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9-09-10邹嘉妍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护理

邹嘉妍

摘要: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统计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放不安全因素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工作不到位、态度与沟通的欠缺、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及其他。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操作规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供安全、舒适度就医环境,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可以减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护患关系的纠纷。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引言

心血管内科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群,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又因为在护理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的质量,护理人员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100例,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47~81岁,平均(57。31±3.5)岁,其中高血压25例,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例,心力衰竭25例,心律失常27例。

1.2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整理患者的护理情况,以分发问卷的方式获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中主要的内容是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回收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结果

收集的100份调查问卷,经过统计,其中导致护理不安全的原因有:护理工作不到位16例(14.29%),沟通不畅22例(28.57%),服务态度欠佳14例(19.64%),环境因素14例(10.71%),患者因素11例(16.96%),其他13例(9.83%)。

3讨论

3.1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不利因素

3.1.1患者本身的不利因素

一般来说,病人自身的不利因素重点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病人不嚴格按照医生的计划、嘱咐服从治疗,在整个住院治疗中,一部分病人会从各方面考虑,包括钱财、省力、省事,自身感觉稍有好转,则会选择减少药量、或减少治疗次数、甚至出院进行保守治疗。发生类似情况的时,如果相关的护理、及工作人员会立刻进行阻止并纠正想法,但仍然会有一些劝阻不到位、不听劝阻的病人,就大有可能发生护理意外。经之前查阅资料、仔细研究可得,16个因自身因素耽误治疗、导致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病例中,有3例则在医生、护理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出院保守治疗,最后病情恶化,两名患者经抢救挽回生命,另外一名无效死亡。再者,有些许患者及家属,始终对病情的了解不够深刻、不够明确,反而对院方呈现的治疗效果又很重视,因此,一旦出现病情加剧,病人家属首先将会把责任推给院方、及护理人员,强行贴上"医生和护理人员不尽力,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的标签,这上述16个病例中,2个心血管病患者,没有配合医嘱进行及时治疗,导致并发症状,加剧了病情。

3.1.2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在专业技能上存在着诸多欠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其他科室相比,心血管内科的工作压力较大且工作的流程比较复杂。一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失去耐心,若长时间无法改变这一状态,就会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所下降,在护理中一些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无法及时了解并掌握患者在病情上的转变,进而导致十分严重的不安全事件,并且也会增加不安全事件发生几率。

3.1.3医院因素

在心血管内科中患者中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在治疗心血管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随着手术治疗的大量展开,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任务量,而护理人员配置未能提高,降低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另外,心血管内科的病人较多,相对拥挤和嘈杂,对患者的正常休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3.1.4环境因素

病区环境较差,患者较多,走廊里还有加床现象,病房里显得比较拥挤,空气、卫生状况也不尽如人意。

3.2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措施

在心血管内科中,临床护理工作内容繁琐,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可以加强防范,从而减小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面对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做好培训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使得患者的护理需求也因此得不到满足,这也成为了不安全事件发生最为关键的要素。所以,应积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其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从而保证护理人员能够与患者实现有效的沟通,这也是降低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利用该方法,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有效减少不安全事件。

3.2.2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叮嘱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痊愈。在为告知医护人员的情况下,不能擅自离开医院,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3.2.3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宣教

了解其病情、病程、发展、治疗、不良反应、愈后等情况,做到心中有底。监督其遵从医嘱,日常生活中饮食、习惯等方面也应当注意,不做与治疗相悖的举动。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产生积极的心理,配合治疗。

3.2.4优化护理环境,增强患者的舒适度

环境对心血管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若护理环境不能保证,心血管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也会随之上升。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护理的环境,定期组织人员规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对每一间病房的患者数量予以严格控制,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休息环境。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采取多种措施防范不安全事件的产生,始终保持室内环境的干燥和清洁,或者也可应用防护栏保证患者的安全。

3.2.5加强PDA的应用,提高工作质量

近年来,个人数字助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个人数字助理(PDA)不仅可以搜集信息还可以分析和处理信息,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另外,护理人员使用PDA进行临床护理工作,还可以加强核对,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猝死率高的临床疾病,且一般患者多存在高血压等一些并发症,所以对心血管患者的护理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容易产生一些医患纠纷,影响护士和患者的利益,也给医院的健康运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操作规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供安全、舒适度就医环境,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可以减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护患关系的纠纷。

因此,若想真实加强医院护理效果,则要注重增强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自身素养;并且加强全体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以结果为导向,病人康复是关键,尽量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徐敏.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121-122.

[2]张晶晶,文倩.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2).

[3]李庆红.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2).

[4]王玉美.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5-76.

[5]赵淑敏.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60).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