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陶瓷文化与校园教育

2019-09-10胡林琳

颂雅风·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陶艺瓷器陶瓷

胡林琳

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它历经千年不息的窑火淬炼,更有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留给我们的是时间沉淀后的馈赠。

相传在古代有商人将瓷器出口到欧洲,由于景德镇制作的瓷器精美无比大受欧洲人欢迎,当地商人很好奇这些瓷器来自哪里,卖瓷器的中国商人答道:“昌南”(昌南是景德镇以前的名字),外国商人音译为了“china”,于是中国就有了China这个英文名。到了宋代景德年间(1004-1007年),真宗皇帝赵恒命令昌南镇烧造御用瓷器,并把他的年号“景德”赐给昌南镇作为地名,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延用至今。

全世界优秀的陶瓷艺术家汇集在这个小城市进行交流和创作,跟许多的景漂一样,我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沉淀,并将这里的文化之火带去深圳,带到二外,希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传统文化和校园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一、成立陶艺社的文化背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堅持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而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承担起传承人类文明,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二、立项原因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作为一所市直属高中,自2010年创办以来,一直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高素质现代人为己任。什么人,才称得上有“中国情怀”?首先,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的认识,对之有择取有扬弃有传承有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学好中国的语言文字,熟悉并研究民族文化,做民族文化合格的传承者。因此,我校把传承和丰富瓷器文化作为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主要项目。

三、主要措施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各类非遗项目的发展和传承,我校一直着力于发展非遗陶瓷文化艺术教育,本人在学习中积累和掌握了墨彩描金,柴烧技法及大缸泥条盘筑技法和金缮锔瓷等多项非遗传承技能,并依托这些技能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建社团

我校一直着力于发展传统文化,自2014年开始组建陶艺社,从最开始的简单陶艺作品制作发展到今天拥有一套完善的陶瓷制作、装饰到修复的课程。

(二)培训师资

求学问道访大师,精心打造强师资。学校委派本人到景德镇学习,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墨彩描金高研班的培训,并先后师从金跃安师傅、李文跃老师等制瓷大师,并于2018年起聘请这两位大师为我校陶艺社校外指导专家。

(三)完善设施设备

我校从2014年开始逐年购置陶艺设备,现拥有拉坯机、电窑、电气混烧窑及多种专业器材,学校还为陶艺社制作开辟了专门的场所。

(四)编写教材

本人于2016年开始起撰写好课程陶艺教材,现已整理完成准备印刷出版。

(五)开设课程

自陶艺社成立以来,我们便在高一进行非遗及传统文化的宣传,并在高二开展黏土的必修模块课程,以“普遍宣传,精品社团”为模式选拔人才。非遗陶瓷课程更是本校于2014年开始筹建的以陶瓷社为契机,每周面向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让非遗传承与特色学校创建做到学生知晓率、开课率、参与率都要达到普及的程度。

学校陶艺社更是于2018年开设墨彩描金课程,并在2019年开设锔瓷金缮课程,设计在校园内建立陶瓷文化园区和能充分展示我校世界眼光与中国情怀相结合的陶瓷墙,丰富校园文化,形成一道独特的传统文化展示风景。

四、陶艺社优秀成果

(一)传统文化沁润心灵

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课程内容,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瓷器文化,懂得欣赏美、创造美、传承美,也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对祖国悠久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二)师生作品获奖多

2015年,本人带领陶艺社学生参加全国陶艺大赛,分别获教师组一等奖,学生作品获二等奖;2016年开始撰写好课程《陶艺创客人门》教材;2018年,本人作品《戊戌——鹿》在第三届China新瓷创意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三)对外交流成品牌

2019年6月,在我校与德国阿沙芬堡市的中德交流活动中,更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德国,德方的孩子开心地体验了我国传统的釉上彩工艺,校方更是将墨彩班学生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德方,墨彩描金艺术第一次从二外走了出去,走出了国门,这也正是我校“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完美诠释。

结语

回望这些年本人在学校推行陶瓷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很多时候更像是自己在完成一个梦想,虽举步维艰,但今天,显然在二外已经看到梦想之花在生根发芽了,也许未来还会艰辛,但我们的传统之花必定会在未来绽放!

作者单位: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陶艺瓷器陶瓷
趣图
中国的名牌瓷器
陶瓷艺术作品
高傲的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新闻浮世绘
陶瓷鉴赏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