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2019-09-10王晓晗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古典舞

【摘要】: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古典舞蹈。我国古典舞蹈创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其融合了很多武术以及戏曲中的元素,特别重视眼神在舞蹈中的表现力以及呼吸的配合,富有东方特有的造型和韵律美。本文主要对我国古典舞的含义以及发展历史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进行了探究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古典舞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古典舞 传统舞蹈 继承演变

一、我国古典舞的内涵和发展历程

(一)我国古典舞的内涵

在我国,古典这个词语有着非常特殊的寓意,它代表的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贯穿古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迁,各个国家和民族随着时间的流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典舞,这些古典舞吸收了很多其它舞种的优点,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文化结晶。而我国的古典舞更是不仅仅吸收了五十六个民族舞蹈的精华以及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更是根据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其中融入了现代的审美和技术,对传统的审美追求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二)我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我国古典舞同样源远流长,经历了非常久的发展演化,而我国古典舞还和戏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时间是在1950年,自那时开始我国古典舞的发展就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当时著名的古典舞作品主要有《小刀会》、《宝莲灯》等等。在当时古典舞不单单从戏曲舞蹈中脱离了出来,而且还成了之后中国“学院派”古典舞发展的基础,而我国学院派古典舞蹈更是以这两种舞蹈的形态动作特征为基础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完善,创造出了《长城》、《黄河》等新的知名古典舞蹈作品。

中国古典舞是以教学为发展前提慢慢演变形成的,到现在为止它已经成了时代发展的文化结晶。最开始的时候,古典舞对戏曲中的元素进行了全面吸收,并在当时知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帮助之下融入了其他传统舞蹈的元素,为古典舞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为古典舞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因为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更是吸取了很多芭蕾舞的元素加入到了古典舞之中,在舞蹈之中又重现增添了开、绷、直、立等元素,并且对过于传统单体的训练方式进行了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古典舞学科教学系统,古典舞的发展也变得更加的科学、正规。

二、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一)合理的对传统舞蹈元素进行取舍

传统舞蹈的发扬与振兴对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承有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对我国古典舞发展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热爱传统的人才可以学好古典舞,而发展传播古典舞的目的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所以只有做到真正的扎根到传统之中,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扬传统舞蹈。但是,古典舞在继承和演变传统舞蹈时,我们必须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传统舞蹈进行取舍,既要保证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会出现丢失,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更新,只有这样传统才可以得到最好的繼承和发扬。

(二)善于融合吸收外界的优秀元素

中国古典舞自出现至今已经有了将近七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现在依然有一些阻碍其发展的元素,主要存在着对传统的挖掘不够深入,并且把握以及认识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古典舞刚刚出现的时期,学科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连一套系统科学的教材都不具备。为了促进古典舞事业蓬勃向上的发展,必须吸收传统舞蹈的精华,并借鉴西方芭蕾舞等舞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建立独具我国特色的古典舞教学体系,从而开发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实用价值更高的舞蹈教材。

(三)追求多元化发展

经过对我国古典舞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古典舞的完整主体性体系包含了表演、教学训练、创作以及理论四部分,而这四部分里面发展最成熟的就是表演体系和教学训练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学体系也逐渐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古典舞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方向,现如今我国古典舞的学科体系主要有汉唐古典舞、敦化舞蹈以及李唐体系等为核心组成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典舞的表演与训练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全新的理论与创作体系正在形成过程中,我们国家古典舞的发展也正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从二十世纪中叶我国确定了古典舞之后,在艺术家以及相关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古典舞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更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古典舞的发展,我们必须吸收传统舞蹈的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对古典舞进行多元化的创新,这样才可以使古典舞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并开拓出古典舞自己独特的绚丽光辉,让我们的中国古典舞立于世界舞蹈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教恩浦.浅谈中国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演变[J].黄河之声,2017(19):93.

【2】祁闯.浅谈中国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6(01):92-93.

作者简介:王晓晗(1990.04),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艺术表演及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古典舞
师范院校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开展实践
气息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古典舞教学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典舞传统与现代的共识美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论“圆”在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国古典舞教学的一点体会
浅谈身韵对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