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清理方法探讨

2019-09-10许海涛刘兴龙龙承涛葛长峰孟冬青

城市地质 2019年4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数据库方法

许海涛 刘兴龙 龙承涛 葛长峰 孟冬青

摘 要:由于近几年国家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矿山企业及采矿活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需要进一步摸清矿产资源储量现状,完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数据库,同时为即将开展的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打下基础。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统计数据库可作为储量数据清理的目标库。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库分析、资料综合整理、数据信息提取、入库前数据检查、数据入库、入库后数据检查等步骤,形成清理后的成果数据库。本工作方法是以现有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为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结合必要的野外调查开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清理;方法;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F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03(2019)04-0106-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mining order rect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mine enterprises and mining activities have undergone considerable change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 mineral resources/reserves management database,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upcoming unified right registration of proven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statistical database can be used as the target database for data cleaning of mineral resources/reserves.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database analysis, data comprehensive collation, data extraction, data inspection before storage, data storage, data inspection after storage, then the cleaned database can be form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collation of existing data. It can be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ecessary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Keywords: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 data; Data cleaning; Method; Database

0 前言

由于近幾年国家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矿山企业及采矿活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需要进一步摸清矿产资源储量现状,完善储量管理数据库,同时为即将开展的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打下基础。本文章将介绍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清理的方法,以便为矿产资源储量数据管理提供准确详实的数据支撑。

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有多种数据库,与储量数据清理密切相关的有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库、登记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以下分别简称“统计库”“登记库”“空间库”)等(李亚萍,2019)。其中统计库应用情况较好,可作为储量数据清理的目标库,登记库和空间库应用较少,可作为统计库清理的参考数据库(盛昌明等,2013)。

1 统计库基本情况

2004年,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按照国土资源部有关要求开发了“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供各省市从事矿产资源储量统计管理工作的人员使用,该系统所用的数据库即为统计库,主要用来对矿产资源储量情况进行管理、统计。该数据库包含信息众多,有基本情况、资源储量、矿山经济、矿产品、采选环、综合回收、地质条件、坐标、报告、压覆、备案资源储量等(邓颂平等,2010)。该库字段多、信息全,目前仍在使用,是每年度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来源数据库。

2 储量数据清理工作流程

储量数据清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对以往统计库的一次重大完善,没有可供遵循的成熟技术方法。结合北京市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清理,笔者认为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根据后续的应用目的做好重点内容的清理。具体清理流程可见图1。

2.1 资料收集

矿区资料是清理工作的基础,资料要完整,质量才有保证。按照清理的要求,需收集矿区的所有资料。资料来源主要有地质资料馆、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等,所用地质报告应首选经评审备案的。

资料类别包括勘查报告、矿山储量核实报告、矿山动态检测报告、矿山关闭核查报告、矿山闭坑报告、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核查报告等。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通过统计库现有矿区情况和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料互相对比分析,根据相互间的对应关系,确保资料收集完整齐全(赵汀等,2012)。

除地质报告外,还要收集矿政管理部门使用的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库、空间库等资料。

总之,数据清理所采用的资料要真实可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为清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2 数据库分析

(1)统计库数据分析

统计库信息众多,关注的重点为基本情况、地质特征、资源储量、坐标范围、矿石质量等几项。其中资源储量包括矿区/矿权累计查明、保有、压覆资源储量等,坐标范围包括矿区/矿权范围、矿区/矿权范围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压覆资源储量范围等。

在统计库的多年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矿区/矿山信息填写不完整,或者部分数据存在滞后性,不能真实反映矿区/矿山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根据矿区情况逐一进行分析,进而提取正确信息补充完善统计库(杨强,2004)。

根据《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可知,与统计库相关的信息是“矿产资源的类别、矿产组合、面积、数量、质量及空间坐标等自然状况”。

(2)登记库数据分析

登记库包括矿区查明/占用/关闭/压覆四类登记信息,这四类登记信息根据矿区是否新上表、是否存在开发利用、是否存在建设项目压覆情况选择不同登记类别。

登记库中字段名称和统计库中基本一致,仅缺少矿山每年开采数据情况。理想情况下,如果登记库中各类信息填写完整、数据准确,且为最新数据,则可以把该数据库信息导入到统计库中,但实际情况是目前登记库中的信息存在不完整的情况,这就导致如果要采用登记库中的信息,一定要仔细校对,确保正确才能使用,如果不正确,还需从相关报告中查找正确信息。

(3)空间库数据分析

和统计库、登记库相比,空间库包含信息较少,主要为矿区的空间信息,比如矿区资源储量水平投影图、资源储量分类图、采空区水平投影图(栾玉平等,2014)。

该库完成建设后,后期对其更新维护较少,存在着信息的滞后性。如果矿区从该库建设时到现在不存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则矿体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可应用于统计库中。

2.3 资料综合整理

对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首先确定哪些资料属于同一矿区/矿山,这些资料的可用性如何。然后确定矿区现状,是否存在过开采,是否存在占用,是否关闭,是否存在建设项目压覆等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对资料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分析整理提取入库所需信息。

2.4 信息提取

矿区/矿山信息众多,本文重点关注基本情况、矿石质量、地质特征、中心点坐标、资源储量、坐标范围等情况。

(1)基本情况、矿石质量、地质特征、中心点坐标等信息的提取

基本情况包括矿区名称、编号、位置、上表情况、主矿产名称、交通情况、供水供电情况等;矿石质量即矿石不同组分的品位;地质特征情况包括矿床特征及主矿体特征,比如矿床名称、矿床类型、含矿层位、矿体总数、总厚度、有利有害指标、埋深、构造复杂程度、矿体形态等;中心点坐标即矿区所在位置的坐标。这些信息均可从相关的地质报告或图件中获取。

(2)资源储量数据的提取

资源储量数据包括矿区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矿山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矿山关闭后资源储量情况,建设项目压覆资源储量情况共计四类。不同矿区情况不完全相同。

矿区资源储量数据应根据矿区历年提交的不同勘查程度的报告,分析决定采用哪一份或哪几份,确保资源储量不重不漏。当矿区存在矿山时,其资源储量情况还要结合矿山提交的检测、核实报告分析决定;矿山资源储量数据应根据其最近的核实报告和之后的检测报告进行资源储量数据的清理;关闭矿山资源储量情况则需要根据矿山提交的闭坑报告进行清理;压覆资源储量情况则根据压覆报告进行清理。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当库中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与资料无法对应时,应将清理情况及时报请行政管理部門确认,以确认的成果入库。另外非首个建设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压覆报告既要估算该项目压覆资源储量总和,还要估算该项目扣除以往压覆情况而得到的新增压覆资源储量。与压覆报告相关的压覆登记书登记的是该次建设项目新增的压覆资源储量。未计算新增压覆资源储量的压覆报告,需要首先分析矿区历次压覆报告提交的先后顺序,把先提交的建设项目投影到后提交的建设项目压覆储量估算图上,进而通过重新量取面积或面积比法得到新增压覆资源储量,在保证后压覆的资源储量计算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压覆关系分割重复压覆块段得到新增压覆资源储量。

(3)坐标范围数据的提取

坐标数据的完善应根据前面资料综合整理得到的成果进行,包括补充完善矿区/矿权坐标范围、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建设项目新增压覆范围等。由于2004年建设的空间库包含有当时全部矿区的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工作开展过程中对2004年以后资源储量没有变化的矿区,其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可直接采用空间库数据;另外2007-2012年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对每一矿区均有矿体水平投影图,对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后资源储量没有变化的矿区,其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可以应用到清理工作中。这两种情况之外的矿区,则需要进行储量估算范围的重新圈定。在圈定过程中需要参照矿体水平投影图、勘探线剖面图等相关图件。

2.5 入库前数据的检查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开展数据的质量检查工作。保证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矿区之间、矿区不同年度之间相关信息达到平衡自洽。检查时,分为统计库入库前的人工自互检、入库后人工自互检、计算机辅助检查。需要根据数据库录入的内容,在地质报告中找到对应的内容,逐一进行比对。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在检查记录中进行记录,以便后期修改和完善。

2.6 数据入库

将前述按要求提取并经入库前检查的各类信息按矿区逐一进行录入。录入时可根据矿区名称或矿区编号进行查找,录入结束时要及时保存。录入过程可单人操作,也可多人操作。不管采取何种操作方式,要注意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同一矿区只能由同一个人操作。不同矿区录入结束后,可通过软件追加导入进行合并。

2.7 入库后数据的检查

各种信息录入统计库后还应经过再次的质量检查,才能形成最终的成果数据库。该次检查同样包括人工自互检和计算机辅助检查,人工检查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填写完整,不存在缺失。计算机辅助检查主要目的是保证矿区之间、矿区不同年度之间相关信息达到平衡自洽。

3 结论

通过前述工作流程可以得到清理后的统计库,清理后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既可以为即将开展的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服务,也可以为矿政管理部门全面掌握固体矿产资源家底情况,以及做出相应的决策部署提供详实的依据。本方法是以现有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为基础,适用于需要短期快速完成清理任务的情况,在清理过程中对于需要通过野外调查才能查清的矿区必须开展野外调查,确保入库数据正确。

参考文献

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2018.北京市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清理项目工作成果报告[R].

李亚萍, 2019.储量数据库的发展及其应用[J]. 化工管理, 509(2): 227.

邓颂平,杨丽沛,周栀, 2010.浅谈《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国土资源信息化, (6): 19-22.

栾玉平, 孙伟, 2014.浅谈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的建立[J]. 科技信息, (11):259-259.

赵汀, 等, 2012.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 地质出版社.

杨强, 2004.关于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建议[J]. 资源与产业, 6(6):16-17.

盛昌明, 舒志明, 2013.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改革成效与思考[J]. 国土资源情报, (6):11-18.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数据库方法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数据库
宁夏自然资源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数据库
用对方法才能瘦
数据库
数据库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