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问题探讨

2019-09-10尤龙陈岩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1期
关键词:规划分析建设

尤龙 陈岩

【摘 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人们进入了电气时代。各种各样的电器的也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器也在不断的创新。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机器所代替。导致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原有的配电网无法满足人们对电量的需求。对农村来说,电量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将会影响其发展和规划。所以,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问题;分析

1导言

在进行配电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建设参考依据,進而确定输电线路的建设位置、类型以及回路数目,从而满足规划周期内对输电能力的要求,但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对配电线路建设的经济效益给予一定的重视,尽可能在保障输电系统运行性能的同时降低资金的投入。接下来将对现阶段我国农村配电网规划情况进行分析。

2农村配电网

2.1农村配电网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使用电是很普遍的、也是很广泛的。在生活中家用电器比如:电磁炉、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常用的家用电器,当遇到停电或者是断电的情况,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工作中由于农村区域配点数量比较少,并且存在不合理的配置现象,在农忙时期,用电量达到了高峰,很容易出现超负荷的运行的现象,面临用电故障问题,将会对农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农村,下雨天或者是刮大风都有可能导致停电或者断电。由此可见我国现在农村的配电网现状还不是很好,所以必须对农村的配电网进行规划设计。

2.2农村配电网的发展

目前,农村的配电网中存在很多问题,还不够完善。电作为二次能源是可再生的,这也就是说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电在未来的世界里将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在我国发电业也是十分发达的,例如风力发电、潮汐发电还有水力发电这些都是借助自然界的外力进行发电的。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数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一大部分。所以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因此对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势在必行。当农村拥有了完善的配电网不仅是使农村的人们受益,还对国家电网有很大的益处。电器的使用、用电量的增加,都将促进消费水平的上升,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这样说来,对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是利国利民的。

3当下农村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配电网发展现状认识不足

当下,我国部分农村在进行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过程中,配电规划部门没有对农村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详细分析,导致其电网建设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现阶段,我国在对农村电网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网状况统计来进行的,这样以来使得无法对电网规划更加深层次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造成今后电网规划分析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数据信息不精确、部分数据信息缺失、书面描述模糊、数据之间对应行差等,从而导致分析所得的信息与电网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出入。

3.2电力需求预测不科学

据一定的数据调查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电力需求预测工作的准确性较低,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没有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电力需求预测工作,尤其是在用电负荷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差;其次,历史数据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对电力需求预测出现一定的偏差。例如在对我国某农村进行电力需求预测时,使用的预测方法不同,与之相对应的预测结果也是不同的。而一旦规划设计人员没有对多种预测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只是采用其中一个预测电力负荷作为规划设计参考,那么就会导致电网规划出现问题,尤其在对电源点和线路路径等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一定的难题。

4建设措施

最初我国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受资金等限制,主要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为主,未能全面的开展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因此,要想建立能够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电力网络,应将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进行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4.1区域负荷状况和预测

随着城镇的不断扩张以及政府将村镇划分为不同的规划区域,电网规划人员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地位、经济发展水平、负荷性质和负荷密度对其采取不同的建设标准,并对当地配电网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对农村用电需求进行分类;最后结合过去几年的负荷增长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变化。

4.2区域配电网规划

由于“规划在先,技术把关在后”,配电网的规划工作应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2.1中压线路部分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用电负荷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有效提升10kV配电线路负荷转移将成为保障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的根本着力点。目前,对于农村配电网线路最常见且易行的方法是采用环网结构,即手拉手方式或对供方式,不仅提高了线路“N-1”率,且负荷转移率可达到50%。同时,针对部分老旧线路应考虑更换导线截面以增强线路的转供能力,避免线路故障出现在负荷高峰期时无法将负荷有效转供。此外,对于农网线路也可以采用网格式供电的方式,譬如1条线路供带3-4个村落,这样不仅明确了线路的供电范围,避免交叉重叠;还避免了单位重复投资,有利于配合新增的变电站或负荷增长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4.2.2低压台区部分

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农村地区的主要用电性质及负荷中心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当初为满足农业排灌而确定的配变位置已不能充分满足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新合理确定配变台区的位置,并根据5-10a农村电力发展计划选定变压器容量,并逐步淘汰高耗能变压器,选用S11等节能环保型变压器。以往,农村配电网改造工程由于资金限制只注重中压配电网及低压台区的改造,而忽视了低压配电网部分,造成位于线路末端的低压线路运行状况较差,台区线损率偏高。因此,在今后的改造过程中需进一步推进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工作,提高低压线路运行状况以提升农网电力用户的用电感受。

4.3综合考虑工程经济学与合理性农村配电网规

划工作需要考虑其长期发展的特点,注重做好长期规划,注重规划的长远性。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技术性能与整体消耗费用。规划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整体系统的设计进行严格的分析,并且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对于具体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采用上,需要保证设备的性能与寿命,并且对设备的维护性提出足够的要求。当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整体技术性与经济性。

5结论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总而言之,农村配电网规划工作的开展需要电力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的探讨,并且将农村配电网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要部分。电力公司需要对农村配电网规划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与管理,并且对于相关报告的审批、评估、实施等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跟踪,保证配电网建设工作良好的进行。只有做好农村配电网规划工作,才能保证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保证农村地区生产与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电力公司应当加大对农村配电规划的重视和监督力度,为我国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谢丽霞,王帆.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农村配电网规划[J].电子测试,2017(10):119+118.

[2]马爱新,李洁.当前农村配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及建议[J].内燃机与配件,2016(12):107-108.

[3]江聪.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185.

[4]温伟良.关于农村配电网规划常见问题分析与改进思路[J].科技经济市场,2014(03):80-81.

[5]李栋丽.当前农村配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及建议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3,32(31):73-74.

[6]区家辉.珠三角农村配电网规划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74-76.

(作者单位:国网宿迁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规划分析建设
寒露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Units 13—14解题分析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