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归化的优势

2019-09-10高新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汉英译法归化

高新

【摘要】:归化是翻译策略的一种。在翻译实践中,归化是根据翻译的目的、文本特点、译者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分析归化的优势,而归化的优势对汉英翻译和读者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归化 优势

1.引言

最近几十年来,翻译中的归化问题成了国内译论的热门话题。在国内主要的翻译期刊上,论述归化的专题论文不少,而在论述其他翻译问题时涉及到的则更多。但是,大体看来多数论述似乎都没有跳出传统翻译论的视野, 将归化仍然圈定在对文本的语言学认识范畴,进行单向的规定性研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走出国门,受外来文化及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受社会哲学思潮和文艺理论批评的影响,西方就归化的讨论其视野、其研究不再停留在翻译内部如语言、语言文化、文体、风格等如何进行归化这种提供翻译技巧的规定—指导性探讨上,而是拓展到翻译外部如翻译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大文化如何发生互动的一种描述。翻译策略的运用受外部因素影响越来越大。

1.归化的释义

归化的概念最初由美籍意大利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在他的专著《译者的隐身》中提出。 韦努蒂认为归化译法采用打破目的语规范,保留原语异质成分的异化译法,借此消除文化交流的不平等,抵抗文化霸权主义。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谈到这种翻译法:“就文体或风格而论,也许会有希莱尔马柯的归化翻译法,譬如说,归化尽量汉化,尽可能让我国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外国作家走向咱们这儿来。”

2.归化译法在读者群中的优势

翻译从原语转换至目标语,终端还是目标语接受者,也就是读者。任何一部译作其首要目标不是验证某一翻译理论是否符合译文,而是要为读者提供易于消化的精神食粮,某一翻译理论的成功与否,在读者群中受欢迎的程度应是其主要指标。读者更注重是实际型文本,这一部分读者对于外来词汇 、语言结构 、文化内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例1.(1) Like a cat on bricks.

译文:像热锅上的蚂蚁。

(2) As stupid as a goose.

译文:蠢得像头猪。

上述中的两个句子都带有一些动物名称,但是西方人对于动物的看法与中国人往往大相径庭,因而三个句子都被完完全全地归化为汉语的表达,若采用异化,虽然能介绍新奇的外来文化来吸引读者,但读起来却肯定让人难以接受,无法理解。

例2.( 1) Good to the last drop.

译文: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

(2) The taste is great.

译文: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

上述例句都是食品广告语,广告语具有召唤功能。其目的就是吸引顾客的购买欲望,所以从原语到目标语中,必须要考虑到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特点,所以广告语翻译运用归化翻译更加合理,有助于吸引顾客,宣传效果更佳。

例3. (1) Justice has long arms.

译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译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上述例子证明了归化翻译更能体现汉语文化的纯正,如果用异化来翻译,那么尽管人们经过学习了解,但是译文总缺少原汁原味的汉语特色,比如“罗马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较二者,尽管“罗马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这样的异化译法 读者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如果用归化译法则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文化色彩。

2.2 归化译法在汉英翻译中的优势

中国享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历代浩海如烟的文学作品都含有深厚的东方传统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汉语言的含蓄、隐讳,讲究文字的对仗工整、用语的庄重凝练,在英中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语汇将其表达出来。虽然自改革开放后中国打开了国门,但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远远滞后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向西方翻译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异化的译法就显得力不从心。

例4.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朱自清《匆匆》)

譯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朱纯深译)

这段译文中,译者对“又是怎样地匆匆呢?”的翻译可谓运用归化译法恰到好处。该句加设问来带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具体描绘,译文选用swift,shift,such,rush这些词,通过短元音和摩擦音的集中重复,影射了“匆匆”之中的纷扰,可谓天衣无缝。如果简单地异化为“How time flies”则根本体现不了这一效果。

我们的译者不仅有责任为中国读者引入西方文化,在向西方推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上也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归化译法作为汉英翻译的一种优势手段,也应是众多译者不可轻弃的,因为它象征着国家形象。

3.结语

几世纪的归化翻译策略争执终究还得从辩证统一的角度来分析,归化的优势也突出了读者群和汉英翻译的重要性。中国正在崛起,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出,民族自信,国家软实力的强大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Loutledge, 1995.

【2】.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3】.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 从归化转向异化 [J]. 中国翻译, 2002.

猜你喜欢

汉英译法归化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王汉英的诗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从汉英差别看汉英科技翻译中主语选定的原则
在翻译实践中探讨汉英翻译理论和技巧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