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2019-09-10白俊华

家长·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肯尼迪拐杖马车

白俊华

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下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在屋里憋了半天的人们,纷纷走到楼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秋天的微凉。

路面上还存留着一些积水,显得有些湿滑。一位年轻的母亲用手紧紧地牵着五岁的儿子,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路面上,生怕一时不慎,摔了儿子。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母亲慌忙去扶儿子,嘴里不住地祷告: “没事的,没事的。”

然而,她却发现儿子的膝盖摔破了一点儿皮,渗出了少许的血。母亲的眼睛顿时潮湿了,急急地掏出纸巾,轻轻擦拭着儿子的伤口。

“怎么样,儿子?痛吗?”母亲满怀歉疚地问。

“不痛,妈妈,摔跤真好玩儿,让我们再摔一次,好吗?”儿子的回答让母亲一下愣住了。她怔怔地望着儿子,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摔跤只是一种很好玩儿很刺激的游戏,尽管他已經体验到了由此带来的痛苦和所付出的代价,但他不在乎。流点血算什么,摔倒了站起来就行了。

可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很多时候,却变成了左右子女独立行走的拐杖,时时刻刻以自己的方式,控制着孩子的思维,蒙蔽着孩子的眼睛,唯恐稍有疏忽,孩子就会跌倒、再也爬不起来。

其实,我们在甘当拐杖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前行的权力。这样,日子久了,我们手中的拐杖,就会演绎成一个小小的囚笼,圈住了孩子肆意奔跑的身躯。

在这方面,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有一次,父亲赶着马车,带着肯尼迪出去游玩。在一个拐弯处,由于马车速度很快,猛地把肯尼迪甩了出去。当马车停稳之后,肯尼迪满以为父亲会下来扶他起来。可是,父亲却坐在马车上,悠闲地吸起烟来。

肯尼迪喊道: “爸爸,快来扶我。”

“你摔痛了吗?”父亲问。

“是的,我感觉自己站不起来了。”肯尼迪带着哭腔说。

“那也要坚持站起来,重新爬上马车。”父亲面无表情地说。

肯尼迪见父亲不帮他,便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近马车,然后艰难地爬上车去。

父亲挥舞着鞭子,问: “你知道为什么让你这么做吗?”

肯尼迪摇了摇头。

父亲接着说: “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在任何时候只能靠自己,没人会去扶你的。”

从那时起,父亲更加注重对肯尼迪的培养,经常带他参加一些大的社交活动,教他如何向客人打招呼、道别,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交谈,如何展示自己的精神、气质和风度,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等等。

有人问他的父亲: “你每天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怎么会有耐心教儿子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谁料,肯尼迪的父亲一语惊人: “我是在训练他做总统。”

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总统”,那就松开你的手,让孩子独立行走,即使摔倒了,也要让他自己爬起来!

(责编 唐琳娜)

猜你喜欢

肯尼迪拐杖马车
相伴
连一连
园长变马车
地铁
能否胜出
拐杖也分左右手
闭门造车
不倒拐杖,让老人出行更方便
多功能运动拐杖
肯尼迪情妇出书大爆风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