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老年人能力评估办法出台等12则

2019-09-10

家庭服务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政居家养老

北京:老年人能力评估办法出台

《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近日正式施行。根据实施办法,评估结果将作为申请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居家养老助残服务项目或补贴等的依据。

据北京市民政局养老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部分区已开始为辖区失能老年人办理失能护理补贴,办理补贴的前提是要对老年人的身体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判断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补贴标准。另外,老人接受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配置康复辅助器具、接受康复护理服务、接受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时,都需要开展评估。至于是否能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北京市人社和医保部门正在研究论证。

此次出台的实施办法,详细阐述了评估对象、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申请与受理、评估要求、评估时限、评估费用、监督管理等内容。在谁来评估的问题上,实施办法明确,评估机构由北京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遴选,并公布入围机构名单,纳入政府采购服务商名录,供各区选择。

安徽:三项团体标准立项成功

日前,安徽省家庭服务业协会在宣城市召开团体标准立项会,审议立项《家政服务人员信用档案》《家庭服务职业培训机构等级划分指南》《养老机构等级划分指南》。

安徽省皖嫂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成芳、芜湖皖星月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新霞、安庆邻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分别作为三项标准的起草单位代表,从标准起草小组成员、标准内容编写步骤、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标准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以及国内外情况等方面对标准的提案做了介绍。

评审组成员研究、审核后一致认为,所申报的团体标准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对规范行业行为、推动行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符合立项条件,批准立项。

作为此次团体标准立项会的业务指导单位,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刘瑞奇对大家的工作予以了肯定,并对接下来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各单位严格按照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严把标准质量关,切实提高标准制订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川:将建8~1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民政厅、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四川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到2022年,全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产业体系,建立8~1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引进和培育10~15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知名品牌,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地。

结合四川省健康养老发展特点、需求和优势资源,《行动方案》提出6大重点任务。其中,在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品供给方面,突出智能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产品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产业中的集成应用,加快打造一批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在推广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方面,重点发展慢性病管理、居家社区健康养老、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等。

湖南:召开全省家政服务业和家政扶贫工作座谈会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深化提升家政扶贫工作,湖南省商务厅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家政服务业座谈会,湖南省商务厅巡视员肖彬主持会议并讲话,湖南省财政厅、长沙市商务局、湖南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处、湖南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相关同志出席会议。

湖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凤网E家、金领玮业、靓丽洁、雅贝家政、金海家政、及时管家、金职伟业等17家单位负责人畅谈了各自做好家政服务工作的体会、经验和收获,并围绕如何做好家政扶贫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肖彬指出,参加座谈会的单位充分交流了开展家政服务和家政扶贫工作的情况,总结了取得的工作成绩;结合从事家政服务业的经验,对行业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对推进家政服务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座谈会的召开对于政府了解行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重庆:家政服务指导中心挂牌成立

为更好地推进家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建设,近日,重庆市妇联在重庆巾帼园挂牌成立重庆市家政服务指导中心。

据介绍,该中心将在重庆巾帼园四楼打造“巴渝大姐”实训实作基地,建立家政服务实践体验区,开展实训教学、实操评定、模拟体验,满足行业协会、家政企业、从业人员、需求家庭的实践体验需求。

挂牌后,重庆市妇联在重庆巾帼园多功能厅召开了家政服务工作座谈会,了解家政服务行业动态及需求,交流家政服务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对家政服务发展的意见建议。

重庆市家政服务指导中心今年将重点开展“巾帼脱贫技能大培训进乡村——巴渝大姐家政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养老护理、母婴护理、居家保洁等家政服务人员的基本技能。

同时,“巴渝大姐提质扩容培训行动”拟于今年培训家政人员200人,家政企业负责人50人,并于6月底举行首期培训,推动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

深圳:启动家政行业团体标准制定

近日,深圳市消委会联合福田区消委会、宝安区消委会、龙岗区消委会、光明区消委会,组织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及58到家等部分家政服务企业召开家政服务团体标准制定公开讨论会,正式启动家政行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同时在家政行业开展寻找“守信商家”活动。

深圳市消委会将按照“消费调查+团体标准+标准实施社会监督”的模式,牵头制定广东省首个家政服务行业团体标准。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通过前期家政服务行业监督调查结果,从管理、服务、售后三大模块进行编制,确定消费信用、消费监督、消费投诉处理等关键指标,以大数据、NPS、神秘顾客、3·15志愿者四大手段,鼓励消费者对标准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

为推动消费领域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深圳市消委会将联合各行业协会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寻找“守信商家”活动。家政服务团体标准将结合寻找“守信商家”活动,综合线下和线上家政服务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立守信主体“红名单”制度和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让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不再难。

西安:多举措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日前,西安市召开全市城市养老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推进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养老服务从“基本养老”向“品质养老”的跨越发展,西安市2019年将全力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圈”,西安市民政局将每年安排福彩公益金3 000万元用于“15分钟养老圈”建设,提升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便利度。

同时西安市将在原来的空白点新建一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小区或已建成小区未配备养老服务设施的均要建立1个具备日间照料、膳食供应、保健康复、文化娱乐、服务受理等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到2021年,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已建成社区。

从2019年起,西安市城六区每年至少建3个、城郊七区及开发区每年至少建1个功能完备的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满足老年人从居家到社区、从社区到机构的养老照料需求。到2021年,全市所有街道办都要建立1個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中央厨房和配餐设施,具备入托康复照料、配餐送餐、文化娱乐等功能。

石家庄:首场月嫂技能竞赛已启动

为深入推进“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和机关效能革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引导带动妇女在家政服务领域建功立业,近日,河北省巾帼家政“双百”活动在石家庄市启动,石家庄首场月嫂(巾帼家政服务员)技能竞赛同时开赛。

此次竞赛,石家庄市共有22支代表队、67名选手参赛,参赛选手均由各县(市、区)选拔推荐产生。竞赛以“新时代、新技术、新梦想”为主题,通过搭建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展示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展现石家庄市巾帼家政从业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精湛的技能技巧,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就业的目标。

比赛现场分收纳整理、婴儿洗澡、厨艺三个项目,选手通过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展示家政技能。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竞赛各奖项一一落定。竞赛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家政服务员10名,其中竞赛成绩优异的前三名选手将被授予石家庄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厦门:将出台家政行业五个标准

近日,在商务部办公厅印的发关于复制推广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典型经验的通知中,厦门5条先进经验被推荐在全国推广,其中包括以标准化为支撑的家政服务自营平台模式。为了让家政行业走得更好更远,厦门市商务局联合七部门共同发布《厦门市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同时今年内将出台保姆、月嫂、保洁、搬家、家电维修五大行业标准。

据悉,《厦门市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从六个方面对家政服务业提出了要求,包括扶持家政品牌企业发展、推进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家政”、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督、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厦门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名誉会长、秘书长谢赳表示,目前协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已着手家政行业信用平台建设,构建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体系,预计今年下半年全面上线。

广州:对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实行补贴

广州市民政局日前公布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指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利用自有产权或租赁物业举办,总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及以上,年服务量达到2 500人次的,分两年拨付总额20万元的开办经费补贴。

据介绍,《意见稿》所指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支撑,充分利用各类社区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保健、日间托管、临时托养、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专业化养老服务。

《意见稿》提出,对设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放宽住所(经营场所)条件限制,组织形式可采用公司制企业、非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除外)。

此外,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按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开展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服务达到1 000人次的,可给予一次性15万元的医养结合补贴。

北京: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成功举办

2019年北京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互联网+”人力资本服务技能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市、河北省13所高职院校的28支代表队84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比赛。

据监考人员介绍,养老服务技能赛笔试内容涉及面广,涵盖护理、心理学、劳动法等内容;而实操考试则注重模拟多种护理服务场景,考生在假人、模拟人员身上实际操作。

据悉,此次养老服务技能竞赛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出题和评分依据,通过对学生养老服务理论知识水平和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慰藉、应急急救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全方位、多维度考查学生养老服务技能。

大赛承办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工商系主任王建民说,技能大赛为培养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激发了学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的热情,也对未来北京市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泾阳:“泾阳嫂子”走出“品牌劳务”新路子

近日,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举办有组织劳务输出集中欢送会,欢送“泾阳嫂子”赴上海、北京等地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欢送会上,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泾阳嫂子”的优良传统,好好工作,以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近年来,泾阳县着力打造“泾阳嫂子”家政服务品牌,坚持“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方式培训,多渠道安置”的运作模式,紧紧围绕“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的中心任务,把发展家庭服务作为吸纳就业的新的增长点,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泾阳县累计输出“泾阳嫂子”4 000余名,“泾阳嫂子”“淳朴善良、踏实肯干、技术精湛”的品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泾阳嫂子”已成为泾阳县劳务输出的重要品牌。截至目前,泾阳县今年已组织劳务输出家政服务人员3批次,共计100余人。

猜你喜欢

家政居家养老
养老生活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