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青春在井下

2019-09-10马世界

中国工人 2019年3期
关键词:饭量险情巷道

马世界

作为伴随着淮北煤矿开发长大的一代人,我生在煤矿,长在煤矿。

1979年,17岁的我高中毕业。因为家里穷,我又是老大,父母便在矿上给我找了一份临时工—在矿上运输区干杂活。次年矿上招工,我就进矿当了一名井下掘进工。

穿上宽大的工作服,踩上深深的大胶靴,扎上矿工特有的大皮带,再戴上带有矿灯的安全帽,我下井了。井下的工作繁重而辛苦,每天下矿井要坐半个小时的电车后,再走上40分钟曲曲折折的巷道。我们作业的是一条长达800米的下山,下山水大,每天工作时要先排水才能打眼放炮。有一次,水泵坏了,眼看水要淹到扒矸机,情急之下,班长脱光衣服跳进冰凉的水中捞出水泵,待修好水泵后才穿上衣服。

掘进的活儿简单说就是开拓巷道,用矿工的话就是“打眼、放炮、出矸子、钉道。”打眼工是最苦最累最危险且要技术的。我们的副班长老吉,一米八的个头,虎背熊腰,往那儿一站像座铁塔一样。他站在岩头怀抱风锤,像战士冲锋,凶狠而又无畏。那一次,岩头出现“冒顶”险情,他第一个冲上去,扛着一根木桩对着险点迅速打好支点,排除了险情。

班里的大吴也是人高马大,能吃能干。别人推一辆车,他推两辆还呼呼叫。可他一个人的饭量也顶两个人的饭量,在食堂吃饭,他一只手能拿4个馒头,一口一个,一口气吃10个还吃不饱。那时,国家照顾煤矿工人,采掘职工每月定量55斤,但还远远不够大吴吃。怎么办?队长说:“队里有几十号人,咱们每人省半斤粮票就够他吃了!”

记得有一次上中班,中午12点半上班,下班已是深夜1点半了。那一次,下班从工会办的墙报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大意是煤矿工人牺牲了自己的光和热,把阳光献给了全人类……心里有点感动,后来知道是斯大林说的。

日復一日,年复一年。我在井下一干就是7年。7年的煤矿井下生活使我深深知道煤矿工人的辛苦,也让我熟悉了煤矿工人的性格和感情,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蓦然回首,当年满头乌发的小伙子现在已是两鬓斑白。我很幸运能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献给煤矿。多少次,我把目光投向那远处的矿山,仿佛又看见了高高的井架,飞转的天轮,还有我的矿工兄弟,他们还是黝黑的脸庞,明亮的眼睛,微笑时露出洁白的牙齿……

猜你喜欢

饭量险情巷道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镇沅金矿松软破碎岩体巷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
魔力语音
可爱的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倒台阶斜矩形综采面托伪顶切眼巷道支护
千米深井安全开采技术难题探讨
基于ANSYS/LS—DYNA的矿区地下巷道三维动力响应分析
恐龙的饭量有多大?
哈佛大学研究中心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