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基层党建,助力“红色引擎”

2019-09-10侯赞华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红色引擎主体党组织

侯赞华

摘 要 创新基层党建是推进“红色引擎”工程的重要内容。武汉市XX社区从健全党建工作体系机制、构建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创新活动开展模式等方面着手,助力“红色引擎”工程,但仍存在新媒体党建空间需要拓展、基层党建主体相对单一、党建文化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为此,需要在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拓展基层党建主体、打造党建文化品牌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推进。

关键词 “红色引擎” 基层党建

近年来,武汉市XX社区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创新,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走出了一条以基层党建助力“红色引擎”工程之路。课题组在广泛调研、考察的基础之上,对XX社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进行研究,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一、实践探索

(一)健全党建工作体系机制

为促进社区党建从单一型走向复合型,从垂直管理走向区域整合,社区党总支与11家驻社区单位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共同成立了社区“大党委”,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社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党组织构建体系,健全了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采取一牌、一卡、一本(党员公示牌、党员服务卡、党员民情日记本)的工作方式,促进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全覆盖,有效整合了社区资源,为实现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构建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

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标准,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依托便民服务大厅形成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针对本社区打工人员较多,工作时间难办居家事务的现状,社区实行了“一站式、全程式、预约式、错时式、定时式“的工作机制,做出“工作不打烊,服务不间断”的承诺,为居民提供24小时服务。健全了工作服务机制,让“红色细胞”深入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群体服务。同时,开通了“社区居民交流QQ群”,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讓居民在家中就可以知晓社区动态、参与社区活动,真正使社区24小时服务的理念深入民心。

(三)创新活动开展模式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充分挖掘社区内文艺人才资源,组建文体活动队伍;根据民俗节日开展特色活动,将节庆活动与民俗文化相结合举办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模式,将爱心存折、爱心超市与志愿者星级服务体系相融合,唤起居民对社区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最大限度的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关注、关心、支持、并自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二、存在问题

(一)新媒体党建空间需要拓展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趋势对创新基层党建发挥着重大效应,利用新媒体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XX社区党建工作中虽然也开通了“社区居民交流QQ群”,方便了社区居民的交流,但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党建工作仍存在不足,渠道过于狭窄,以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app、微博、播客、微信为主要手段的新媒体党建平台并没完全建立,远远满足不了党员群众的需求,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 80 后、90 后成为党的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他们更愿意接受、也更频繁地接触现代媒体,他们对借助新媒体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有热切的愿望,尤其是借助微博微信、触摸屏、公共信息平台、电子邮箱、热线电话等这些年青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从通道上为党员群众提供更多的方便,让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同便捷的媒体介质相衔接。另外,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一种由上而下单向度推进的倾向,很大程度上没有实现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双向交流互动。

(二)基层党建主体相对单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体,不应该只包括作为整体的基层党组织和作为个体的基层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从更广的意义上说,还包括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因为基层党建的很多实践创新,往往是由群众开始探索创新的。XX社区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主体相对单一,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是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事,缺少普通党员和群众的参与。我们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一个“相互埋怨”的情形,即从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角度看,普通党员和群众对基层党建不理解,缺乏参与热情;从普通党员和群众的角度看,基层党组织做了什么事情,他们也不知道,失去了“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这种情况就是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的,这就会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效果有限,很难应对基层党建的新环境和新挑战,使基层党建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也使基层党组织在一些地方功能弱化。

(三)党建文化优势发挥不够充分

党建文化是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活动形式、组织行为等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党建的灵魂与活力之源。基层党建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先进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使党建文化既成为一种软力量,也成为一种硬要求,不断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激发党员对党的奋斗目标、行为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党员的神圣感、使命感、归属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群众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XX社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区党建文化优势,打造党建文化品牌是加强社区党建的重要途径。目前,社区在党建文化建设方面发展不够充分,党建文化优势发挥不够充分,党建文化品牌尚未形成。

三、对策建议

(一)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色优势,构建全方位多形式的运行新媒体立体化党建平台。要建立党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发布新动态、新知识,转载好文章,把新媒体变成传播正能量的新窗口、新渠道。在新媒体发布内容上,要注重“小而精”和“碎片化”。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很难有大块的时间进行系统的阅读。因此,在运行新媒体立体化党建平台的过程中,要把准新时代党员和群众的阅读习惯,在输出思想理论时尽量做到短小精悍,在发放信息的节奏方面要采用“碎片化”方式,防止拖沓冗长造成阅读的疲惫感。一些地方“微党建”、“微党课”等形式的出现就体现了适应时代要求和群众个体需求的特点。 另外在输出思想的同时,进行实时有效的互动,要采用多种形式例如评论、点赞、知识有奖问答等,吸引大家主动参与,及時了解大家的想法和意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拓展基层党建主体

党员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力。这种实践经验,已被纳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十八大报告进而提出: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由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到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标志着我们党对党员主体地位认识的深化。党员主体地位,意味着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党内生活应该以党员为中心,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使广大党员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要充分保障社区党员主体地位,切实落实党员的“四权”,把广大党员发动起来,他们才会参与到基层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中来,避免基层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成为少数党务工作者的独角戏。

(三)打造党建文化品牌

将文化元素注入社区党建工作之中,打造文化服务型党组织。实施社区党建文化系统工程,争取打造1个党建品牌,培育1-3个特色文化队伍;在内容建设上,要加强思想引导、行为规范,注重社区党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紧扣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以党建文化来激励人、塑造人;在载体建设上,要因地制宜、追求特色,力求社区党建文化建设的多样性,成立文艺、体育、书法等群众性文化体育团体,建设社区党员工作室、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室等文化阵地,加强社区党建文化基础阵地建设。大力以文化为切入点,寓教于乐,引导居民的生活、娱乐、休闲方式,建设社区党员“文化领地”和“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红色引擎主体党组织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何谓“主体间性”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红色引擎”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