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书·尧典》中的政治语句英译对比研究

2019-09-10王藤蕊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尚书英译

王藤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尚书·尧典》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讨论并总结了其中的政治语言的英译策略,并对两个译本作出了简要客观的评析。根据前人对《尚书》的译注,比对不同译者在理解和表达上是否准确,在肯定现有译本具有借鉴意义的同时,也提出了译文语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典籍中的政治语言英译研究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尚书·尧典》;政治语言;英译

一、引言

《尚书》又称《书》,为上古时代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经学博大渊深,语义艰深晦涩。”(刘起釪,2017)法学家高绍先认为,“尚书以其丰富的政治法律语言在五经中独树一帜。”《尚书》中的政治思想也多数流传至今,为当今国家领导人所引用,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对《尚书》的研究屡见不鲜,而针对其中的政治语言进行英译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拟通过聚焦《尚书·尧典》一文中的政治语句,查阅前人对《尚书》的译注,对比理雅各和罗志野的英译本,进而分析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等,并对两位译者的译本客观的作出评析。

二、《尚书·尧典》两个英译本简要概述

通过对《尚书·尧典》两个英译本的比读,理译本和罗译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句式结构上看,理注重形式对仗工整,原文是分句的地方很少会进行合译;而罗译本则没有太注重形式对仗,而且根据汉语语言习惯的理解,将多处分句合译为了一个复合句。从理解程度上看,又回归典籍翻译的过程,两位译者都是经过了语内翻译的过程,基于前人对《尚书》的古今释义,因此理解上的偏差没有相差太大。从择词表达上看,在两位译者对于某一语句理解一致的情况下,理译本择词显然比罗译本更加贴切,且理译本善用形容词,而罗译本多用“of”后置来做定语。英译母语使用者更懂得如何使用更恰当的高级词汇,因此在词汇方面,理译本要比罗译本略胜一筹。

三、《尚书·尧典》英译本对比

《尚书·尧典》记叙的是尧舜事迹,名叫《帝典》,举篇以概全,又称《尧典》。《尧典》既为先秦已存在的《书》篇,先秦文献中共引用《尧典》之文达十四次。《尧典》一文记录了尧和舜的重要政绩,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政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

理雅各译本(以下简称理译本)和罗志野译本(以下简称罗译本)力求忠实原文,传播典籍文化的精神十分可佳。但由于典籍的翻译过程还需进行语内翻译,两个译本在准确性上面都不可能做到十分对等。在择词和表达方面,由于理雅各是非母语者,对汉语的理解难免会有所出入,而罗志野虽为汉语母语者,但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表达方面又存在着问题。因此,没有完美无瑕的译本,只有在对比借鉴前人学者成果的同时,糅合出更接近原作更佳的译本。

由于原文及译文均长,本文只选取了《尚书·尧典》中的某些带有政治色彩的语句作为例证来进行分析。

原文: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

理译本:Examining into antiquity,(we find that)the emperor Yao was styled Fang-xun. He was reverential,intelligent,accomplished,and thoughtful,naturally and without effort.

罗译本:When we examine these things passed we know that emperor Yao’s name was Fangxun,and know that he was such a man,respectful and thrifty,having good sense,being good at governing the things under heaven,with noble morality so gentle and tolerant.

对比两个译本,首先是“钦、明、文、思、安安”的译法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理译本将这几个字一一对应的译为了形容词,而罗译本在表示“文”、“思”、“安安”时运用的是动名词短语的形式,更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其中的含义。从理解上看,理译本将“安安”译为了“without effort”,中文意思成了“不努力”,此处理译本应该是理解出了差错。顾颉刚、刘起釪所编著的《尚书校释译注》中将“安安”释义为:“今文作‘晏晏’,是对尧的风度的赞美词,赞美尧的宽容温和,包容大度。”因此,罗译本的“with noble morality so gentle and tolerant”更加贴近原意。

原文: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理译本:He made the able and virtuous distinguished,and thence proceeded to the love of(all in)the nine classes of his kindred,who(thus)became harmonious.

罗译本:He was able to make both clans and families live in harmony by using his own personality and morality.

具有明显差异的词是“九族”,理译本将“九族”译为了“the nine classes of his kindred”,而罗译本译为“clans and families”,罗译本这种译法能让读者直观理解原文意思,但却失去了该词独有的中国特色,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the nine classes”的译法,同时增添注释,既保留了词语的特色,又能使读者明白其中之意。

原文: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理译本:The emperor said,“Ah!You,Xis and Hes,around year consists of three hundred,sixty,and six days.Do you,by means of an intercalary month,fix the four seasons,and complete(the period of)the year.(Thereafter),the various officers being regulated,in accordance with this,all the works(of the year)will be fully performed.”

罗译本:“Ah! You the people of Xi and He should know that a round year has three hundred sixty-six days,and you should add a leap month to complete four seasons and make it a year. Therefore we should regulated the officers in every rank to do their works according to what mentioned above,many things will be flourishing.”

两个译本的句式结构存在着差别,理译本采用的是一般现在时,表达效果上只是一种告知的态度,而罗译本采用的是“should”的祈使句,带有命令的语气。笔者认为,尧帝既如上文所述是个具有温和宽容,包容大度的人,对百姓说话的语气应该也是偏温和的,因此笔者更赞成理译本的处理方法。对比看来“庶绩咸熙”一词的译法因译者的理解存在差异而不同。笔者查阅了译注,“庶”的释义为:“众”,“绩”即“功”,“咸”意为“皆”,“熙”意为“兴盛,光美”,此句则作“众功皆美”,根据译注释义来看,罗译本的“many things will be flourishing”似乎比理译本的“fully performed”更加貼切。

原文: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理译本:He regulated the five(classes of)ceremonies;with(the various)articles of introduction:the five symbols of jade;the three kinds of silk;the two living(animals)and the one dead one.

罗译本:He regulated the five ceremonies of duke,marquis,count,viscount,and baron to pay respects to sovereign;he stipulated the five kinds of gem,the three kinds of silk with unlike colors,a living lamb,a living wild duck,and a dead pheasant as their tribute while paying respects to sovereign.

对比两个译本可以看出,理译本只是在原来语句释义的基础上进行了翻译,而罗译本运用了“深度翻译”的方法。“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是由美国学者阿皮亚(Appiah)提出的,用厚语境的方法,即注释、前言、评注等向目的语读者尽可能多的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与原文相关的文化信息,使不同的文化在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中产生碰撞,从而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如对此句中的“五礼”,罗译本进行了增译,分别是“duke,marquis,count,viscount,and baron”,以及“二生”,罗译本也表明了是“living lamb”和“living wild duck”。相较之下,罗译本更能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习俗文化。

四、《尚书·尧典》政治语句英译对比研究的意义

理译本和罗译本在翻译目的,翻译观念,翻译环境,目标读者等因素的影响下进行《尚书》的翻译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中国古籍承载着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译者们都应该被后人称赞和肯定。《尚书·尧典》一文是研究古代帝王政治思想的珍惜材料,对其中的政治术语的英译研究能够促进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文明互相交流融通,从而构建全球文化多样性。

五、结语

政治文献的对外翻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就要高度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尚书·尧典》政治语句英译对比研究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要注重政治领域专用术语的研究,结合时代背景择词;二是广泛查阅权威译注书籍,保证译者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原文;三是加强译者自身修养,除了拥有良好的双语应用能力外,还应知晓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有鉴于此,古代典籍中的政治语句英译比较研究有助于推动现代政治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

参考文献

[1]  Appiah,K. Thick Translation [C]// In L.Vcnuti(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New York;Routledge,2000.

[2]  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8.

[2]  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陆振慧.论注释在典籍英译中的作用——兼评理雅各《尚书》译本[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4]  陆振慧.从《尚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看典籍英译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5]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尚书》政治法律语言英译比较研究”(19BYY131)

猜你喜欢

尚书英译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谦虚
自大的马谡
《尚书》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及现代警示
国学赏析:尚书
蒲松龄戏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