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优良家风,帮助孩子树立诚信价值观

2019-09-10段云卿

关键词:曾子外商家风

段云卿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儒家弟子,孔子晚年的学生,比孔子小46岁。曾子此言译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其实,我们不仅每天都应不断地反省自己,是否“忠”,是否“信”等,更要时刻注意营造和培育“诚信”的家风,让孩子在诚信的家风中受到熏染,树立诚信的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

曾子的话,其基本核心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汇之一,在家庭中培育诚信的优良家风,教育孩子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实质上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无论从纵的方面即幼儿教育到继续教育的终身教育,还是从横的方面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讲,家庭教育都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如何,甚至影响到子女的终身。所以,培育优良的家风,教育孩子树立诚信的价值观,从家庭教育做起,从孩子小时候抓起,意义重大。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文本中指出:引导儿童学会诚实为人,诚信做事。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讲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孩子诚信的优良品质,应该从家庭做起,从小抓起。

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庭必须要有诚实守信的家风,也就是说,家长必须诚实守信,“为人谋要忠”“與人交要信”。这样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孩子自觉地养成诚信的优良品质。如果家庭中充斥着不忠、不信、互相欺诈、假话连篇、缺乏诚信的风气,又怎能要求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呢?

要从点滴小事上教育孩子讲诚信。不要代替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和一些课外任务,要经常提醒、督促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清人带做;考试不作弊;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不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用心保护并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道歉并照价赔偿;做游戏讲规则,不得耍赖;与别人交流讲真话,不说假话、谎话;做错事,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当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中做到了诚实守信,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培育优良的家风,教育孩子养成诚信的美德,还可以向孩子讲解一些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优秀经典句子。如上述提到的曾子的话。还有《三字经》中“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意思是:仁、义、礼、智、信是五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就是一个人应该有仁慈、有爱心,为人正直,行事公正,对人诚实守信。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五常”。随便乱来是绝对不允许的。再如,《中庸》中“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意思是:真诚是自己成全自己,道是自己引导自己。真诚贯彻万物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等等。告诉孩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诚信。

讲诚信的人总会得到他人的信任。某外商在某县城留宿,晚上叫了一辆旅游三轮车逛一逛该县城,说好价钱是5元。可是外商在逛街时用了较多的时间购物、游玩,结束时,那位商人给了车夫10元钱,而车夫坚持只收了5元钱,并说虽然时间用多了一些,但不能言而无信,讲好了是5元,就必须是5元。外商很感动,不久这位外商将5000万美元的投资带到了这个县。有人问他为什么到这里投资,他说,他看中的是这里的人很讲诚信。这就是诚信换来了他人的信任,换来了集体的利益。

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注意培育诚信的优良家风,每个家长都能以身作则讲诚信,每个孩子都能在诚信的家风中得到熏染,我们的社会将会民众唯事业为敬,百姓讲修睦诚信,处处有燕语莺歌!

猜你喜欢

曾子外商家风
哪吒失手
曾子杀猪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谁是冒牌外商
曾子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