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高考背景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研究探讨

2019-09-10杨杰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考试题做题基础知识

杨杰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三这一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人一生重要的转折点,无论是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对学生的高三复习抱有关注和期待。高三这短短的一年,有可能创造奇迹,亦有可能一溃千里。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教育人员,做好学生的高中复习工作也就尤为重要,干系重大,必须严肃对待。然而,时代是发展变化的,高考背景的悄然变化为我们的高中历史复习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便就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问题展开探究,以便互相交流,总结经验,将学生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字:新高考背景;高中历史;复习工作;

前言: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落实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我国发起了教育改革运动,其中高考制度的改革便是其中之一,任何伤筋动骨的改革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所带来的新的高考背景的变化无疑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新高考背景下的历史复习有着学生自主性提高,教师担子加重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寻找平衡,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等,本文便就此相关问题展开总结与研究。

一、高中历史复习的特点、要求与目标

1.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试题特点

如上文前言中所说的,教育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地推进,高考背景地变化是的高考试题特在稳中求变中发生着悄然地变动,这无疑对我们的复习工作起到了“牵牛鼻子”的作用。我们的复习规划的设定,首先应当顺应高考试题的变化,否则便会导致方向性的错误。当前的高考试题的结构上尚未有大的变动,但是过去死板孤立的各种题型相互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各个题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严格的题型设计模板被动摇,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变化特点。与此同时,题目与答案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過去的对知识本身的单一考察,变成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考察。考试内容虽依旧以历史内容为主线,但是已经走出了象牙塔,体现出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应当立足于基础性与普及性。

2.高中历史复习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尽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考背景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改,教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会变的,学生一定要对历史基础知识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只有熟练掌握知识,夯实基础,才有巩固提高的可能,当前高考竞争巨大,历史科目高手大有人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连基础知识都解决不了,想要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根本没有可能。此外,仅仅掌握基础知识还是不够的,做题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基础知识滚瓜烂熟,题目却不会做的学生也有不少,这要求学生们应该在训练与总结中提炼做题思维。

3.高中历史复习后应达到的目标

我们的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即将走上高考战场的他们应该是基本功扎实可靠,拥有相当大的习题量,有成熟的做题方法和历史学思维,具备处理新题型的经验与能力,能保证在做题时间和效率之间达到平衡,对高考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充足的体验,对高考命题方向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能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应对考试。

二、高中历史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1.做好三轮复习

三轮复习是我们许多学校的优良传统,事实证明三轮复习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效的。第一轮应当按照最初学习的先后顺序,以较快的速度理顺课本,在这个基础性阶段,教师应付出极大的努力,消除知识疑点,严格教学纪律,这以阶段虽苦,但对于其后的复习来说是一劳永逸的。二轮复习则是形成经纬线的过程,时间顺序是经,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是维,此外还要整合课本内容,依据具体情况形成模块,并建立系统科学的知识框架。三轮复习则为以做题带复习,应当在实战训练中强化知识整合,发现不足,弥补查漏。

2.复习观念的转变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主动权多数在教师手中,教师们或是出于不放心,或是对学生过于轻视,导致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硬性指标太多,这样不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不站在学生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不能准确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在加大强度的同时提高效率,新的教学改革告诉我们,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就会顾此失彼,见了芝麻丢了西瓜。提高效率就是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在仅仅突出主干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延展知识点,在思考与讨论中强化知识理解。

狂轰滥炸虽能解决问题却浪费了资源,教学过程中应当精准施策,对学生普遍性的重大问题集中讲解,对于其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安排帮扶合作等。

3.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因为压力过大,或暂时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无法正常学习,老师应当及时发现,给予解决,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同时,对于有潜力的学生,老师也应该积极引导,激励学生更上一层楼。

总结:相信经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热情配合,我们对高考改革背景的适应能力定会倍增,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邹洪英.浅议学考和选考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操作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67(3x):48-49.

[2]董知顺.基于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复习有效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6(8):70-71.

猜你喜欢

考试题做题基础知识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做题做恶心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考《不等式选讲》考什么
注重积累,大胆探究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由一道反函数题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