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伊德案头的中国古玩

2019-09-10桂涛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古物陶俑屏风

桂涛

伦敦的弗洛伊德博物馆是弗洛伊德晚年最后的居所。1938年,这个精神分析学鼻祖为了躲避纳粹迫害,带着家人从维也纳出逃,最终定居在这座两层小楼里。

令到访者印象深刻的一定是弗洛伊德满屋的古玩,玻璃橱柜里、书架上、壁炉上、办公桌上,到处都是,据说有约2000件。这其中许多古埃及雕像、希腊罗马的瓶瓶罐罐,都是出土古物。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古物的热爱有源可溯。他喜欢将“精神分析”比作考古学,自命为心理考古学家。他认为心理学和考古都是一层层挖掘,一步步逼近病人内心最真实、最有价值的宝藏。在弗洛伊德的大办公桌上,摆放着65件古玩。它们被置于他触手可及之处,一定曾让他才下手头、又上心头。其中,有好几件中国古玩。

桌上有一座古朴的清代小屏风,上用汉白玉雕成一个老者,褒衣博带、长髯飘逸。弗洛伊德将这座小屏风从维也纳带到英国,如今成了书桌上雅典娜小雕像的背景。弗洛伊德曾在1899年提出“屏障记忆”理论,指的是人的心灵也被一层层地笼罩和遮掩起来,导致记忆被扭曲与编造。这让人遐想,不知他当年是否受到这个中国屏风的启迪。

桌上还有一个明代的小铜立佛,秀骨清像、面带微笑。弗洛伊德曾在1931年的日记中提到购买来自中国的“微笑神甫”一事,应该指的就是这尊小佛。一些评论家注意到,在上世纪30年代,弗洛伊德对东方古物的兴趣与日俱增。他一定曾从这个小铜佛身上感受到佛教的清净胜妙。

桌上还有三个唐代女性陶俑,都是墓葬中出土的冥器。她们有的拱手,有的持物,嘴唇、手臂、衣褶上还能隐约看到保留下来的赭色釉痕。弗洛伊德曾在日记中提到的“彩色的中国女人”应该就是她们。

随葬的陶俑是中國古人宇宙观和生死观的体现。三个唐代女俑与古埃及战争女神涅伊特立像、创造之神普塔立像、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立像在弗洛伊德的桌上比肩而立,肃穆中又有点魔幻。

猜你喜欢

古物陶俑屏风
古物与图像:兼论艺术史中的图史博弈性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
小偷盗文物后厄运连连 留条归还:千万别偷古物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上·古物的记忆
陶俑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来自远古的使者—陶俑
哭泣的汉俑
《马未都说屏风》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