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周霄:师者,要有光

2019-09-10李银云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娟语文教育

李银云

沈周霄: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教师,中学高级,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百度优课名师,苏州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获第十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高中组”二等奖,在市级以上范围开设公开课数十节,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教育初心:挣扎与犹疑

2018年3月,在完全没有料到的情形下,沈周霄被突然调到了市委办。临别时,沈周霄给孩子们写了一封长达9干多字的信。而孩子們的回礼是一只杯子,寓意一辈子,并塞上了满满一大盒子的信:“太想快快快点再见到您啦,坚持锻炼,减肥成功哦!”

还没离开,孩子们已经在期待着与沈周霄再见的时刻!

对沈周霄回归教育同样充满期待的还有他的朋友们,“你知道吗?你谈起教育时,闪闪发光诶!”于是,数月后,几经考虑,沈周霄最终决定回归教育事业:自己是市委写公文的人之一,但却是自己教育事业的唯一!

教育,存放着沈周霄的核心价值。然而,让人惊讶的是,相比此时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不移,沈周霄走上教育之路却充满挣扎与犹疑。

因为母亲是医生,沈周霄的理想职业其实是中医。没想到,母亲却以医生辛苦且风险大为由,对沈周霄极力劝阻。好在祖父母都曾为教师,家里人也都一致认为今后“科教兴国”,教师职业发展前景不错,于是便“怂恿”着沈周霄报考了师范。

2003年,沈周霄大学毕业,回到了张家港,选择了在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任教。尽管进入教师队伍,但沈周霄对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十分热爱,遥望未来也是前路茫茫。彼时,正是应试教育风行的年代,高中教师工作很苦,沈周霄早晨6点半就需要到校指导学生早读,晚上还有一星期三天从晚6点到晚9点的夜自修值班。想到自己一辈子都要过这样机械单调又压力繁重的生活,沈周霄对于自己的未来就更加迷茫了。

在工作的第二年,沈周霄决定要逃离这样的生活。2005年,沈周霄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以数分之差与之无缘。不过,这并没有“打倒”他,而是促使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考研。第二天,沈周霄就向校长递上了辞呈。本以为,过几天就会得到正式的批准回复。没想到过了一个月,辞呈又辗转回到了沈周霄的手里。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封校长语重心长的信:“教育的未来在明天,坚持下去,你属于这片沃土,你是一颗教育的好种子。我看好你!”

这句话像一双有力的大手,深深地把沈周霄摁到了教育的土里。2006年,学校决定让沈周霄第一轮教学就跟着上高三,而且是带高三两个毕业班。感恩知遇之情的沈周霄不再彷徨,开始坚定地承担起这份信任。为了备好一节课,常常查阅资料,研究到深夜;为了带好一个班,常常叫来学生,沟通、交流、谈心、叮咛;为了一分的成绩,沈周霄甚至可以反复分析数据,直到两眼发酸,为找到差距而安心。

一年,很快地过去,高考成绩揭晓时,沈周霄所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分别列年级第一第二。看到这样的结果,沈周霄心里有一点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是恍然大悟:“能给教师职业幸福的只有教师自己!”

在此之后,沈周霄又接连9年担任了高三双班教学,成为了学校公认的高三把关教师。

成长语文:“应试”“素质”双优选

成长语文,就是“为人的成长服务的语文教育”,作为成长语文的首倡者,沈周霄如此定义“成长语文”。而实施途径则是以养成学生的“思考力”为核心,通过学习言语方式、锻炼语文思维、形成世界图式、认识自我本质、构建人生理想、寻找道德标尺、追求审美品位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个性自足的自学者、自律者和自信者。

不得不说,现今,沈周霄对成长语文的定义清晰而又明确。而在此之前,他的脑中却一度充满困惑。

2008年,连续三年的高三毕业班教学成绩让沈周霄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但什么是骨干教师?难道能教出成绩的老师就是骨干教师吗?学生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他来学校还收获了什么?心灵的快乐、学科的素养、幸福的能力、爱与尊严、自由与向往……这些自己给了他们吗?

童年的沈周霄,安静而倔强。当别的男孩耍刀弄棒时,沈周霄独爱静静地看书。一年,祖父的学校改建,无处安放的书籍被带回家。在这个小小的家庭图书馆中,沈周霄走进了一个浩瀚斑斓的世界。然而,读书多来之后,沈周霄却发现自己脑海中各种读来的思想常常打起架来。

随着工作的推进,沈周霄又发现那些书上的都是别人的思想。作为教育者,自己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沈周霄不清楚;作为语文老师,教育是否等同于语文教育?什么是语文?沈周霄不清楚。沈周霄开始变之前的随意阅读为有意阅读。为了搞懂一个又一个教育难题而阅读,为了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而阅读。

大量的阅读,加上反复的实践,对于教育的模样,对于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沈周霄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渐渐地,“成长语文”的理念开始在他心中萌芽。而随之而来的,是沈周霄教育观的改变,是课堂的改变。沈周霄变得既能“应试”,也能“素质”。担任高三毕业班语文教师十届,沈周霄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均名列前茅。尽管其原所在高中只是市二流中学,但沈周霄的班上却出过市语文状元,出过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出过辩论赛最佳辩手。尤其,最近5年,沈周霄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渐臻成熟,教育理念逐渐清晰,所带学生在作文、考试、为人等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日趋明显。

学生关爱:保护“任性”

15年间,从沈周霄班上毕业的学生1000多人,其中700多人和沈周霄尚且保有联系,许多学生和他成为了真诚的朋友。

学生小娟曾说过一段话:“我15岁,会被好看的皮囊吸引,可这次我要承认有趣的灵魂是更值得欣赏的。而这种有趣的灵魂,在他的身体里根深蒂固,比起任何一种飘忽不定的好意,都别样清晰。”“有趣的灵魂”指的是沈周雷。

小娟刚分到沈周霄班上时,语数外成绩都排班级第一。然而一个月后,她的成绩垫底了!沈周霄开始找她谈话,小娟却不以为意,只是说不想学了。听到这样的话,沈周霄很想把小娟痛骂一顿,不过,他没有。沈周霄知道,小娟应该是还没有适应高中生活。于是,他选择暂且把这事搁下。

之后的一个月,沈周霄继续观察,发现小娟好多次数学和化学课上都在睡觉!怪不得,成绩掉了呢!沈周霄想把小娟拎出来,教训一顿,不过还是忍住了。

骂不能解决问题,教育的使命,是唤醒,而不是驱使。沈周霄决定更大范围地去了解下小娟学习下降的原因,这样才能提供机会,触动她,改变她。

而后,小娟妈妈的一通电话,解答了沈周霄的疑惑。“小娟,现在晚上迷恋上了弹钢琴,她说要考音乐学院,每天夜自修回家都10点了,还要弹1个多小时的琴。老师,您看她适合考音乐学院吗?”

慢慢,沈周霄了解到,钢琴是小娟的爱好,不过并没有考过什么级,也没有获奖证书,水平还是很业余的。到第二个月底,月考中,小娟又一次考砸了。这次她自己开始有些着急,那次月考分析班会上,她哭着说,没想到高中这么辛苦!

晚自习,沈周霄把她叫到走廊。“我理解你的辛苦。但,人生没有不辛苦就能享受的幸福吧。如果有,那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遮风挡雨。”

那天,沈周霄和小娟聊了很久。聊人生,聊她母亲对她的期望和焦急,聊她的困惑和不安。她一会哭,一会笑,一会倾听,一会倾诉,最后,狠狠地点了点头,“我想好好学习了!”

从那之后,小娟偶尔还是会课上打个盹,不过,学习起来还是钻劲十足的。

沈周霄又帮她联系了一些读音乐学院的学长学姐来解答她的疑惑,并找了些资料让她明白音乐学院的专业考试难度。她也渐渐明白,自己钢琴专业水平不够,还是走普通高考路线比较好,并给自己定了播音主持这个目标。

这样的关注,也让小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所有事情都把我向懂事的方向引。您却会保护我的每一点任性。”人生使命:扩延教育梦

2008年开始,命运似乎为沈周霄打开了一扇教育之门。2008、2011、2014连续三届的张家港市语文教师学科能力把握竞赛上,沈周霄都获得了一等奖;2011年不仅在学科竞赛上获奖,还斩获了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第一名;之后,沈周霄逐渐闯出县市,在大市级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近二十次的市级以上评优课、公开课、展示课让沈周霄逐渐形成了“聊课”式的教学风格。沈周霄渐渐地在市里崭露了头角,从一个学校公认的骨干教师成为了社会认可的知名教师,并顺利地取得了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的称号。

然而,命运和沈周霄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2013年,学校领导岗位的竞聘失败一下子把沈周霄打入“地狱”。加之那时候,母亲得了癌症,种种的不如意,让沈周霄喘不过气来。

一度,沈周霄从教学岗位上主动申请调到了教辅岗位。2014年,当沈周霄重新打起精神,回归课堂时,他已经变得成熟、稳重,但不圆滑世故。从那时起,沈周霄真正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教育是自己一生的使命。沈周霄决定要重新扎根课堂,重新拥抱学生。

《过客》《鉴赏家》《秋水》《两块面包》《远和近》《斑纹》……一节节大市级的公开课的成功开设,让沈周霄重新建立起了教学自信;张旭敏、严擎宇、金香莲等一个个的校级、市级语文状元在班上的诞生,让沈周霄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又有了信心;辩论社、朗诵社、诗社一个个自己所带领的学校社团,在市里面取得的佳绩,让沈周霄在教育中感受到了自由与幸福……

2016年,通过努力,沈周霄加入了张家港作协,之后又加入了苏州市作协,在一次全国性散文大赛获得金奖后,又顺利被吸纳进中国散文学会。这一年,沈周霄在《北方文学》《散文百家》《东渡》《江苏教育报》等三十余家報刊发表散文、诗歌、随笔数十篇;并经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散文集《黄昏的意义》,参与主编了教育类书籍《书卷多情美相亲》。又有幸被百度优课相中,引进为百度优课公开课的名师成员,通过百度平台,在全国范围做了一系列的散文写作讲座。并被《唐山文学》《语文知识》等推荐为封面或封页人物。

猜你喜欢

小娟语文教育
打麻将
怎么知道的
大妈的报复
捡桑叶的小女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