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O.1低温菜库发现问题及其解决

2019-09-10赵玉文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1期
关键词:蒸发器结冰温度

赵玉文

对于远洋船舶来说,船舶的蔬菜和水果的储存好坏和时间长短,不仅直接影响到船舶人员的身体健康(维生素A.C的摄入量),而且还间接影响到船舶的续航能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海上运输成为货物流通的主要途径;而远洋船舶的伙食储备情况,尤其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对于远洋船舶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怎样保证船舶的蔬菜和水果的持久的新鲜(储存时间)和高的营养价值(维生素A.C),成为全球冰机系统,研发的主要方向。

在全球的船舶伙食冰机系统里面,根据菜库的温度设定,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菜库温度保持在7±1°;

第二类:菜库温度分为,低温菜库(1±0.5°)和高温菜库(3±0.5°);

第一类菜库只能保证蔬菜和水果不会很快腐烂变质,而保证不了蔬菜的营养元素成分。

第二类菜库是综合考虑蔬菜和水果的保鲜和营养成分,更好的满足船舶人员的膳食纤维的每日食用量,降低船舶人员在航行中,因为伙食引起的各类不适病症。

第一、二类:原理详细图解如图1:

一:问题的发现:

1):发现NO.1低温菜库的温度,达不到设定值(0.5-----1.5°),并且一直和高温库温度相同

(2.5---3.5°).

2):在蒸发器的回风处一直有结冰现象,有时结冰量非常严重(按照结冰条件,必须是温度低于0,而库温是(1±0.5°),(结冰位置指的是设备内,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区域)。

3):拆开设备的检查孔,进行检查,发现如图2所示的冰块。

二:问题的处理:

1:问题出现后,船舶人员进行问题的分析,同时联系岸基进行咨询,尽快解决问题,

2:根据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雷工程师提供的技术帮助,首先对融霜参数进行了重新设置,运转一段时间后,发现结冰情况,没有多大好转。

3:在上面的情况下,首先停掉冰机,对蒸发器及其周边,进行手动热水融霜,由于冰层太厚,手动融冰操作耗时3个多小时。

4:融冰结束后,又根据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雷工程师的建议,进行了参数设置,缩短热气融霜的时间间隔。融霜时间间隔为0.1小时。观察蒸发器的温度。以此来判断融霜程序是否工作(电磁阀的动作和热力膨胀阀的动作)。

5:经过进7个小时的连续工作,NO.1菜库库温回复正常温度。

6:尝试各种方法,去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尝试发现:

1):蒸汽融霜后,当冷剂再一次进入蒸发器时,在蒸发器和储液罐上面,多余的水分很快凝结成冰,甚至融下来的水分,在凝水盘里面也结冰,把卸放管堵死,无法正常排水,导致每一次融霜以后的水分,不停的在泄水盘内聚集,慢慢的变成上图所示。(凝水盘里面含有加热器和卸放管外边包绕着加热线圈)。

2):储液器上的结冰最为严重,每次融霜后的水分,不断在储液器上聚集,随着时间的延长,冰层慢慢变厚。

3):把低温库设定成高温库,进行测试发现,没有结冰现象,和高温库一样,然而温度设定只相差2°,却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三:找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注释:下文提到的融霜,指的是热气融霜;储液器指的是:冷库内的设备上的储液器,结冰的位置指的是: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公共区域。

1):融霜后冷剂进入迅速:融下的水分还没来得及流出泄水盘,冷剂重新进入蒸发器,使得泄水盘内温度急速下降,水在泄水盘内结冰(其中,泄水管足以满足泄水要求),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结冰成冰山。

2):泄水盘内的加热盘管的问题,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不充足。

A):但是加热时间长和加热温度足够高,又会影响制冷量,浪费能量,不经济;

B):即使是加热盘一直加热,势必会对制冷量略微影响,能量得到损失,不经济。

3):储液器的问题,储液器相当于小的蒸发器,每次融霜結束后,冷剂的重新进入储液器,在空气中水分多的情况下,在储液器上结霜,随着每一次的不完全融霜后,冰层会慢慢增厚(如图3)。随着融霜次数的增多,每次融霜后的水分,在储液器本体和泄水盘内积累,慢慢的形成如图4的情况。

4):机械方面设计问题:储液器的出口阀8设计为手动调节阀,进口为止逆阀。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首先每次融霜后,在储液器(4)里面是气液共存的,储液器内压力高于手动调节阀后管路内的压力(如下图所示P₁>P₂),当系统回复正常工作时,储液器里面的气液共存,首先进入系统.而等到储液器内压力低于手动调节阀后压力时(如图5所示P₁<P₂),通过膨胀阀后的气液共存冷剂,分为两路,第一路进入储液器;第二路进入蒸发器。此时储液器相当于“蒸发器”,增加了储液器结冰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整个泄水盘的结冰严重的现象。如图2的情况。

5):空气湿度大,水分含量高,当蔬菜入库时,菜库门开放时间太长或者系统运行中,往菜库加装蔬菜,以上两种情况,必然加剧结冰的可能性,导致形成冰山如图2

首先:蔬菜库的门敞开时间太长,会导致:

A):大量含有水分的空气,进入到菜库里面,当菜库再一次,进入制冷模式时,随着菜库温度的降低,当达到菜库设定温度(1±0.5°)时,水分会从空气中释放出来,在蒸发器和储液器上结冰的几率大增,慢慢形成冰层。

B):在空气湿度大和菜库运行时,添加新的蔬菜入库,首先加速库内空气流动,更多的含有水分的空气,与蒸发器和储液器接触,加快在两个设备上的结冰进程,菜库的门开的时间越长越,冰层越后,越不容易除掉。

四:针对以上五个问题,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A):问题1)解决方案是:当融霜结束后,避免在蒸发器和储液器上迅速结冰,应该减少冷剂进入蒸发器和储液器,势必要电子热力膨胀阀的开度适当减小,具体做法,应该在PLC控制器的一端,加入一路反馈信号,此信号来自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公共空间,以便来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防止过多的冷剂,一次性过多的进入蒸发器和储液器,造成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公共空间,温度急剧下降,造成蒸发器和储液器的结冰现象,因为此时融霜后的水分还没有全部卸放掉,随着时间和融霜次数的增多,形成图1的结冰情况,所以必须加入一路,来自蒸发器和储液器公共空间的温度反馈信号。[因为融霜后库温升高,温度传感器感应到菜库温度升高,此信号传递给PLC,PLC经过分析和对比后,输出控制信号A给电子膨胀阀控制器,然后由电子膨胀阀控制器,根据这个控制信号A去控制膨胀阀的开度,因为是温升的信号B,必然输出一个开大电子膨胀阀的信号B,导致大量冷剂进入蒸发器和储液器,使得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公共空间温度聚降,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后,从而形成冰,凝结在蒸发器和储液器上。其中文中的A和B是分别用来表示两种控制信号,A:指的是进过PLC分析后的输出信号;B:指的是菜库的温升的信号。]

B):问题2)解决的方案是:①:适当调节融霜时间和泄水盘内加热盘管的加热的时间,把蒸汽融霜时间和盘管的加热时间错开一点,如:蒸汽融霜3MIN,可以把盘管的加热时间,调为2分钟后或者1分钟后开始加热,加热时间可以适当增长1-2MIN钟。②:如果泄水盘的加热盘管,一直处于加热状态,虽然功率很小,但是不经济。总之,加热盘管功率大小的选择,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直接会影响菜库的温度保持,过小无济于事。③:泄水盘的加热盘管可以选用,大功率快速加热,而热量慢慢释放,而释放的热量足以融化冰层。

C):问题3)解决方案是:①:储液器的外层增加防护材料,减少直接与空气接触机会。②:储液器制作成双层壳,中间充注合适的气体,减少储液器内冷剂和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

D):问题4)解决方案是:由于热气融霜后,储液器起到储存液体冷剂的作用,储液内的压力和气液共存的状态,会随着热气融霜时间的长短而变化,热气融霜时间越长,储液器内压力越大,温度越高,液體越少,气体越多,所以融霜时间必须有所限制。

防止储液器的结冰,最重要的是控制好压力P1和P2(图5),第一:当融霜时,一定存在P1>P2,不存在结冰的可能,第二:当热气融霜结束,在电子膨胀阀没有打开前或者打开后,储液器内的制冷剂,从手动调节阀释放出来,压力由P1>P2变化为P1=P2,最后变为P1<P2。当P1<P2时,从电子膨胀阀过来的气液共存冷剂,一部分进入蒸发器,一部分经过止逆阀7(图5),进入到储液器,造成储液器上慢慢结冰图3。

由以上原理可得,为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必须存在P1>P2,要想达到这个要求,确保储液器内的压力P1大于手动调节阀后管路的压力P2,同时必须满足热气融霜时,储液器内的压力不会太高,而且融霜结束后,保持最小压力P3,并且此压力一直保持,使得P3>P2,这样就保证了正常工作,避免结冰的可能性。

设计改进方法是:把手动调节阀改为可调式的自动调压阀,设定最小压力为P3,P3必须总大于工作管路上的压力P2,这样保证正常工作时,储液器内不会有冷剂进入,可以避免储液器上结冰产生。

E):问题5)解决方案是:①:在蔬菜入库时,尽量避免在系统运转的情况下,长时间开启菜库的门。②:日常取菜和整理菜库时,缩短开启时间,避免更多的水分的进入,减少结冰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猜你喜欢

蒸发器结冰温度
通体结冰的球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不同蒸发器水面蒸发量相互关系分析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鱼缸结冰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基于氦气检漏的蒸发器加热室制造检测技术研究
核电厂蒸发器性能监测探讨
测个温度再盖被
金杯轻卡运赢车型空调匹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