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言故事教学中揭示寓意的几种策略

2019-09-10肖群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6期
关键词:寓意策略教学

肖群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是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小故事,大道理”是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重要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寓意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角色扮演、辩证分析、拓展阅读等几种方法让学生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关键词:寓意;教学;策略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寓言故事浅显有趣,读懂表面意思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但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思维水平有限,读懂寓言故事背后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实际的课堂上,学生往往无法自己概括出寓意,有的老师直接把寓意告诉学生,学生没有内化的过程,对寓意的理解不深刻,无法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而丧失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用相应的课堂策略,让学生容易理解、乐于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一、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都能一一找到例子,有些例子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有些例子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近,有些就是小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联系小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寓意,将会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刻地理解寓意。以《守株待兔》为例: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的课文。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呢?是不能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努力才有收获。对于“不劳而获”和“努力才有收获”,学生基本没有理解上的困难。但对于“侥幸”一词,绝大部分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文中的农夫捡到兔子是一次偶然事件,实际上不可能天天那么走运。农夫总是期待自己能走运,这种心理就叫“侥幸心理”。这样讲,有些学生还不太能理解“侥幸”这个词。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有些没完成背诵这一项作业的学生在老师抽查时,总是期待自己能走运,不被老师抽到,这种同学就是怀有“侥幸心理”。再比如,生活中总是有些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过斑马线时闯红灯,认为交通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也是一种“侥幸心理”。生活中,有些司机喝酒了却依然驾着车,认为车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幸运地躲过一劫,这也是一种“侥幸心理”。通过上述几个例子,学生就理解了“侥幸”一词的意思,即“偶然得到成功或意外地免于不幸”,并明白了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否则,可能一事无成或大祸临头。

二、角色扮演,感悟寓意

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多种多样:《守株待兔》的角色是人,《鹿角和鹿腿》的角色是动物,《陶罐和铁罐》的角色则是物品……在教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与铁罐》这一课时,我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来扮演陶罐和铁罐,模拟陶罐和铁罐的语气,并评选最佳配音师。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在分角色朗讀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铁罐和陶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非常傲慢无礼,而陶罐则非常谦虚。接着,我抛出问题:“铁罐凭什么如此骄傲?”学生从文中总结出答案,因为铁罐非常坚硬,从文中“你敢碰我吗”“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可以看出。我继续引导:“原来铁罐有坚硬这个优点,所以他才那么骄傲。那么,铁罐有没有什么缺点?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来说。”这时,有学生说铁罐容易生锈。我趁势引导:“原来呀,铁罐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没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是不行的。同学们,假如你来到了文中,也成为了一只罐子,你会怎么劝铁罐呢?”有的学生答,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最后,我总结道:“是呀,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容易骄傲,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容易自卑,所以,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别人和睦相处。”

三、辩证分析,明晰寓意

有的寓言故事包含着辩证的话题,学生在理解寓意的时候,还需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为例:

《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在课后习题中,有两种观点,让学生辨析。这两个观点分别是:(一)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二)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我先让学生自由辨析这两种观点,有的学生同意第一种观点,也有的学生同意第二种观点。我首先向执第一种观点的学生提问:“你为什么认为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学生答:“因为鹿在逃生的过程中,鹿角挂住了树枝,害得鹿差点成为狮子的美餐。”我接着引导:“确实,在狮口逃生的过程中,美丽的鹿角成为了累赘。但是,鹿角真的没有任何用处吗?有没有人知道鹿角的其他用处?”有的学生回答:“我知道鹿角可以做成鹿茸,是一种中药。”我立刻赞同这名学生的看法:“没错,鹿角有药用价值。”然后,我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两只鹿在打斗,它们用鹿角互相攻击对方。我继续请学生来说鹿角的用处,学生答:“鹿角也可以当武器用。”我继续说道:“鹿在争夺交配权或争夺领地的时候,经常要决斗,这时候,鹿角就是决斗的武器。”经过这样的辨析,学生认识到,鹿角也有实用价值。从而引出本课的寓意: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一分为二地地看待。

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寓言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寓意相同的故事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故事来理解同一个道理。比如,在学习《陶罐与铁罐》后,我让学生阅读寓言故事《台灯和蜡烛》,找出故事中台灯和蜡烛各自的优缺点,即台灯美丽、光亮,但离开电力无法发光;蜡烛虽蓬头垢面,落满灰尘,但不用依靠电力就能发光。通过这个故事,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个道理: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一分为二地地看待。

结论:对寓意的理解和把握是寓言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时,除了联系生活、角色扮演、辩证分析、拓展阅读等几种方法,我们还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探寻更多有效的策略来揭示寓意,创造一个既不失理性又生趣盎然的课堂,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 邵永志.寓言故事教学例谈[J].名师在线.2018.5.15.

[2] 顾凌燕.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11.5.

[3] 葛敏芸.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教学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23.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寓意策略教学
模仿老鹰的乌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