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足球阳光足球健康足球

2019-09-10本刊编辑

校园足球 2019年5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足球青少年

本刊编辑

一、具体情况

(一)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和足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位于中俄蒙三国的交界,总人口30万。满洲里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逐步形成了与俄蒙毗邻城市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伙伴式校园足球交流模式。满洲里市共有小学11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高中4所。截至目前,满洲里市共有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所,自治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所,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所,自治区级足球特色幼儿园2所。7所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成室内足球馆,市级以上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塑胶足球场基本实现全覆盖。2016年,满洲里市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校园足球工作取得了长足快速发展。

(二)足球竞赛情况

成功举办、承办多项赛事。上半年,满洲里市各学校全面开展“校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全市累计比赛场次达516场,学生足球兴趣浓厚,足球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每年的4月15日—30日,集中开展满洲里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共有28所学校6个组别的41支参赛队共计6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2017年5月12日,满洲里市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校园足球U系列联赛暨东部校园足球联盟U13男子组比赛,满洲里市U13男子代表队获得本次比赛的第六名。2017年5月24日—28日,满洲里市承办了呼伦贝尔市“市长杯”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小学组比赛,满洲里市第五小学校男队获得亚军。2017年6月12日—20日,满洲里市承办了2017年“一带一路”内蒙古国际青少年U13校园足球夏令营,来自我国、俄罗斯和蒙古国的20支代表队,42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时,举办了“一带一路”足球高峰论坛。2017年12月,中俄蒙青少年冰雪运动会在满洲里市举办,满洲里U13—U15足球队与俄罗斯、蒙古国进行了雪地足球友谊赛。2018年5月,满洲里市成功举办了中俄蒙U15足球夏令营,满洲里市U15代表队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亚军。2018年6月,满洲里市举办了第二届“新华杯”娃娃足球比赛暨首届足球啦啦操比赛。

(三)大力普及校园足球活动

满洲里市在全市所有中小学进行校园足球推广活动,以开展特色足球课程教学、市级校园足球联赛、足球夏令营、足球冬令营及区外青少年足球交流活动等形式推广和普及校园足球活动。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求每班成立男女各1支足球运动队,每队配发1个以上足球,学校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等时间开展以足球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活动,校园足球在青少年学生中形成热潮,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管理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原则,成立了满洲里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校园足球工作的统筹管理及分类指导,各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具体工作,形成了有动力、有层级、有衔接、有互动的校园足球布局和联动局面。确保到2020年校园足球管理体系运转良好,为校园足球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平台。

(五)完善校园足球训练、联赛机制

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联赛机制,开展五人制、八人制、十一人制等赛制。通过班级赛、校级赛、市级校园足球联赛等各级赛事,使联赛制度化、常态化,成为推动、普及校园足球的平台。教体结合,在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基础上增加U系列比赛(U9、U12、U13、U15、U17)。建立满洲里市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满洲里市第三小学、满洲里市第五小学、满洲里市第三中学、满洲里市第五中学、满洲里市第十二中学、满洲里市第一中学),配备高水平教练员和各种训练、活动场地及专业器材,作为校园足球活动训练、培训、集训及对外交流的基地。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组织优秀足球队员接受高层次足球训练和指导,积极培养选拔满洲里市各梯次足球人才。2018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通过当地足球协会聘请2名俄罗斯教练员和多名国内足球教练员开展校园足球训练及体育教师足球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效果良好。

(六)研究制订校园足球配套政策

积极建立校园足球人才成长渠道、经费投入、教练员引进与培养、场地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保障政策,确立了足球专项经费制度、小升初、初升高特招制度、外籍教练员聘请制度、定期足球对外交流制度,有效促进了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开展。

二、主要工作

(一)实施足球训练和比赛场地建设工程

根据校园足球场地达标标准制订场地改造计划,加大新建场地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力度,把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考核范围。

(二)实施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建设工程

全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设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引进由沈阳飞跃集团编写的《足球》教材,在全市中小学中进行推广,并聘请沈阳体育学院斯力格教授为满洲里市体育教师进行了4期足球教学及训练培训。建立校园足球社团(或俱乐部),定期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课程建设,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评比,选拔优秀校本课程并推广,逐步形成小学趣味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以“循序渐进、普及知识、培养兴趣、健康快乐”为基本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把足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納入各级各类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不断提高足球教学质量。

(三)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工程

1.积极开展课余足球训练,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竞技水平逐级提升的竞赛体系。分设小学、初中、高中3组,努力形成校校参与、层层选拔的校园足球联赛格局。探索校园足球比赛序列,不断完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2.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组建班级、年级和学校足球队、啦啦操队,做到“月月校内有比赛,人人展示有机会”。并根据联赛成绩推荐代表队参加呼伦贝尔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3.加强教体融合,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校园足球事业,经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认可的各类社会(或企业)可赞助或冠名公益性足球比赛及足球活动,支持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市校园足球联赛或公益性足球比赛及足球活动,通过各类活动激发广大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提升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

4.科学制订校园足球赛事管理规范,完善配套制度,严肃赛风赛纪,优化联赛环境。

5.利用地缘优势,创造条件鼓励交流,加强与国内外优秀校园足球队伍的交流切磋,不定期举办邀请赛,着力提高技战术水平,在交流合作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足球管理模式和技术打法。

(四)实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工程

1.借鉴国内外足球启蒙教育的先进理念,鼓励并引导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参与到校园足球启蒙教育之中,让足球成为学生时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快乐足球、阳光足球、健康足球”的理念,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倡导“团结协作、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健康成长”的校园足球文化。

2.学校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及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文化活动,积极推广“一校一球一操”活动,通过足球和啦啦操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阳光的精神面貌,组织开展了以校园足球为主题的趣味赛、对抗赛、挑战赛、足球嘉年华、“足球宝贝”等活动,在校园内外掀起了“爱足球”“踢足球”“看足球”的热潮和氛围。

3.加强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和弘扬,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和自媒体等各类载体有计划地宣传各級、各类校园足球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全社会关注校园足球的浓厚氛围。

(五)实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工程

1.依托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足球管理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校体育教师进行足球专业晋级培训并颁发相应证书,逐步实现持证参与校园足球推广工作,重点加强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项业务培训,着力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足球教学实践能力。由满洲里市教研室牵头,专门成立足球教学备课小组,每月开展2次集体备课,每月开展1次足球技能培训。

2.制订相应政策,切实解决校园足球师资不足的问题。2017年,政府公开招录6名足球专业体育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足球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3.鼓励现有的体育教师和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经过培训后兼职从事足球教学,各学校保证任教足球课程计入教师工作量。足球教师培训按相应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教师组织课外足球活动、课余足球训练、带队参加联赛记入工作量。

4.专项实施“足球教练员进校园”项目,由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通过当地足球协会聘用专业能力强、思想作风好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退役足球运动员担任兼职足球教师,开展足球训练工作。

(六)完善足球特长生招生制度

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衔接的招生、训练和竞赛制度。畅通足球特长生培养输送渠道,逐步理顺以高中学校为“龙头”的中小学“一条龙”足球梯队建设和运行机制。将获得呼伦贝尔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前4名、自治区级比赛前8名球队的优秀队员,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通过,择优录取到满洲里市优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进行下一阶段的集中学习和训练。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满洲里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校园足球工作的管理协调及分类指导,下设青少年校园足球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校园足球的日常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责配合工作,由教育部门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体育部门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指导、行业支持和相关服务。财政部门负责经费政策支持,能够按照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对校园足球经费预算做好相关审核工作,并对相关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发展和改革部门、建设部门、规划部门能够配合推进校园足球场地项目建设的有关工作。市编办、人社部门能够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做好编制内足球教师教练员提高待遇和相关人才引进工作。同时,各学校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

(二)经费保障

建立以满洲里市级财政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并做到专项经费逐年有所增长。采取灵活多样、合法规范的方式争取热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公益人士对满洲里市校园足球的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立校园足球发展基金,进一步改善满洲里市校园足球活动的条件。各学校能够合理安排在校园足球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工作量,充分考虑他们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特点和待遇,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校园足球活动中。

(三)运行保障

一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校园足球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市教育局定期组织学习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指南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标准,引导学校开展规范的足球教学、训练。研究制订了满洲里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综合评估标准,对校园足球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氛围营造、联赛工作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形成奖惩机制。

二是建立校园足球考核激励机制。将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估,每年开展“优秀校园足球教练员”“优秀校园足球工作者”“优秀校园足球校长”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校园足球安全保障体系。各学校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能力,制订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不断加强对学生校园足球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全面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政府购买校园足球运动责任保险或场地险,建立学生运动意外伤害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进一步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决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总之,经过几年的努力,满洲里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基本步入正轨,但在校园足球改革的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满洲里市将勇往直前严格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固本强基,普及与提高双轮驱动,为实现边城校园足球梦想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足球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让足球动起来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