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代代传,祠堂育新风

2019-09-10赵子瑞张怡婕杨子江梁扬顾顺业

现代盐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网络时代

赵子瑞 张怡婕 杨子江 梁扬 顾顺业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和精准扶贫政策的高度落实,简单快捷的生活成了人们的首选,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被重视,甚至面临无法传承的现实问题。反观之,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公民有着重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对于一个家庭的团结或者一个家族好的家风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当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发掘农村祠堂文化内涵,坚决响应国家文化扶贫政策。在活动推广方面,采用高校与农村结合重现祭祀仪式的方法,并利用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的形式,使民众更加了解有关自己氏族的渊源,进而重拾对祠堂文化的记忆。通过更加深入地了解祠堂文化,能够传承并弘扬优良家风,从而真正完成乡村振兴这一既定目标。

关键词:网络时代;祠堂文化;文化扶贫

1    研究背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家积极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将重工业以及军工业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经历第二产业的衰弱,文娱业在这一时期也赶上了新时代的浪潮,出现了众多“弄潮儿”,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然而,与当今潮流快餐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众多的传统文化濒临绝迹,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本就有限的情况下,文化也随之贫乏,导致了当今农村的精神文明匮乏。课题组脚踏实地,于2019年7月深入古源村进行调研走访工作,致力于提高农民文化保护意识,不断地提升传统文化的现代存活率,进而促进调研地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了顺应我国实施的文化扶贫政策,课题组积极行动,于当地开展了“最美祠堂”评选活动、祠堂文化保护宣讲会等。

就调研地本身而言,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邓家乡古源村作为一个传统贫困村落,却有1 000多户家庭树立了家风家训,并以此教育子女、传承家风文化,建立家规家训以涵养家风,在每家每户的门前都可以看到政府统一配发各家自主申请的家规家训,并且当地政府也会积极参与优秀家规家训的评选,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但同时,随着文化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祠堂家风文化同时出现了低效化、粗放化的弊端。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贫困成因研究

2.1.1  贫困成因

文化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对于精准脱贫而言,文化不脱贫,经济脱贫难以跟上整体脱贫步伐。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一方面,由于当地经济贫困,自然、人力等方面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同群众的知识匮乏、文化落后有着密切联系。与当代扶智政策相比,传统式扶贫主要是针对扶贫对象在经济、物质方面进行帮扶,但是针对中国目前的扶贫现状,在经济扶贫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文化帮扶却非常有限,因此,党和国家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相当高的一个战略地位。就绝大多数贫困户而言,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由此可以推导出:精神贫困既是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又是物质贫困的结果。

2.1.2  主要困境

古源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文化兼容性不高,经过在当地走访与调研,课题组发现,当地文化观念尤其是教育观念较为落后,许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重视,而是更多地着眼于水稻收成等现实经济问题。中国五千年来的小农经济的劣根性在此处尽显无疑,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温饱问题,而不是教育方面的投资。由于经济水平方面的制约,当地居民没有更多能力去关注除了经济方面的其他问题或者投资,这就使当地进入了一个贫困的死循环,贫困的愈加贫困,富有的愈加富有,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放眼到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亦是如此。此外,由于文化水平的愈加低下,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护及开发观念极为落后,古祠堂利用率过高,使得祠堂保护不到位。扶贫先扶智,扶智必当从知识传授开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主动脱贫对于古源村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性。

2.2  关于文化扶贫研究

物质贫困实际上只是表层,精神贫困才是根源。文化扶贫还可以改善地区社会治安环境,促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这对于整体脱贫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包括人民对于文化扶贫认识不够到位;对于公共需求的判断和把握不准;文化扶贫的方式不够精准;基层文化人才的缺乏以及基础设施、基础资源利用严重滞后,这些都是发展带来的难题。古源村在2017年前后,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和文化扶贫的号召,以得天独厚的祠堂文化吸引了国内外数十位知名画家和艺术家来此创作。可见古源村政府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对当地而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壮大特色、优势文化产业,走文化扶贫道路,适合实际,符合贫困人口发挥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的愿望要求,符合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5]。

3    国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减贫模式研究

贫困作为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社会问题,始终存在于社会第一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直受到人民的关注。课题组通过资料收集与发掘,发现国外扶贫主要有3种方式:(1)美国率先发声的“社会保障方案”,抛去专业性学术用语,即对当代贫困群體进行直接补助,这种补助包括养老金、食物等,其本质上是政府通过实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既定贫困户直接进行补助,补助内容包括基础医疗、教育资金等日常补助。(2)印度率先发声的“满足基本需求”模式,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直接对贫困民众的生活需求进行补助,旨在“授之以渔”,提高家庭乃至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难以兼顾所有地区,并且受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扶贫力度难以统一,无法做到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统一。(3)“发展极”模式,包括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家,通过对首都等主要地区进行扶贫宣传或者扶贫试点设置,通过提升主要地区的吸引力提高国家的向心力,进而为其他城市的扶贫制度建立提供参考及典范。

3.2  文化扶贫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保证统一的途径

文化多样性是绝对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特性,同时满足了文化的共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重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地促进多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尤其注意对稀有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文化的共性方面需要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怎么样整合类别不同但是可融合的文化、如何做到“传统文化的过滤”,这些都需要去思考。因此,于文化扶贫而言,道路千万条,但是只需要抓住可保护、可传承、可弘扬这几个特性及要求,就不会在精准扶贫的浪潮中迷失道路。此外,祠堂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相对的,经过对古源村调研发现,古源村祠堂文化存在着许多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如“祠堂裹小脚”等,这些民俗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应当予以舍弃,可以以“家风家训进祠堂”等活动替代。

4    调研情况与现状

4.1  农村人口及产业发展现状

古源村人口主要由老年人口、妇女及儿童构成,呈现两极化状态。学历集中在初中学历,男性进城务工较多,整体而言,缺少必要的劳动力及基本知识。部分贫困家庭中有身患重病的成员,家庭支出中医药费用占据了大部分,家中有人患病,不仅减少了劳动力的数量,而且还进一步加重了家中的经济负担,这两者相互影响使得贫困人口更加贫困。且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市场的盲目性表现较为明显,增收不增产现象较为普遍。

4.2  社会扶持情况及现状

古源村缺少社会资源支持,政府资源支持不能满足目前的发展需求,政府主要扶持手段为给予贫困户生活及传统农业资金支持。对于文化扶贫的投入仍较少,文化支持难以满足本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总体来说,一个地区要想摆脱贫困,首先要提高人民素质,不仅要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还要重点抓教育,从根本上提升贫困群众的奋斗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可见,经济是基础,文化同样不可缺少。

5    相关措施

5.1  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流,文化扶贫后劲不足

随着抚州市的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大,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古源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里只剩下老年人、妇女与儿童。同时,外出务工人员的知识教育水平普遍集中在初中学历,对于文化扶贫的认识不足,并且对于村中子女的教育不够,这些留守儿童们往往未来的出路与其父母一样,从而导致原本贫困的古源村愈加贫困。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脱贫意识的教育。文化产业扶贫不只是简单地向贫困村户“输血”,而是帮助贫困村户“造血”,除为其提供谋生的基本保障外,同样需要为其增强脱贫、自强的意识,应当成立宣传小组[6-9]。

5.2  文化扶贫前期发展资金人才缺乏,项目缺乏系统规划

在与村民们深入接触以及进行问卷调查时了解到,文化项目的前期投资大、成本高,而知识汇报周期较长,所以在文化发展中会出现一段空档期,收益较慢,政府没有足够的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很多农户也没有经济能力进行教育等文化产业投资。古源村对于文化扶贫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初期为了争取扶持资金,产业匆匆立项,项目落实后的建设也仅停留在对教育设施的改进等方面,对后续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没有系统的规划。由此,相关部门应当研究扶贫专项条款,创立课题项目,申请国家专项扶贫拨款,解决前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建立合理的监督制度,要求资金流向透明公开,可寻求第三方社会组织介入,定期调研,确保资金使用情况合理,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黄承伟:深刻领会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EB/OL].(2017-08-23)[2019-08-15].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823/c412885-29489835.html.

[2]赵   武,王姣玥.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8(1):66-67.

[3]王俊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当代反贫困的若干启示:以发展中国家巴西为例[J].农业考古,2009(3):209-213.

[4]李永明.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优势与实现路径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18(4):24-28.

[5]王   卓.中国贫困人口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张丽娜,郝晓蔚,张广科,等.国外农村扶贫模式与中国“精准扶贫”创新模式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0):35-37.

[7]全承相,賀丽君,全永海.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论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31(1):118-123.

[8]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9]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EB/OL].(2015-12-07)[2019-08-15].http://fgk.mof.gov.cn/law/getOneLawInfoAction.do?law_id=84187.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的出租车
浅析成都文艺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网络时代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贫困县图书馆发展刍议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