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易物平台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019-09-10王泳铎韩朝旭

新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王泳铎 韩朝旭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没有形成稳定良好的消费习惯、且自控能力较弱的群体。学生的消费具有冲动且盲目的消费习惯,在非理性消费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为了培养大学生环保节约的习惯,解决闲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问题,本文就校园易物平台的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平台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实质性意见。

关键词:校园易物;闲置资源;平台发展

1、发展背景

我国经济体系发展异常迅速,在国家“去产能、去库存”的政策背景下,一种以物易物的经济模式正在兴起,与其它的传统电商模式区别在于:能够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无需货币交易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每年六月份毕业季的时候,针对毕业生的二手物品,基本上直接被当作垃圾扔掉,资源再利用率极低。现代的大多数学生觉得东西坏了就要换新的,为了追求时尚潮流,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时尚用品,当新鲜感一旦消失就导致了物品的闲置。

我国科技发展迅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学生的网络使用率十分普遍。从而为搭建校园易物网络平台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现在大学生的求异心理也是搭建易物平台的良好开端。再搭配稳固有效的管理经营,校园易物将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潮流。我国每年有数千万的大学生消费人群,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定数量的旧物闲置不用,但是却缺少一个能够普及至各个高校的校园易物平台来满足学生商品的交换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消费的大学生成为校园易物网络服务平台的潜在客户。校园易物是在传统网络服务中的标新立异的存在,满足大学生对便捷生活的向往。易物的思维突破了传统货币的模式,直接将产品当货币使用,省去了将产品转成现金,再用现金去购物的所有环节。

2、平台概述

校园易物平台也就是创建一个网络平台,利用现如今网络流行的方式给学生带来服务,譬如微信小程序,手机软件,网站之类。各大高校在校学生、教师为主体客户,以其所持有的闲置物品作为交换的对象,校园易物平台在当中只承担中介,既能实现线下校园内的物品的交换,也能以快递的方式实现不同校园的线上交易。用校园网络搭建一个以物易物的平台,拥有数量庞大的潜在客户,将学生手中闲置的物品变废为宝,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发展项目,也终将引起校园的潮流。这种以易换的方式作为交易手段,充分的发挥了易物的便捷性,同时只要用户提供物品的各种详细信息,利用校园易物平台提供的搜索功能就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以达到方便快捷。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也为交易提供了安全保障,使校园易物变得安全可靠。我们也希望以这种方式为大学校园创造一个健康、勤俭节约的良好环境,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平台将在校大学生作为主要客户群体,以学生的大量闲置物品作为交换对象,平台自身承担中介职能,实现大学校园内的物物交换。在校大学生没有过多资金,却又渴望于对新事物的尝试,易安平台并不需要现金交易,而是通过用户物品交换达到自身的目的,而且能够将大学城的学生联系起来,扩宽人际交往范围。平台的搭建是为了改变历来校园旧货交易摆地摊等问题,把闲置物品的低价处理升级为闲置物品的交换,取消其中的现金媒介环节,直接满足交换双方的双重需求。

校园易物平台向客户提供物品交换服务,其中的操作流程是:注册、实名认证、发布想要交换的物品及提供相关信息,寻找想要的物品则是直接搜索物品名称,然后便是线上线下交谈置换,最后线上确认置换及使用评价。校园易物平台也就是聚集所交换物品的详细信息,为客户提供线上服务主要有:信息的发布、信息的搜索、客服咨询服务、策划运行中的广告以及交换所选择的不同物流方式。

3、易物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1校园内易物市场巨大

即将毕业的学长毕业离校之前,都会举行一个“二手转卖”活动,吸引大量的学生去“淘货”。但是这种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供货方仅局限于大四的毕业学生,时间极为短暂,没有固定地点。其他人的物品需求也不一定就在短时间内快速产生,而且这种交易只支持货币交易。于是学生们需要一个稳定的物品交易互换平台,即是校园易物网络平台系统。

从世界各国来看,以网络为载体的易物平台起步很早,曾经一度受到消费人群的欢迎,但后来因为某种客观原因遭遇了低谷,金融危机的到来无疑是给这个行业重新崛起的机会。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激增,互联网行业的市场容量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好奇,更乐于接受新事物。大学生的闲置物品是一种资源浪费和空间占用。例如,一些只使用一個学期的书籍,只用了一个学期的网球拍,几乎没用过的饰品等。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无用”的东西可能是其他人最需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大学生属于高消费低收入群体,如何节省开支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所以校园易物平台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闲置物品主要以书籍和电子产品为主,而这些东西也比较受欢迎,还有电子设备和电器等闲置物品较多,相对于衣服之类的物品价值虽高,却很少有人接受。大多数学生对二手物品再利用的意识不强,忽略了物品的二次利用价值,导致资源的浪费极高。学生对于闲置物品的处理不会花太多的心思,往往都是丢弃或者闲置存放,自身易物的意识很薄弱。

3.2发展空间极具优势

网络易物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异常广阔,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规模,并没有能够统一整个易物市场的行业巨头。针对大学生的易物平台建设更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市场需求量极大,但是平台却很少。当下大学生存在的闲置物品处理方式普遍分为以下三种:通过校园捐物的慈善活动进行捐赠;将闲置物品投置于旧物回收箱;通过以闲置物品交易为主的中介服务,将闲置物品易换或者变卖,比如闲鱼网、转转网、易物网等。由于社会人群中的用户成分复杂,交易过程中的物品质量问题难以保障、旧物折算的问题难以解决,使得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增加。针对大学校园的物品易换市场,依靠不同地区的大学城的学生群体,利用线上以及线下的社交平台,增强交易双方的信任度,依托身份认证后的学生用户的诚信度可以避免此类问题。闲置物品的处理方式,通过易换、捐赠、转卖的方法实现闲置资源再利用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可以拓展开校园易物的市场。以校园内的专用网络为载体建立交易平台可以确定消费群体为大学生,交易地点限在了学校,交易时间也可由双方随时商讨决定,增强了交易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3.3易物平台的优势

平台可以开设“校园论坛”用以用户交流和社交,用户可以在论坛中设计自己的易物方式,如果平台没有用户所需要的某类商品,那么用户可以在论坛里自行寻找易物对象,更方便、灵活的进行易物活动。例如:校园比价各大电商平台某商品的价格、质量在论坛中进行用户权威性评价,有利于大学生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如果购买到商品使用后不满意,可以在平台的“校园论坛”中寻找同城、同校的交换对象,去换取需求物品。论坛的建立是为了更便于满足用户社交的乐趣。通过论坛内的话题引起众人的讨论,从而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将之转移到闲置资源再利用的话题中,从而达到易物的目的。在这里你可以和别人讨论校园的热点话题。主要的是当用户有需求时,我们将通过论坛和用户建议反馈收集信息,在平台内查找是否有符合相关需求的对象,当有闲置资源需要处理时,留下用户联系方式,寻找到合适的易物对象后,平台将第一时间联系用户,保证双方交易安全。这将是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课堂也将是校园闲置资源处理的一个窗口。

平台提倡弱中心化,针对于平台使用年限较长的用户,或者是易换物品、参与公益活动频繁的用户,我们将为用户提供平台的决策权限,这些拥有决策权限的用户将参与到平台建设的规划中,未来任何决策性计划只要通过50%以上的用户(拥有决策权限的用户)同意将会推动实施,针对于决策用户的选拔我们将不断审核和监督,检测用户是否存在恶意破坏平台稳定等行为,并建立一系列赏罚措施。

4、校园易物系统有关问题思考

4.1网站模式

平台用户将自己有意交易的闲置物品进行推广,作为资源供其他用户交换以及购买,与此相对,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将自己想要购买或者交换的物品信息挂在平台上。在网络上建造一个物品交流的场所,解决大学生对于闲置物品那已处理的问题。形成系统的闲置物品买卖及交换的运营模式。

易物平台如果能够设立各大高校的排行榜,为他们提供物质奖励或者个人荣誉,才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只有鼓励学生参与到物品易换的活动中,去养成环保节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2宣传形式

校园易物系统宣传应该抓住重点,围绕质量、安全为中心,突出其节约、交友、免费等特点,既要保证原有的客户也要发掘新的客户群体。

在校园人群出入量多得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以及在一些必经之处张贴颜色鲜明的海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达到宣传的效果。通过学生社团举办各大高校之间的易物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用户易物的生活习惯。

4.3安全问题

主要问题为网络安全以及交易安全两个方面的问题,这是平台运营的保障,也是稳定用户以及吸引更多用户的关键。

由于校园易物系统只限于在校大学生使用,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这样可降低学生受骗的机率。平台的登陆,以学生卡信息为主,保证用户个体的真实性,为交易过程提供保障。关于交易安全的问题,以定期的交易为基础,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交易场所。交易过程完全公众化、透明化,交易结束后还需要进行诚信交易互评,这样可以保证同学交易安全,以防上当受骗。

5、校园易物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5.1系统化的交易模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平台在虚拟化的交易过程中,成立一个交流社区,闲置的资源以及用户的需求将在这个社区展示,学生通过交流或者聊天的方式进行交易的谈判,网上交谈更有利于交易的达成,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5.2提高物品使用率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大学生对闲置物品交换以及买卖的意识非常薄弱,很少有人对于自己的闲置物品进行二次交易,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为大多数人对于二手物品的交易是没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物品交易的安全、质量保障,以及物流配送成本高,极大降低学生易物的积极性。毕业季的跳蚤市场活动时间过于固定。因此通过学校的合作以及支持,建立一个系统化模式化的易物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资源再利用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易物的同时也是在为资源保护、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参与感和荣誉感增强学生在校园易物平台的用户粘性,通过高校的公益排行以及物质奖励,提高学生在校园易物平台的活跃度。

5.3有利于减少部分学生学习和生活消费方面的的压力

针对于一些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学生,通过校园易物的平台,为买卖双方都能够减少损失。通过校园易物的活动,能够通过及其低廉的价格,易换到自己需求的电子商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针对学生的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等行为,物品易换能减少学生消费开支,降低非理性消费的成本。

整体而言,校園易物平台还能实现捐物、赠物、换物的多元化交易方式,满足更多学生需求,利用社交论坛实现交友的方式提高平台用户粘性。通过公益事物的捐赠活动拓展,建立各大高校易物用户排行榜,为易物活跃度高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激励学生多参与易物活动中,主要针对于培养学生的资源再利用的习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校园易物的建设不仅是引导全国学生观念转变的过程,更是在传播环保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参考文献:

[1]詹海晨杨冬春李姝霖.校园易物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及实现路径[J]. 北方经济.2012(24):2.

[2]张辉阎玮高杨帆.大学生生活资源再利用现状分析及U平台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16(1):78-82.

[3]王玉.浅议易物合同——从原始社会走来的现代交易方式[J].现代物业.2008.

[4]杨速炎.换客借助网络"复活"以物易物[J].时代金融. 2007(8): 37-38.

[5]张林东.只有想不到,没有换不到[J].上海信息化.2007(8):80-83.

[6]齐超孟伟.校园以物换物网络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开发[J].科协论坛.2011(12):66-67.

[7]杨冬春李姝霖詹海晨.以物易物网络交换平台搭建背景研究——基于大学校园市场[J].现代商业. 2012(33): 86-87.

[8]张德忠凌欣慈.大学校园以物易物网络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以桂林市七星区高校为例[J].中外交流. 2016(13):1.

[9]相丽玲吴泽.大学生校园以物易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晋中学院学报.2015(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