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0侯群珺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生儿

侯群珺

摘要:目的 对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出院前2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不仅能提高家长的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

引言

新生儿护理作为儿科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复杂,因此受到较多学者关注,同时,由于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养护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较低,因此患儿在出院后极易再次入院,在增加护理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为改善上述情况,近些年有学者指出,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其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了解,使新生儿得到良好的照顾,使其能够健康成长,为探究该护理模式的效果,特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新生儿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新生儿病房中的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最大日龄36d,最小日龄20d,平均日龄(30.34±3.21)d;其中,早产儿脑病3例,新生儿败血症10例,慢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0例,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2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最大日龄35d,最小日龄21d,平均日龄(30.22±3.25)d。其中,早产儿脑病5例,新生儿败血症14例,慢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5例,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1例。纳入依据:①第一胎;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依据:①先天性心脏病;②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③父母精神障碍。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即在患儿治疗期间,全部护理工作均由护理人员完成,在患儿出院时,护理人员将家庭护理方法告知患儿家长。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对新生儿的父母进行护理培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要求培训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根据新生儿父母的文化程度制定合适的护理干预方式,比如面对面讲解、发放知识手册、开设新生儿护理讲座、图片视频等,使新生儿父母能够更加直观、全面的掌握相应知识。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基础护理的技巧、新生儿喂养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消毒隔离、手卫生、对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方法。每次培训的时间控制在60~90min之内,培训人员亲自示范,指导新生儿家长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不足加以改善。每次培训后,向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培训的效果。(2)实施方法,设置母婴同室病房,在房间内配置远红外线辐射抢救治疗台,婴儿床,吸氧等急救设置,家属休息区,清洗、消毒、隔离设备,告知患儿家长按时进入该治疗室,在其进入病房前,更换衣物及进行消毒措施,且要求患儿家长在病房内陪伴患儿时间≥4h/d,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对新生儿的喂养、皮肤及瘘口护理、沐浴等常规,并能够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观察,发现其异常情况,同时掌握家庭急救方式。

1.3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出院前2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科室健康教育员使用问卷对新生儿家长出院前掌握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进行评价,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评分均为50分,总分为100分,若两项总分超过80分就代表合格。在家属满意度方面采用医院自制护理工作家属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分数超过90分为十分满意,分数在75~90分为满意,分数低于75分为不满意。在新生儿出院1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家属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院前2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

握情况对比观察组家长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与技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2.2新生儿出院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出院1个月后家长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的优势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参与式护理提升了家长新生儿家庭护理水平。因现在的父母大多是第一胎,不具备育儿经验,又加上我院系三级甲等医院,所收治的新生儿大多是危重疑难患儿,住院时间长,新生儿住院期间得到的是规范、专业的新生儿护理,出院后若没有專业的家庭护理,极易因护理不当致新生儿生长发育受限及再次住院。因此,家长掌握新生儿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新生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再患病率。由家属参与式护理后,新生儿以及新生儿家属5年内身体健康的比例明显升高。(2)家庭参与式护理有助于提高满意度。当前国内针对新生儿患儿的护理大多是不允许父母全程参与的,新生儿的父母只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探访新生儿,并且严格控制探访的时间、人数、方式,很多家长由于不能陪伴孩子,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担忧等情绪。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实施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父母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指出相关问题,给予纠正和指导,有效的提高了新生儿父母的护理能力。同时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家长进行指导和心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缓解新生儿父母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另外,家庭参与式护理也确保了护患双方的有效互动,便于双方建立更加信赖的关系。研究表明,入住新生儿病房的患儿家长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些家长的焦虑情绪在出院2年后仍然持续。国外相关调查显示在新生儿病房中,父母由于和孩子分离所产生的焦虑更加严重,很容易对医院服务产生不满,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新生儿父母的心理健康,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父母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为家庭参与式护理使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能够更加了解新生儿的状态,有效减轻了焦虑的情绪,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病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的了解程度,进而保证患儿生长发育能够得到有效护理干预,促进其成长。

参考文献

[1]沈萍,肖艾青,吴美玲,等.家庭参与式护理提高早产儿病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5(2):76-77.

[2]孙爱华.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0(10):2852-2853.

[3]余海虹,刘凤英,陈健碧,等.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对早产儿家属需求及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17-19.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意义
这几招教你有效预防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早期保健
新生儿窒息分为哪几种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