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选活用,素材丰富

2019-09-1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福祉双向论据

据报载,一位父亲与儿子签订了一份“父子协议”,主要内容是:儿子自筹全部高等教育经费,自己解决谋业、创业、结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自己解决养老费,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等各种事宜。这一纸协议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这个协议违背了我国传统的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的伦理道德;也有人说,传统的双向依赖性亲情与孝道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多子多女的人口基础和小农生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消极因素,应该由一种新型的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来代替。

议论文写作中主旨多有雷同,表达各有千秋。素材是表达的重要媒介,因此,素材的选用就成为决胜的关键,它是文章的血肉,影响文章骨骼的发展。要做到素材丰富,论据充足,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观点鲜明,有的放矢;二是典型确凿,有例有证;三是多材合用,丰富广阔。本文以一篇范文为例,重点从精选活用、素材丰富两方面探讨议论文写作技巧。

独立,是双向的福祉

一考生

父子一纸协议,井水不犯河水。似乎是切断亲缘的疏离,但相互独立有更长久的深意。(开篇紧扣材料,亮明观点,提出问题,自然引出下文对材料的分析。“井水不犯河水”,使用熟语,生动形象。)

对于孩子,亲情不再是甜蜜的羁绊。“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飞翔。”(引用泰戈尔的诗句作为道理论据,有说服力。)同样,鸟翼上系上沉甸甸的爱,绊住的不仅是脚步,还有未来。若父母包办,助你上大学、就业、结婚,一路通途,舒坦的人生似乎少了什么;若自己毫无血汗挥洒,平步青云,耗费父母之资,对生养自己的人似乎欠了什么。(承接上文,紧扣材料,从反面分析问题,引人深思。)古希腊哲学家想出一个训练皇帝的办法,“让他在现实上挫断足胫再站起来,从他高傲的眉毛上滴下汗珠来赚取自己的衣食”。(用古希腊哲学家训练皇帝的事例做论据,用事实证明独立对孩子的深远意义,突出中心。)从打零工自筹学费开始,直至于职坛摸爬滚打,于暗夜泫然流泪,于镜前默然失声,也许你才会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世界的真相。

对于父母,孝道不再是施加给子女的道德枷锁。(紧承上文,紧扣材料,分析证明另一个分论点,独立对父母们的深远意义。“道德枷锁”,用词准确、形象。)经济学家陈志武也曾做出类似之举。他写信告诉女儿,自己已经买好了养老保险,无须她们尽孝道,从而可以尽力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用著名经济学家的故事作事实论据,典型确凿,有说服力。)我于其中读出一种如泥土般深沉厚实的爱。儿女是离弦之箭,蓄势待发,对他们来说,一切风景迅速切换为昨天,哪怕那山再青,水再绿,风再温柔;父母是强弩之末,年老体衰,再无铮铮金石之声,被遗落在激荡变换的时代身后。因为懂得,所以悲悯。父母所能做的,只有自力更生,不以自己为牵累。爱子女,便爱他们超越自己的身高、年轻的眼神、飞扬的秀发,爱他们蓬勃的雄心,包括他们的背影。(一步步紧扣中心,分析论证父母的独立对子女的意义。用语形象,情感真挚,画面感强,感染力强。)

而独立不是分立,独行其道不是永无交集。(过渡自然,承上启下。思维辩证,逻辑严密。)如《致橡树》所诵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引用舒婷的诗句,形象生动,贴切自然。)儿子略感孤寂,父母家门敞开;父母稍觉清寂,成鸟回巢,欢笑围坐,复如从前。双向依赖更多是心灵相依,情感相恤。(回扣材料,进一步从正面形象地证明中心论点:独立,是双向的福祉。)假若两代整日不离,插手与反干预的沟壑只会越扩越大。现在常见父母逼婚、强行更改子女志愿的,有的隔阂加深,甚至大动干戈。(从反面分析论证不独立会使子女与父母双方的隔阂加深,甚至大动干戈,从而证明独立对双方的意义重大。说理透彻,论证严密。)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靠得太近会感到刺痛,离得太远会感觉寒冷。”(引用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话进一步证明观点。)独立而不失距离或许是长远亲情的保证。

你有你的柔膝、强志、激情,我有我的伛偻、平淡、意气,但我们共担风雨、冰雹、霹雳,共享流云、雾霭、虹霓。(仿照舒婷《致橡树》的句式,整齐典雅,新颖生动。)这才是最真挚的亲情,独立的人格让我们永久相守。(回扣材料,照应文章开头,总结升华观点。)

学生点评

点评一:

我觉得“独立,是双向的福祉”这个题目拟得准确贴切,高度概括,观点态度鲜明。“独立”,是一种新时代父辈与子辈的生存关系,“双向的福祉”指出了这种新型关系对双方有利,既是标题,也是文章的中心,既凝练又醒目。

点评二:

我认为文章的材料很丰富。用了泰戈尔、舒婷、叔本华、陈志武、古希腊哲学家的素材,古今中外,诗人、哲学家、经济学家,身份也各不相同,很有代表性。道理论据、事例论据,详略得当,准确恰当。

点评三:

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过渡自然,分析论证紧扣材料,逻辑严密,层层深入。语言也很有特点,句式整齐,语言典雅生动,文字功底很强。

点评四:

文章的主题很有现实意义。子辈不再依赖父辈,独立自主,对现代学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观点具有启发性。

教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围绕“独立,是双向的福祉”立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周密。文章以中心论点作为标题,开门见山,首段就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证:先论证独立对于孩子的深远意义,再论证独立对父母的意义,接着指出“独立不是分立,独行其道也不是永无交集”,结尾总结点题。该文思维辩证,行文连贯,照应严密;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引用名言,仿写名句,中外史实,典型确凿。其语言整饬流畅,句式长短结合,富有节奏,蕴含深情,显露出较为坚实的表达功底。几位同学分别从标题、选材、语言、主题等方面谈了看法,对优秀议论文的评判标准有了足够的认识,非常可贵。议论文写作,除了要准确审题、立意,素材的选用也很关键,这篇文章值得学习和借鉴。

总结

《独立,是双向的福祉》这篇文章是比較难得的议论文佳作之一,那么,它在素材的精选活用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1.观点鲜明,有的放矢

该文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开篇提出,态度鲜明。围绕中心,论证孩子的独立,选择了古希腊哲学家训练皇帝的办法,让他自给自足,体味生活;论证父母的独立,选择了经济学家陈志武的做法,有针对性,真实准确。

2.典型确凿,有例有证

本文无论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都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准确恰当。

3.多材合用,丰富广阔

这篇文章选用的素材有古希腊哲学家,现代经济学家,引用了泰戈尔、舒婷的诗句,叔本华的名言,材料丰富,论据充足。

另外,素材的使用还应当注意不要原封照搬,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选用素材时优先考虑名人热点,陌生的事例不能一笔带过,语焉不详。

猜你喜欢

福祉双向论据
混凝土泵车用双向液压锁故障探讨
福祉与福祉学的基本理念与宗旨
如何理解福祉与福祉学及其实践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新常态下优化以家庭需求为中心的组织功能探索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朴素高效的双向快充
例说乘法公式的双向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