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小专题”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初探

2019-09-10江锐昌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

江锐昌

摘 要:学生升入高中后,由于初高中化学学科难度差异大,每个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勤奋程度等不同,造成化学学科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且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难度增大,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化学学困生由此产生。本文旨在探究如何运用“小专题”帮助高中化学学困生走出困境。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学困生;小专题

1.问题的提出

1.1高中化学学习现状

学生升入高中后,由于初高中化学学科难度差异大,每个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勤奋程度等不同,造成化学学科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且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难度增大,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化学学困生由此产生。如何引导学困生走出困境,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都要对面的难题,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一个课题。

1.2化学学困生的界定

1.2.1化学学困生的界定

目前对化学学习困难学生普遍认可的定义为:智力正常,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适应普通教育条件下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难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各类测试成绩经常处在下游的对化学学习感到困惑的一类学生[1]。

本文中研究的化学学困生有两类:一是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二是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

1.3化学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状况

化学学困生有如下特点和现状:第一,独立性较差,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第二,缺乏毅力和耐心,渴望短期内把成绩提上去。第三,没有自信心,对成绩和学习比较敏感。第四,知识的遗忘率大。

2.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2.1理论基础

2.1.1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2]。

2.1.2加涅的认知指导说

加涅主张对学生的学习必须给予充分的指导,注意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有规律的系统知识的学习等。

2.2转化策略

根据上述两个理论,结合化学学困生的学习特点,下面以我校在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时的做法为例,谈谈如何应用“小专题”引导学困生走出困境。

3.应用“小专题”引导化学学困生走出困境

3.1“小专题”的编制原则

“小专题”的定位是“小”而“专”。高中学生学业负担重,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因此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在“小专题”编制的时候,我们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必须符合本年度高考考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高考必考内容中的主干知识,在选题时锁定高考历年来的高频考点和热点题型,力求“小专题”里的每一道题都能有的放矢。

(2)必须结合学困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确立“小专题”时因材施教,大胆取舍。

3.2“小专题”的编制

在“小专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备课组成员结合高考考纲、新课标和教材,讨论确定小专题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分工合作,提前把试题挑选好,然后在每周的备课组会议上,将挑选好的试题分发给每个组员,每个组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最终将试题分层次和难易度,重新编排成最适合学困生的试题,并形成正式的印刷材料,保留电子稿,以便以后完善和使用。

结合我级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高考常见考点进行细分。如电化学可分成如下小专题:(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3)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4)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5)电解池电极反应的书写(6)电化学计算题等。

3.3“小专题”的实施策略

“小专题”训练选取周末学生的空闲时间,大约是两个小时。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有如下建议和感悟:

(1)教学形式可多样化

不同的专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多数学困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记忆混乱,在小专题训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并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以此加深学生对各物质的联系和区分;如在学习“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专题时,教师可借助模型和动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并画出一些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又如大多数学困生做计算题时速度慢、懒散,教师可采用限时训练的方法,给学生紧迫感,提升计算速度。

(2)引导学困生重视热点题型

引导学困生重视近几年高考常考或必考的题型,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这些题型不仅要在“小专题”训练中体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题型的出题思路和解决方法。学生通过积累,自己再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学困生若能在此类题中有所进步和感悟,其化学成绩将会提升不少。

(3)重视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若在“小专题”训练中不重视对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小专题”训练结束之后,其效果可能很快会消退,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很快退去。因此,教师不可全部自己包揽,较为基础的,可让学生上台讲解,这样一来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思路更加清晰,二来也给学困生带来了自信心。

(4)重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多数学困生没有归纳总结的习惯,故教师在“小专题”训练中,应当多示范如何去归纳解题方法和梳理零散的知识,这样对学困生会有一定的启发。

(5)多总结和反思,完善“小专题”

每次上完“小专题”训练课之后,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或者以作业的形式来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以此来获知自己出的题是否合适。获得反馈信息后再不断完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3.4“小专题”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小专题”的教学,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对于正在一轮复习的学困生来说,“小专题”有助于他们查缺补漏,及时巩固高一高二阶段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强化了高考的常考考点,并让他们慢慢学会了对每个专题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了他们的应试解题技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皮連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何雪玲.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钦州学院学报,2008(1):99-102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从模型建构视角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