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2019-09-10韩宇杨思琪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哈工大专业

韩宇 杨思琪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800多名热血青年,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

彼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开始肩负起推动旧教育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

而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响应国家号召,心中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愿望,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就是后人常常提起的哈工大“八百壮士”。

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秦裕琨,仍清晰记得刚抵达哈尔滨时的场景,他和同学们出了车站,哈工大一名教师带着当时学校仅有的交通工具——马拉平板车,接他们到学生宿舍,这是他从没见过的场景。

当时哈工大规模小、专业窄,教师和学生也很少,只有两三栋教学楼,出门就是马路,因此被称为“马路大学”,学校周边一片荒凉。

冬天低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30多人挤在一间宿舍,暖气常常不足,伙食上缺肉少油,经常有人吃不饱、营养不良。“八百壮士”中,大多数人来自南方,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来到气候严寒的祖国北疆。

“条件再艰苦,我们都不以为意,而是一门心思搞研究、教学生。”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秦裕琨就参与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

作为学校培养的师资研究生,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为本科生备课,还自发组织翻译、编写教材,为哈工大和全国高等教育界,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与专业。这800多名年轻人,成长于战火硝烟之中,经历过颠沛流离,深知国恨家仇。直到新中国的曙光升起,随着一声令下,他们毫不犹豫,献身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在他们心中,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苏联专家陆续撤离,哈工大一度出现“教授荒”,“八百壮士”迎难而上,承担起全部教学科研任务,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哈工大也因此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八百壮士”中,不少人曾怀抱“科学救国”的理想,远赴重洋求学,在各自领域取得开拓性进展,成为哈工大各专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我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陈光熙,10年勤工俭学,换来5种专业特长和3个工程师学位,学成回国创办了哈工大计算机专业。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洪晶两次赴美求学辗转回国,成为哈工大光学学科创始人,培养出我国第一个光学博士。抱定“爬也要爬回祖国”的信念,徐邦裕后来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国际制冷学会的空调制冷专家。中科院院士马祖光作为访问学者出国归来时,行李里除了衣服鞋子,只有一大堆笔记本和为实验室购置的小型仪器。不见一件洋货,他还把省下来的外汇,全部上交给了国家。“人家的条件再好,都不如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我们现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使出最大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国家。”马祖光生前这样说。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在航天工程與力学系读研究生时,研究领域在国内尚属空白,国内外可参考的教材非常少,他的导师、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刘暾,便将编好的讲义用钢板刻印蜡纸,油印后一张张装订成册。刘暾要求毕业论文全部手写,朱枞鹏便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把200多页论文一遍遍修订改写,正是当年经受的“磨炼”,为他日后从事航天事业,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标准,奠定了扎实基础。  (据新华社客户端 )

猜你喜欢

哈工大专业
最闪的录取通知书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百年哈工大的不解中俄缘
热烈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秉承规格彰显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