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

2019-09-10

教育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书香图书读书

“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在一次活动中表示,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是以阅读为窗口,打破时空的局限,给孩子更高远的人生体验。如何多措并举,引领孩子走进精彩的阅读天地,为生命成长积蓄能量,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命题,亦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为孩子终生发展负责的角度出发,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阅读问题分析、阅读氛围营造、阅读体系构建、阅读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经验。我们相信,一位又一位老师的探索,一个又一个课堂的升华,一所又一所学校的努力,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改变,将让孩子们更好地享受到阅读的精彩和成长的喜悦,也必将聚沙成塔,促进全民阅读时代的加速到来。

●李玉梅:如何变“阅读”为“悦读”

让孩子快乐地学、学得快乐,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让学生受益终生。教师要致力于让孩子们从“阅读”转变为“悦读”,因为爱上阅读是让学生收获幸福的一条捷径,是谱写他们人生乐章的一段序曲,更是奏响生命旋律最嘹亮的和弦。阅读能给学生带来广阔的人文世界和浩瀚的知识海洋。只有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才能实现“丰富见识,丰实自我;改变观念,更新自我;日升境界,笑对自我”的目标,从而点燃生命昂扬向上的成长火焰。

为何“悦读”成了老大难

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除了上课之外,还有辅导班、兴趣班,好不容易放学了,还有各科作业等着他们。于是,“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这样的网络“神段”引发了很多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况下,何谈“悦读”?

从家长角度分析,一方面,家长没有给孩子树立起爱阅读的榜样,很多家长每天抱着手机不撒手,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或者过多的社交中。另一方面,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时经常“宁滥勿缺”,盲目上纲上线,给孩子定死规定、高目标。这样的家长,可以概括为“喋喋不休讲道理,牛不喝水强按头。名著名篇疯狂购,几周读完高要求”。

如何让孩子“好”读书

可采取如下措施: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陶渊明淡然超脱的读书境界,也是当下孩子们实现“悦读”的前提条件。要孩子“好”读书,家长和老师要从这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辅助选书。选书是一本学问,我们需要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提出合理建议,最终选出那些更适合他们兴趣爱好和年龄层次的读物。这里尤其要告诫家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要将孩子的需求和喜好放在第一位。

二是限量购书。书非借不可读也。在经济欠发达、物资较短缺的时代,一本书借来借去,每个人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以便下一位读者借阅。当今社会,很多人的书架上摆满了图书,但是真的全都读过了吗?也不尽然。限量购书,就是倒逼孩子将每一本书精读细读、读懂读透,不求多,但求精。

三是自由读书。很多学生被要求每看完一篇文章、一本书就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在这种情況下,读书不再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爱好,而变成被额外布置的作业,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一定要坚信量的积累自然会带来质的飞跃。

四是随意放书。书不只在书桌上、书架里,也可以在客厅,在阳台,在床边。从束之高阁到唾手可得,对于孩子们来说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促进。

五是亲子读书。亲子共读,是减轻孩子阅读压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共读中,家长可以主动示弱,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并创设书香家庭的良好氛围。

六是一起聊书。“聊”书,对象可以是家人、同学、朋友,并且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发生。这不仅能加深孩子的阅读印象,还可以让他们在“聊”的过程中,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书中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李琳:让孩子爱上阅读有妙招

阅读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项高雅的兴趣爱好,从最初的兴趣培养到形成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准,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来引领、来督促。“全民阅读”已经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于阅读的重视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教师,应当顺势而为,肩负起引领孩子阅读的重任。经过对学生阅读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学生阅读存在着“不爱读、不会读、阅读层次低、数量少、阅读指导有较多空白”等问题。可采取如下“小妙招”,让孩子爱上阅读。

一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如将班级命名为“书香中队”;在班徽设计中,非常直观地体现书香这一特点;还可设计一系列班级文化符号,如借书卡、至尊卡、天王卡,作为荣誉的象征,都具有从班级图书柜中借阅图书的功能;将班级“生日”定为4月23日世界图书日,师生共同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庆祝。

二是通过一些小策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猜你喜欢

书香图书读书
墨韵书香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墨韵书香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书香海报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