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9-09-10任红梅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

任红梅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50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常规组)及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50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实验组)为观察对象,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进行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后,实施改进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00%)相比常规组(12.00%)更具优势,P<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00%)相比常规组(24.00%)明显更低,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较多,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自身卫生及洗手依从性欠佳、病区隔离不完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欠佳等;医院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如定期组织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加强病房环境管理等。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

引言

护理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管理护理质量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护理工作的核心。现阶段,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管理一直都是全封闭式的,即要求全天24小时内都需要对患者进行不间断的监护和护理。基于新生重症患儿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相比较于成年患儿器官功能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较为复杂的护理活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相应就成为医院风险较高的科室。现选取50例重症监护室患儿为分析对象,随机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后开展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50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常规组)及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50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实验组)作为观察对象。常规组50例新生儿日龄为3~26(12.98±2.74)d,男女分别为29、21例。实验组50例新生儿日龄为2~27(12.87±2.69)d,男女分别为30、20例。实验组和常规组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即护理人员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告知患儿家属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患儿家属,实施针对性心理开导。实验组在进行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后,实施改进护理安全管理,具体为:首先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任组长,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任成员。小组全体人员认真完成所有规定的护理操作,对其护理质量做以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护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强化各个工作流程,做好个性化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细化交接班流程以及登记表内容和质量评估表格;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进行新生儿复苏技能和静脉穿刺技能的培训;护理管理实施:a.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相关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并告知护理人员医源性感染的常见因素,嘱咐其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流程进行,注意彻底消毒。同时,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在患儿床头备用消毒剂或在洗手池旁准备无菌擦手巾,尽量做到一人一巾,并在墙上张贴相关宣传标语,增加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b.为患儿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合理设置监护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对病房空气实施消毒,确保地面干燥、清洁,对病房各区域实施严格分区,并张贴明显标志,对病房配奶间、沐浴间、窗台、桌面等地方实施严格消毒。同时,注意对患儿皮肤实施清洁护理,确保所有婴儿用物均一用一消毒,此外,应加强对患儿进行巡视,以免出现自行拔管、导管脱出、留置针脱落等现象。

1.3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满意度评分:选择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总分100分)进行调查,主要对护理态度、工作认真度及护理意外等进行综合评分,评分越高,即滿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实验组患儿临床护理家属的满意度评分(86.78±5.61)相比常规组(80.24±3.25)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00%)相比常规组(12.00%)更具优势,P<0.05。

2.2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6.00%)发生率相比常规组(24.00%)明显更低,P<0.05。

3讨论

患儿刚刚出生不久,身体各器官均对外界的变化较敏感,疾病变化较快,若观察不及时或者观察不仔细,护理人员经验不够或者护理人员对现代化的医疗仪器使用不熟练,操作技术不过关等,则很可能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首先医院方面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经济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定期组织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和医院规章制度的学习了解,并通过考核的方式进行淘汰,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质和才能,制定严格的人事选拔制度,选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的护理人员,实施分明的奖惩制度,分工明确,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有错必究,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成立监督管理效果,对于护理工作中不合理现象进行纠正并总结分析,通报给每一位护理人员;其次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认真、细心与耐心,积极与患者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及时详细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随时注意患者家长的心理状态变化,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时及时进行安抚,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医护人员应该努力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保证工作中饱满的工作热情及良好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应该具有上进心,努力学习相关护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严格按照医嘱和相关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医院和护理人员要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主动告知家长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帮助患者家长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护理的操作流程等,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突然事件造成的心理冲击;最后,根据一般规律将病房内温度、湿度等调节为最适宜情况,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质量,综合多方面因素为患者制定合理营养的饮食方案,通过营养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综上所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较多,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病区隔离不完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欠佳等;医院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如定期组织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加强病房环境管理等。

参考文献

[1]李晓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3,14(1):234-235.

[2]陈秋蓉.新生儿病房安全隐患分析与护理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5):197-198.

[3]刘照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2(03):223-224.

[4]李凯杰,董稚,戴榕娟,等.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经验探[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