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职能保障作用

2019-09-10陈世怀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7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资源配置职能

陈世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揮政府作用。我们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扎实有力地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协同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重要历史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思想的重大进步。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践表明,发展要靠改革,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够扬长避短、有机结合,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我国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干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但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上,仍存在许多不足,政府作用和市场功能都亟待进一步完善。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作用来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优点与局限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政府管理和调控的范围、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其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会抑制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财政是履行和实现政府职能的手段,财政职能实际上就是政府职能,这里将财政职能定位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以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四种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也就是政府参与社会总产值或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执行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基本原则。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在经济运行新常态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创新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提倡采取PPP方式,带动民间资本发展。

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因而财政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是显示社会公平的标准与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有:(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凡属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界,凡属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保持了平衡,物价水平就是基本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适度的,而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不难实现的。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3)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的安排,加快能源、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首先应切实保证民主性的社会需要。加快文教发展,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某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出西现的那种“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建设健全财政,坚持清理滥收费,控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始终将财政赤字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区间;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性支出,保基本,兜底线,重视调节国家、企业和居民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从而保证社会安定,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资源配置职能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