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的资源

2019-09-10石正宇

学习与科普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构错误利用

石正宇

摘 要: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的资源生成,是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运用巧妙的方法使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得到纠正,从而使课堂更高效。那么,教师应如何正确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留意我们的课堂,因为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参与,生成无处不在。动态生成让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挑战,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及时搜集、有效筛选学习活动中瞬间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走向动态生成,引向深入,推致高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谈几点感受。

一、数学课堂中学生错误资源的成因

1.学生对概念、方法的认识不清晰

概念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做题的重要依据。而学生的学习往往会朝着“死记概念,死套公式”的趋势发展。他们并没有理解概念、公式的真正内涵。

2.学生的知识建构不完善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建构不完整,往往会导致学习中出现错误。如,二年级下册的“角的初步认识”中,部分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错误。如,在“认识厘米和米”中,一根黄瓜25( ),很多学生會填“米”,这正是学生缺乏经验所导致的。

二、利用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对策探究

1.善待学生的错误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意或者无意地防止学生出现错误。当学生由于缺乏经验,产生认知偏差出现错误以后,教师不应该拒绝让学生陈述理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数学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有“容错”的气度,要善待学生的错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他们自己的错误。

2.合理利用错误,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想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爱上数学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维发展过程。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时,我主要让学生在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活动中感知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相同数位相加”的算法。在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就遇到了难题,如,“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二组习题:50+34和5+34,这组题将整十数和一位数放到前面,这给他们的计算带来了许多麻烦。为了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多一些学习机会,我请一名所谓的“差生”起来回答,她毫不犹豫地说:“50+34=84,5+34=84”。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笑声。这位学生立即涨红了脸。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说“你错了”,而是应该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使学生大胆思考。于是,我微笑着说:“咦?这两道加法算式的加数不完全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和却是相同的呢?”这个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我算错了!”

师:那么你觉得哪儿不对劲呢?

生:5+34,这个5应该加4,和是39。

师:为什么5要加4而不是加3呢?

生:5在个位上,4也在个位上。

师:哦,原来这个5表示5个一,和4个一合起来是9个一,再和3个十合起来是39。你分析得真有道理!你们觉得呢?

这时,其他学生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其实一些学困生在课堂上出差错是常见现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这些错误资源,这样不仅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还能给其他学生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3.利用学生的错误

课堂上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经验,可以预设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在学生的学习尚未发生认知偏差之前,教师可把某些错误设法显示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凭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识错和改错,预先实行控制。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教师故意设置了这样一个“陷阱”:一条路长20千米,已经修了4/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很快把这道题解答出来了,几乎都是这样答的:20×4/5=16(千米),20-16=4(千米)。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没立即下定论,只是轻轻地问:“都是这样做的吗?”回答的声音很整齐:“对。”教师说那我们再来做一道题:一条路长20千米,已经修了,还剩下多少千米?粗心的学生马上就喊了起来:“这两题一样的啊。”同时,也有学生说不一样,并且认识到第一题做错了,于是,我又和学生分析这两题的不同之处,使学生从“陷阱”中走了出来。这样,学生就同时掌握了这两种题目,经过分析,能很快找到不同之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授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应该绝对可靠,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陷阱”,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精心预设错误,筛选错误,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因势利导,变“错误”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纠错”“思错”“改错”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

[3] 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生成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4] 朱志华《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高等教育2008.6.

[5]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猜你喜欢

建构错误利用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在错误中成长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画与理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怒”与“努”
“浮”字等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