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理为上,叙事为次

2019-09-10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马谡分析法论据

大家都知道,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中,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议论文的血肉丰满与否,关键是看论据分析得怎么样。

议论文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揭示本质法、比较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正面推理法、引申类比法、因果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和比喻分析法等。下面我们重点学习几种论据分析法。

一、归纳揭示分析法

在列举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也就是透过论据所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本质,也叫揭示本质分析法。运用此法的关键是准确地抓住蕴涵在论据中的本质的东西。

主要步骤:①列举事例;②找其中的共同点;③归纳其本质特点(结论)。

思路:事例排比→归纳共性→揭示观点。

关键:一句话概括多个论据;用共性、实质扣住论点。

【范例】“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问,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问,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这个疑问,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的,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有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问”,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赏析】列举了牛顿、瓦特、伽利略三个事例之后,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惯常所见——产生疑问——努力探求——有所建树。这些共同点正是三个事例所包涵的必然因素。这种分析例证的内在联系,归纳其本质特征的方法,正是辩证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这样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因而这段文字的说服力很强。

二、正反对比分析法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真理。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可以将两则或多则性质相对、相反的素材,甚至是同一个人物构成对比的两个方面,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强化组合,并作纵向或横向的对照比较。在分析和阐明两者的差异之后,作者的观点就会赫然呈现,给读者极大的震撼。不过,运用此法时要注意两点:一要认真选材,不能强作对比,所选事例要有鲜明的可比性,并要确立对照点;二是恰当地选用反面人物素材入文,给读者以警醒和思索。

【范例】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

【赏析】两则材料构成对比关系。高尔基放弃了“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守住了那些啟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成为了智者;而有些人“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却“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特定情况下,对所追求的目标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一味盲目追求,可能失去更多。

三、反向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是指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较完整地引述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事例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反之,如果所举的事例是反面的,也就从正面来假设分析。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以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表述形式常为“假如不是(是)……那么……”“如果没有……怎么会……”“即使……也……”等。

【范例】开一代画风的张大千,少时临摹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能以假乱真。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毅然终止模仿生涯,以无穷的勇气创出了自己的画风,震动了画坛。如果他满足于赝品的“创作”,满足于已经过上的舒服的小日子;如果他没有更高远的艺术追求;如果他没有勇气去开拓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那么,世上就多了一位极普通的画家,少了一位彪炳画史的巨匠。

【赏析】作者陈述完事例后,以“如果”领起,假设了几种可能导致张大千成为“普通画家”的原因,而这些恰恰是前文“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一句中“此”所指代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假设分析其实是对前文内容的具体化,是对创新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的清晰表述。这样的分析才是充实的、有力的。

四、由果溯因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也叫探因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

思路:列举事例(明确结果)→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文章观点。

关键: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

【范例】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时,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都很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选自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赏析】分析原因、追本溯源时一般可从“内因”“外因”两个维度进行。作者在列举了马谡街亭失守这件事之后,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原因即观点)。分析时先用反问引出分析,将事件发生的结果和产生的原因同时对举出来,指出失败的真正原因是马谡“盲目自大,狂妄固执,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这样说理层次更明,力度更强。

五、点面推理分析法

点,指具体论据;面,指从具体论据中推引出来的一般性的、概括性的论据。即由某一些特殊典型的案例来说明所有具有相同本质的案例都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种分析说理方法。是用具体事实推陈出理论论据来阐述论点的方法。

【范例】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的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赏析】这一段文字先概括地引述几件相关事例,再由点(林则徐“虎门硝烟”和“文天祥”的具体事例,即“点”)到面(概括“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即“面”)概述事实论据,最后再展开相关的议论和评析。层次分明,分析深刻。

六、引申类比分析法

引申類比分析法,就是把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评价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为的价值、意义的大小,联系实际,突出其观点的现实意义。类比分析就是使用类比的方法,在话题之外引入一个类比物,通过对二者相似点的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引申分析法,则是由某个论据看到了某种论证方向,然后就这个方向设想出的某种结果引申出去的方法。

【范例】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选自作文《人生的“出”与“入”》)

【赏析】这段话由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的事例,引申出“一个人做人、处世或认识社会应‘出乎其外’,审察反观,这样才不会犯错”的道理。把事例引申、类比,从而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分析是沟通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就不能互相渗透、交融,说穿了,议论文的本质就是要分析说理。因此,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掌握好分析材料的方法和技艺。如能自由驾驭,灵活运用,随机取舍,定能妙笔生花。

猜你喜欢

马谡分析法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马谡失街亭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