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2019-09-10杨静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人性化护理

杨静

【摘要】 目的 讨论分析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的患者为8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之间,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给予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是观察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比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住院期间对患者的护理,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   护理  神经内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增高,生活节奏逐渐增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很多毒害物质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医疗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要求各医疗机构在护理服务质量上不断改进,尤其对于神经内科,具有护理工作量大、护理风险高等特点,且大多患者治疗期间多伴有明显的负性情绪,要求采用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提升护理管理工作水平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大多病情复杂且病情变化快,因此护理工作的难度较大,要求更高的护理工作要求[1]。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模式近年来不断转变,护理服务也逐渐由传统的被动型转到了主动型护理服务,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是朝着人性化护理趋势发展,而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也开始注重应用人性化護理服务理念。人性化的护理模式适应了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把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护理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推动使其更加优化。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选取本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8年 10月接收的88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接收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随机抽取88名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44名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44名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 42~70 岁,平均(56.5±14.5)岁;对照组中,男 18例,女 26例,年龄 43~71岁,平均(56.5±1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可做对比。入选标准:①患者均做影像学检查确诊疾病类型,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②患者认知功能均正常,且无精神病史情况;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护理中,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包括常规用药指导、各项指标检测,同时做好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给患者合理调整、安排饮食结构,保证患者的病房环境干净、舒适,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和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护理中给予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要点:(1)知识宣教,如入院之初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医院环境介绍、疾病与治疗知识讲解,同时介绍责任医生护士,且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疑惑问题,防止患者及其家属因过于陌生出现不良心理;(2)心理护理干预,部分患者因担忧治疗、预后或因机体所带来不适感,可能伴有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治疗与护理配合度均较差,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如举出治疗效果显著病例,鼓励患者间沟通交流,强化治疗信心,同时可利用其他方法,如鼓励患者看杂志书籍、音乐疗法以及注意力转移法等,帮助改善患者心境;(3)良好病房环境营造,如摆放无毒害花草植物,注意温湿度控制等,且应做好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4)其他人性化管理措施,如相关护理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确保护理人员将自身职责落到实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5)医生、护理人员着装整洁。干净舒服的着装方式能够让患者对治疗小组成员留下一个好印象,患者能更积极配合治疗。(6)普及医疗知识,增强治疗信心。让患者对病情的基本病因、治疗和不良反应有基本的了解,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3 评价效果

在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级别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满意度与较满意度之和记为总满意度。

1.4 统计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0%。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尤其以脑梗塞患者最多,脑梗塞是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我国老龄化加剧以及脑部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导致对护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人性化理念的广泛深入和发展,临床上加大了对于人性化护理的探究。所谓人性化管理,主要指以人本思想为指导,在各项护理管理工作中均融入人本理念,以此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特别对于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面临患者基数大、疾病类型多、病情复杂等特点,且大多患者多伴有明显的负性心理问题,需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肢体、语言、心理、神经功能等方面的恢复,具有实质性的康复效果,降低了肌肉萎缩的几率,促进了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建立了治疗的信心,提高了依从性,为患者回归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了患者的所有需求,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科学规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受到情感的影响,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体现出管理的才能,把我们的爱心和细心及对患者的耐心,对病情敏锐的观察,与患者良好的沟通。人性化护理服务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与患者真诚有效的沟通,营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保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护理服务理念得到更新,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患者不安情绪有所缓解,医疗纠纷减少,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行为更加规范、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琦.关于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17-18.

[2]章雪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8,4(11):82-83.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人性化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