,叫这么个小人儿来担水——吓死我了!”说着,又哆嗦着替俊文抜水。俊文倔强地谢绝了老人:“奶奶,我自己会。”

上小学三年级,瘦小的俊文就跟着妈妈学锄地,站在小板凳上学做饭。

到了高一,俊文炼就一副好身板。全校18个班级组成的田径比赛,她硬是凭着超人的毅力,甩下了一个又一个对手,争得了第3名。面对伙伴们的夸奖,俊文淡淡一笑,心里在想:为什么得第一的不是我?!……

赵俊文与丈夫张兆亮是教育学院读书时相识的。1995年毕业时,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兆亮是西村镇窑岭村人,父亲憨厚得过分,母亲体弱多病;哥哥幼年患脑炎留下后遗症、痴痴呆呆的,嫂子娘家在四川,是个精神病人,还有一个弱智小孩;妹妹正上高中——这无疑是一副沉重的负担。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相互算计者,有之;见异思迁者,有之;为了自己享乐,不顾他人死活坑蒙拐骗者,有之;嫌贫爱富者,更是不乏其人。而我们纯真善良而又富于责任担当的赵俊文,却勇敢地想:既然成一家人了,就得有难同当,我得把这副担子担起来!因此,在面临工作分配时,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到乡村去,主动要求组织派遣到丈夫兆亮的家乡——巩义市西村镇第一初中。

开学后,赵俊文担任初三和初二3个班级的《物理》课,还兼任全校女生宿舍管理员。

当年女生庞晓利回忆说:赵老师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彼此很快成了好朋友。我们达成共识:女生寝室实施“学生自治”,推举何艳红为总寝室长,要求各寝室长切实负起管理责任,腾出时间让赵老师专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她摸索出教课“过电影”法(即把备好的课,包括开场白、衔接上节课的导语,本节课中的过渡语,在上课前再预温习一遍,过一遍“电影”),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辛劳不负有心人。期中考试,赵俊文所教的学科成绩,在镇里名列第一;物理竞赛,她的班级有1名同学夺得国家三等奖,2名同学分别获取河南省、郑州市一等奖。

二、面对灾难

1998年11月,女儿张一诞生了。

添丁进口本是人生一大幸事,但她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多大的欢乐。或者说,张一是在危机四伏中来到人间的。当时,张兆亮的嫂子突然出走,撇下了年老多病的父母、傻哥哥和不懂事的小侄儿;接着,他自己病倒,住进巩义市中医院,被诊断为乙肝。

“乙肝”,有人把它叫做“肝癌”。张兆亮从医生的神态和短短的话语中,明白了自己病情的严重,见病房里一切都白得瘮人,想到自己刚刚踏上铺满鲜花的路程,就要躺在推尸车上,被白布严严地罩着,推到另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他绝望了,“哇”地一声嚎哭起来。

看着将被病魔掳去的亲人,赵俊文心如刀绞,泪水“叭叭”地往下掉——她想哭,她想喊!但理智告诉她,必须挺住,必须支撑起这个家!

猜你喜欢

妈妈
妈妈的爱
虫妈妈接来了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淘气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