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思想源头

2019-09-10王魁京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育德易经君子

王魁京

摘要:我国的传统启蒙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功不可没,其思想的理论源头在《易经·蒙卦》。传统启蒙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蒙以养正”出自《蒙卦》文辞。“蒙”指蒙稚儿童;“养”是启蒙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特点所在;“正”意味着培养孩子根基正、方向正、走正道。“蒙以养正”思想指导下的启蒙教育是“作圣之功”,是无比神圣的事业。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担当也蕴含其中。围绕“蒙以养正”,《蒙卦》文辞中还有具体的教育教学原则显示,本文对此作了抽绎解说。“蒙以养正”的指导思想及相关的教育教学原则,对当今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小学教育教学仍具有很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君子;育德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3-0001-04

0引言

以蒙稚儿童(古人称“童蒙”)为对象的传统启蒙教育,教育史文献称“蒙学教育”、“蒙养教育”。其中的“蒙”字出自《易经·蒙卦》。传统启蒙教育的指导思想及教育教学原则在《蒙卦》的文辞中都有比较明确的显示。

《易经》文辞系统(包括“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的形成,约在商周到春秋时期。可以这样说,我国在商丘之际就已经开始有明确指导思想的传统启蒙教育了。从那时候算起到清末,传统启蒙教育绵延长达三千年之久。如今,对蒙稚儿童的教育实行的是幼儿园教育制度。现代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也属于“儿童启蒙”,但这种制度是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的,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该制度在中国的推行,先是完全照搬西方或模仿日本,新中国成立后有了独立发展的机遇,又曾一度受前苏联幼儿教育的影响,吸取自己教育传统中的精华,将幼儿园教育办出本土特色,则成为了幼教界有卓见者的理想,他们的探索活动虽然在不断地进行,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

教育属于文化的范畴,也是文化传播与传承最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党和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我国人才发展战略需要,对儿童启蒙教育非常重视,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号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魄聚力,使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幼儿抓起意义深远。传统启蒙教育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国人文化水平、培养人才等方面的历史经验值得吸取,其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教学原则,对当今的儿童启蒙教育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1《易经·蒙卦》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思想的源头

《易经》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儒家经典之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头,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象征性符号排列组合和文辞解释(“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是先贤圣哲的智慧和中国特色哲学思想的表达,是对“天人之道”的深刻揭示,其中涉及儿童启蒙教育,自在情理之中。易学家几乎都认为《蒙卦》的文辞内容直接关乎儿童启蒙教育,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思想源头在《易经·蒙卦》不是虚言。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易经》又是“一部最带神秘性的书”,是“最难读懂的一部书”①,当代有关中国教育史论著虽然经常引用到《蒙卦》中“蒙以养正”这句名言,但对其文辞所表达的启蒙教育哲学思想作完整解释的并不多见。

《易经·序卦传》说:“物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万物生成之初,必然蒙昧幼稚,这是自然规律。儿童是人生初始,自然蒙昧幼稚。然而,蒙昧可以转化为通达事理的亨通,这就离不开教育了。启蒙教育从广义上理解,包括童蒙在家庭环境中接受熏陶的相关教育,以及入“塾”、“书馆”、“蒙馆”接受蒙师的教育。从狭义上理解,则特指有固定的教师(“蒙师”),有一定的教材(蒙学教材),以“塾”、“书馆”、“蒙馆”为教学活动场所的启蒙教育。在古代,启蒙教育一般从儿童5~6岁开始,受教者大体相当于现在幼儿园中到大班及小学低年级孩子。我国历史上英才辈出,跟他们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传统启蒙教育是适应古代社会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国人文化素养,培养后备人才等方面贡献巨大,绵延三千年之久,自然有它的道理。到了清朝末年,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攻击下,一次又一次惨败的清政府,在文化教育上也完全失去了自信,为“挽救”败局而推出所谓的“革新”政治和教育,传统启蒙教育也被“革”掉了。1902年,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了《钦定学堂章程》。次年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章程规定“初等教育”13年,含“蒙养院”4年,招收5岁儿童入学。“蒙养院”的“蒙养”之名就是《易经·蒙卦》中的“蒙以养正”的缩略。将幼儿教育机构冠名“蒙养院”虽有继承传统的意味,可是该名称并未真正使用就被“幼儿园”、“幼稚园”这样的新名称取代了。

现代幼儿园制度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西方的幼儿园教育制度,从近处说是替进工厂务工的妈妈们提供一个照顾孩子的场所;从远处说是为工业发展提供后备劳动力。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一些大城市开办的“幼稚园”、“幼儿园”,一开始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如中国第一所幼儿园,湖北武昌“阅马场幼稚园”连园长、保姆也都请外国人担任。还有一些幼儿园由西方传教士兴办。那些“幼儿园”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不难想象。

2《易经·蒙卦》文辞内容与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思想

说到中国的“传统启蒙教育”,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它有什么理论可言?”,下边就看看《易经·蒙卦》 的“卦辞”怎么说。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凟,凟则不告。利贞。

儿童是蒙昧的,但蒙昧可以达到亨通。不是我求童蒙做什么,而是童蒙主动向我求教。童蒙主动向我求教,是其强烈的求知欲让他这么做的,强烈的求知欲来自童蒙的本能,这是由蒙昧达到亨通的动力。“初筮告”的“筮”意思是用蓍(shì)草作占卜活动,这里是求教的意思。易学家王弼说:筮是“决疑之物也,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②童蒙向我求教,是想让我为他解答疑问,如果他再三表现出“凟”(轻慢、亵渎)的行为那我就不告诉他了。儿童很调皮,向老师求教,有时会出现“凟”的现象,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凟则不告”不是放弃教育,而是一种教育方法,是给童蒙以警示,让他知道向老师求教态度要端正,要有規矩,这对孩子由“蒙”到“亨”的转化是好事,即“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凟,凟则不告,凟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这段《彖传》文辞,是对前边的“卦辞”作解释。《蒙卦》的符号结构上半部分为“艮”,下半部分为“坎”。《说卦传》说“艮”代表“山、路径、小石、门阙、……”;“坎”代表“水、沟渎、隐伏、……。”在人的心理情感方面,“坎”代表“忧、心病、……。”由“艮”和“坎”组成的《蒙卦》整体上象征一座山,山下有沟壑、水流等危险。登山者遇到了险阻,心里犹豫,停止不前,看不到更高层次的美景,仍停留在“蒙昧”状态。登山者的这种处境和童蒙在求知与探索中遇到的情况相似。要使蒙昧达到亨通,教育者要“适时”地把握“适中”时机,及时给童蒙以引导教育。易学家程颐说:“若以亨道行之于时,则得中也。故云‘时中’也”③。“时中”有适时、适中的意思。要适时地、適中地以亨通之道引导教育童蒙。《彖传》接下来重复“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在重申童蒙有强烈的求教意愿。此时,教学双方的志向是相应的,即“志应也”。这是“蒙,亨”的思想基础。对童蒙的求教,教育者必须把握“刚中”原则,即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刚毅中正,不偏不激。

“蒙以养正,圣功也。”是《彖传》这段文辞的总结,是传统启蒙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或理论核心。“圣功也”是说启蒙教育的意义是“作圣人的功业”,无比神圣,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也蕴含在这里了。《彖传》说“蒙以养正”而不说“蒙以教正”。“教”,重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养”,不仅需要给童蒙提供身体发育所需的物质营养,更需要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滋养,启蒙教育的特殊性就在“养”。也就是说,要使儿童体、智、德全面协调发展,单靠知识和技能传授是不能凑效的,必须注重全面“培养”。再说“养正”的“正”,笔者的理解是:使童蒙的发展根基正、方向正,走正道。这是启蒙教育的根本目的。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卦》的结构,上为“艮”,代表山;下为“坎”,代表水。整体象征着泉水从山下流出。泉水刚流出,若隐若现,不成气势,但它充满活力,能逐渐汇聚成滔滔江河。教育者应该是学问道德高尚的“君子”,对童蒙的教育要从源头抓起,不管遇到什么艰险,都要果敢地去培育孩子的美德,即“育德”为先,使泉水细流汇成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君子以果行育德”,也只有“君子”才有“果敢”的精神和远见,只有“君子”才能担当起如此重任。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这段“爻辞”告诉我们:在“发蒙”阶段,童蒙不懂规矩,会犯错误,教育者不得已会采取某种惩戒手段,就像给犯错误的人戴上桎梏(“桎”是拘束犯人两脚的刑具,“梏”是木质的手铐)一样,但目的不是要束缚童蒙,而是“用说桎梏”(“用”,相当于“以”;“说”意思是“脱掉”),即“以此脱去桎梏”(这里的“桎梏”是指不良的习惯或行为对童蒙的桎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不得已而使用惩戒手段时,必须讲究分寸,过分了会招致孩子反抗,教育者会蒙受羞辱,即“以往吝”(“吝”有“羞辱”的意思)。这说明,传统启蒙教育有时会使用惩戒手段,但要讲究分寸,童蒙毕竟幼稚,辨别是非对错能力弱。《象传》补充道:“利用刑人,以正法也。”使用惩戒手段,目的是立规矩、正法则,不是为惩戒而惩戒。这里也能明显地看出古人辩证的教育哲学思想。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九二”是《蒙卦》符号结构中的第二个“阳爻”。“爻辞”强调了“包蒙吉”,意思是说教育者对童蒙要包容。小孩子的个性禀赋各不相同,对他们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包容,对童蒙是“吉”。“九二”的其它文辞、“六三”的文辞,以及《象传》的解释还涉及到其它内容,这里且不多论。

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在教育活动中,童蒙有时候会感到困难或困惑,不想学或学不下去了。这会使教育者感到很狼狈,蒙受羞辱。《象传》解释说:“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困蒙”(童蒙受困),教师蒙羞,教育活动难以进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教师的教学不得法,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远离了孩子的实际。宋代易学大家程颐说:“无由自发其蒙,困于昏蒙者也,其可吝甚矣。”④教育者没有好办法开发蒙昧,而使童蒙困于蒙昧,这实在是太丢脸了。由此知道,教育者必须熟悉童蒙的情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不可脱离童蒙的实际,不可好高骛远,应该反省自己,把握好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蒙卦》所表达的启蒙教育思想充满了辩证法。孩子蒙昧看似不利,其实是“吉”。因为童蒙本能地顺应了“巽”的原则。“巺”,意思是巽顺、谦虚。强烈的求知欲出自童蒙本能,巽顺好学是童蒙的天性。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到,小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段,都会不厌其烦地向家长、向老师问这问那。凡有疑问,都想问个究竟,儿童都有现代心理学家所说的“探究精神”。教育者必须顺应童蒙的求知天性,尽力满足其求知欲望,认真帮他们释疑解惑。当然,教育者自己也要有谦虚的态度,教学双方都遵循谦虚好学的原则。这样,师生关系就顺畅了。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九”是指位于《蒙卦》符号结构顶端的那个“阳爻,它地处高位。高位的“阳爻”意味着阳刚气盛,童蒙容易受到阳刚气盛的教育者的打击。童蒙毕竟是弱者,教育者绝不应该像对待“寇敌”那样去打击他们,这就是“不利为寇”。而外界各种邪恶势力的侵扰,才是教育者的阳刚之气需要抵御抗击的“寇敌”。以阳刚之气抵御外来邪恶势力侵扰,师生上下互相配合,教学双方关系就很顺畅了,这是“利用御寇,上下顺也。”的意思。在启蒙教育活动中,童蒙遭遇外界邪恶势力侵扰,古代社会有,当今社会也有。教育者秉持阳刚之气,不能伤害童蒙,要保护童蒙的身心健康与正常学习,坚决抵御外来邪恶势力对他们的伤害,这是蒙师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他们责任之所在。⑤

3《易经·蒙卦》文辞与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教学原则

传统启蒙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核心是“蒙以养正”,在《蒙卦》文辞中有明确的表达。围绕这一核心还有若干具体的教育教学原则,在《蒙卦》的文辞中也得到显示,抽绎出来有以下几条:

(1)“凟则不告”原则(“初筮告,再三凟,凟则不告。”)。蒙童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才有“童蒙求我”的情况出现,但童蒙也有顽皮亵渎学习求教的情况发生。如果在学习中“再三凟”,学习态度不端正,那就以“不告”以警示,让童蒙知道向老师求教,态度要端正,要有规矩。

(2)“行时中”原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童蒙由蒙昧发展到亨通,需要“适时”把握“适中”的机会。太早了,童蒙智慧未開,教的东西接受不了;太晚了,不好的习惯已形成,再纠正就困难了。

(3)“刚中”原则(“初筮告,以刚中也。”)。在启蒙教育中,教育者必须坚持“刚中”原则。“刚”刚毅,坚持原则意志坚定。“中”中正,不偏不激。小孩子很会看大人颜色行事,对是非、对错等原则问题,教育者态度如果不刚毅、不中正,模棱两可,孩子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判断力,难以形成正确的观念。处理问题时,教育者态度偏激、不公正,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大。

(4)“果行育德”原则(“山下有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育德”是“育人”的根本。启蒙教育者应该是“君子”,需要有开细流而成江河的胸怀,不畏艰辛果敢地培育孩子的美德。

(5)“用说桎梏”原则(“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发蒙”之时,要让孩子懂得做什么事都有规矩,不守规矩会受惩戒。惩戒要有分寸,不可过分,过分了,教育者会蒙羞。坚持该原则,最终目的是让童蒙脱掉“桎梏”束缚,形成自觉的守规矩意识。

(6)包容原则(“包蒙吉”)。童蒙生活环境不同,个性禀赋各不相同。启蒙教育要承认这些差别,对不同的孩子要包容,不能一刀切。

(7)切合童蒙学习实际的原则(“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在教育活动中,童蒙感到困惑,不想学或不愿意学,教育者会蒙受羞辱。此时,教育者首先要反思自己,检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是否脱离了童蒙的实际,有不妥之处要及时纠正。

(8)“顺以巽”原则(“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教学双方都要谦虚,尤其是教育者,不要以为自己是成人,孩子的问题都能解答。双方都遵循“谦逊”原则,师生关系才顺畅。

(9)“不利为寇,利御寇”原则(“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利用御寇,上下顺也”。)。教育者可以以阳刚之气击去童蒙的蒙昧,但不可与童蒙为敌。应该以阳刚之气抗击、抵御各种外来邪恶势力的侵扰,全力保护孩子,这样上下关系就顺畅了。联系在当今的幼教现实,遵守这一原则显得尤其重要。

4结语

人接受启蒙教育在童蒙时期。《易经·蒙卦》的文辞既提出了明确的启蒙教育指导思想,也指明了启蒙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原则,还对“蒙以养正”思想指导下的启蒙教育的意义(“圣功也”)以及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作了提示。联系当今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教学现实,先贤圣哲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相关原则的学习借鉴价值很明显。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能说《易经·蒙卦》所表达传统启蒙教育理论十全十美。比如,通过游戏培养动手能力,开启智慧;通过歌舞绘画活动,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操等,现代幼儿教育理论有其先进之处。但“传统启蒙教育”中的精华并未过时,尤其是“蒙以养正”的指导思想,以及“君子以果行育德”等原则,需要教育者永远铭记并实行之。将传统启蒙教育中的精华和现代儿童教育的一些理念结合起来,儿童启蒙教育发展前景会更加辉煌。

注释

①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11:170-172.

②[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正义[M].[唐]孔颖达,正义注.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43.

③[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正义[M].[唐]孔颖达,正义注.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44.

④[宋]程颐,撰.周易程氏传[M].九州出版社,2010:21.

⑤孙振声,著.易经入门[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陈汉才.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1996.

[3]何晓夏.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11.

[5]孙振声.易经入门[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6][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正义[M].[唐]孔颖达,正义注.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7][宋]程颐.周易程氏传[M].九州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育德易经君子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我所认识的《易经》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