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伴随成长

2019-09-10欧阳丽芬

学习与科普 2019年6期
关键词:尊重阅读教育

欧阳丽芬

摘 要: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一本让我受用至今,并且将终生受益的书。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孩子是我们手中的一块玉,而“教育”就是我们手中的工具,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它可以将玉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而错误的方法则是一把锄头,它将让玉失去价值。这些理念都是我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习得。

关键词:爱;尊重;阅读;教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名也是本书内容的精髓,它丝毫没有在妈妈与老师间进行比较的意思,它只是在说明并强调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如何“爱”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地“爱”孩子?也许我们认为的“爱”,在孩子那却成了烦恼,却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第一:爱孩子必须要理解、认可、尊重孩子。

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再多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举个家长都比较关心的吃饭问题,家长们操碎了心,想了各种办法,可孩子就是不爱吃饭。这是因为家长把孩子吃饭当成了自己的任务,监督孩子是否按时吃饭、饭量多少当成每天必修课程。而孩子自然不愿意被逼着去完成一件被强按在他身上的“任务”,也愿意跟家长周旋,因此每到饭点就有一场战争必不可免。其实只要我们家长放下心中的执念,换种“爱”的方式,给孩子多些理解与尊重,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利,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吃还是不吃,只要家长不去在意这件事,孩子饿了自然就会去吃,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事。

当一件很平常的事被当成一件任务来完成,谁也会有抵触心理;当孩子的吃饭问题成了全家 的事,那可以折射出这个家庭的教育出了问题。再比如吃零食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在家里从不会控制想想吃零食,零食从来都是放到她能够得着的地方。我还会特意提醒她零食买来放在哪,让她要吃自己拿。只有获得充分自由空间,被尊重,被信任的孩子,才能学会自觉,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控制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

一个学会自我控制的人,对事情是非对错,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孩子也有尊严,我们要懂得维护孩子的自尊,要把孩子当成有自我独立意识的人来尊重。有时候挫折感,并不是事情本身产生的,而是周围的人,尤其是家长有意或无意间给孩子制造的。比如孩子偶尔在家里或幼儿园尿床,这是件多么正常的事,孩子本身对这件事就羞愧,可家长不是与周围的人大肆讨论,就是当众教育自己的孩子,口中心中满是责备之意,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刀疤上撒盐。为什么我们对孩子不可以多些宽容,多些理解,如果我们换种做法:给孩子换条干净舒适的裤子,轻吻他的额头,然后轻松地说,宝贝现在是不是舒服多了?此时孩子的心情会如何?

第二:爱孩子要学会做“听话”的父母。

要求孩子“听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几乎每对父母无论多么爱自己的孩子,都会向孩子提出“听话”的要求,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似乎这是理所当然的。那是否孩子也可以要求我们做听话的父母?

我觉得孩子也有这种想法,因为在与想想玩过家家游戏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应她的要求:她当医生,我当病人;她当老师,我当学生;她当妈妈,我当宝宝。我感觉得出她非常热衷于当大人的角色,享受那种发号施令的威武和有人对她惟命是从的快乐。

自从发现了她的这个小心思,在生活中我倒也愿意让自己成为“听话”的家长。去菜市场买菜,我们会征求她的意见想吃什么菜;放学回家,她要走小路,我绝不强求她走大路;她要边走边看,边走边玩,边走边聊,我也从不催促,我会一边欣赏一边感叹:我的想想又长大了…………在别人眼里,这样的“听话”类似于纵容,然而它背后的实质则是:理解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孩子在这过程中所学到的也是如何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做“听话”的父母第二层含义,则是要听懂孩子的心思,多些耐心,多去倾听。

今年开学的头一天晚上,想想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这种情况是极少的。一般睡前我们玩了游戏,或者讲了故事,到了听歌的环节,就是要准备入睡了,我还装睡了一会,她却一直尝试在叫醒我,感觉有些不对劲,便跟想想聊了会。大致内容是她不想去上幼儿园,因为白天跟她提过这学期要来个新老师到她们班上,而她不确定这个新老师会不会喜欢她,所以一直在担心着,怎么也睡不着。原来这个小家伙的心思这么细腻,我搂着想想,让她放松些说着:我家想想这么可爱、这么漂亮又这么乖,老师怎么可能不喜欢你呢?原来的余老师是不是很喜欢你?还有李老师、程老师她们也都喜欢你啊,还有幼儿园里你的好朋友们,你们都这么久没见面了,是不是很期待呢?说着,想想开心了起来,放下担忧后,愉快地睡着了。我看着她熟睡的小脸,觉得听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

开学第一个星期五放学时,我去接她,走出教室门她很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教室里长得很漂亮的老师就是胡老师,她是不是很漂亮啊?我答到:“是呀,那你喜欢胡老师吗?”‘’喜欢啊,胡老师也很喜欢我的”,小小的心灵这么容易就得到满足。

第三:爱孩子就去跟孩子一起阅读吧。

跟孩子一起阅读,一方面是陪孩子读,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另一方面是家长也要跟着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时也能提升自己,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阅读在当今时代是个热门词,基础教育特别强调阅读。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而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所以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刚开始我买了套《小棕熊的成长故事》,只是睡前跟想想一起读,让她感受小棕熊日常生活的点滴,理解小棕熊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对想想对生活进行正面引导。后来在想想要上幼儿园的前几天,我担心她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在网上买了套《爱上幼儿园》的绘本,整套书六册。本想求个心理安慰,没成想这些书在隐约中帮了想想许多忙。

有段时间,想想只让我讲《老师,我要上厕所》这一册书的内容给她听,讲完一遍,她还要再听一遍。刚开始只以为她喜欢这册书的内容,因为确实有趣,故事中的主人公朵朵,在上幼儿园时喝了许多水,想尿尿,可在游戏期间不敢告诉老师,心理十分挣扎,最后憋不住,终于鼓起勇气大声说出:老师,我要上厕所。而另外一位同学则在此时大哭起来,因为他没能像朵朵一样勇敢,把尿尿在了身上。故事中两位小朋友不同的处理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想想的心里便有了抉择。她在心里默默地告訴自己:我要向朵朵学习,向朵朵一样勇敢。因为后来我才知道她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通过阅读,想想明白了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不会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不会不知所措,不会感到不安,不会内心有挫折感。对于家长而言,也不用纠结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在保护孩子自尊,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去解决这个“麻烦”的事情。

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一定要知道如何去“爱”,一定要知道如何去完善这份“爱”,也一定要去完善自己,这样才可以向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爱。我一直觉得因为有了想想,因为当了母亲,我便有了第二次成长,想想的成长过程,亦是我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让爱的阳光伴随孩子的成长[J]. 李英琴.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2(03)

[2]让爱伴随折翼天使一起成长[N]. 张文强. 内蒙古日报(汉). 2016 (002)

猜你喜欢

尊重阅读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