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0陈文梅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表现实效性

陈文梅

摘 要:小学课堂教学中规范明确指出,教师教导学生有价值、实用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由于,怎样彻底改正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况,提升实效性,是目前在新课进一步施展的基本要求,也同时是广大数学小学教师解释探索和思考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实效性;表现

如何提高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提高有效性,能够使学生喜爱学习,喜欢数学,学会自己学会数学,是大部分小学数学老师一直研究的分析的问题,根据十多年的课堂小学数学经历上,集合切身经历,保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悉心课前准备、创造出形象生动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习惯,注重问题设计思考,问题明确目标预设,做为有效教学的动力点等等进行阐述。

一、及时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教师在准备备课之前,假若缺少对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差别、等等一些方面的理解,单方面的凭借他自身的主观意见,即使是在课堂前预备充足,课堂教学流畅、课堂结构谨慎、课堂内容谨慎的情况下,那么也都没办法完全保障教学互动高速或者有效。 例如,在对《线性的认识》准备教学的过程上,我对全部教学班级的学生没有在课前实行勘察,在情景课堂创造中设置射线、直线、线段等,并将这个特征进行讲述,然而有一些同学对本堂课上所传授的内容已熟悉在心,在课上讲属于应该教师所讲的范围一股脑地讲解了出来,准备备课时的设置方案迅速的给打乱了,为了能够掌握课堂教学的场面,我让学生将三种线在黑板上画出来,进而在阐述其中的区别, 加强学生深刻的理解与记忆。 因为学生对射线的认识比较迷糊,但是相对于直线的认识比较清楚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对直线进行传授讲解却开展到射线上,教学任务只可以说算是将就的成效【1】。

由于一部分学生仍旧在课前准备了预习,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线的认知已经有比较深刻,由于一部分学生都可以画出三种线,只是对深入的知识却并没有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情况能夠从课后练习中表现出来,这也就说明本堂教学课程是没有成效的【2】。所以,在课堂教学前必须做出对学情进行理解分析,在形式上可将实施勘察、交流、预习等方法途径开展,促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当前发展区”,在然后在教学预习备案的设置上更好贴切实际情况,并且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可以在保障学生主体性,更有利地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进课堂教学当中。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

对于教学教育活动来说,是为了能可以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同一时候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活动在教育发展情况下的出发点。《数学课程标准》中表明,在具体展开教学的过程上,需要看重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等这三个层面的相互联系,因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在实际教学当中,在着重知识点的掩盖性和相关性课堂教学中是必须做到的,带动学生能可以自我思考和自我发觉,由此形成优良的学习方法,在成功解决该问题之后能可以更好的得到的满足感,使学生能够更乐于接受在数学课堂上,也能使每名学生都可以有更加长久的发展。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体积》的课堂上讲授过程中,首先选要明白教学的目标,为在此将这个教学目标总结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增加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思虑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猜测、验证、操作的方式,将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出来是通过自己本身努力;二是基于综合上述结果使学生发现长方体和圆柱体两个几何图案在体积方面上存在的关联,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推理判断的能力;三是针对“失败实验”的处置,让学生领悟到任何问题的处理都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面对问题迎难向上。 在具体教学上,课堂前已经叫学生准备好底等高的圆柱体和长方体,并让学生实践通过填装沙子的方式,不过这个收获的成效并不是自已意想中的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工具不精确导致。在通过进行课后学习的过程中,较多的学生十分容易忘掉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中最后的“ ×”,即使重复强调很多次,依旧效果微弱。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教具进行示范,让学生口头表述整个过程操作,因此所得出的成效相比较学生实践的结果更加清楚准确,让学生更加的折服,在对“失败实验”进行探讨时,学生各自表述自己的建议和想法。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比较少的学生出现将最后的“ ×”扔掉【3】。

三、预设精当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动力点

1、问题预设目标明确

在准备备课时,教师应当想清晰问题方面力求简洁明了、层次清晰、明确目标而做好在课堂上所要提出的问题有悉心的准备。 教学中即使教师进行了课堂上的提问,但这些提问的着重点并不明确,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回答却没有落实在知识点问题上,因此要抓住这问题的本质,对于问题的设置把握好知识要害【4】。

2、问题设计注重思考

在教学课堂中,有时候会叫学生回答“是这样吗?” “正确不正确?”这类问题,其实用这些问题方式的含金量并不不是很有效果,这种提问是不仅益于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全面发展,而且非常的低效率,同时不利于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对此,教师在课堂上问题设计中,必须要想好预设的问题做好哦具备思考,充分把握学生课堂的心理活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到问题解析的能力【5】。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大家也慢慢开始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因而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小学数学学习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关切的重点。随着在小学课程中数学的课程难度系数越增越大,做好创新教学方法也就成为了每一个教学数学老师关切的重点。所以现如今我们国家的教师必须改变一些传统的教授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效率,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上,小学数学教育也应当出现转变。转变以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变换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提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洪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97.

[2]高芳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9(20):61.

[3]程小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9(05):58-59.

[4]刘光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讨[J].学周刊,2019(02):44-45.

[5]王娜.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A]. 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0.

猜你喜欢

表现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