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黄埔”父亲

2019-09-10高翔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19年7期
关键词:黄埔总队中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西省浑源中学有三位黄埔军校毕业的教师,一位是历史老师田寿城,一位是物理老师凌孟云,一位是化学老师高俊峰。高俊峰是黄埔11期生,据《黄埔军校同学录》载:高峻峰,字松岚,山西繁峙人,入学年龄22岁,北平志成高中毕业,通讯地址为山西繁峙县水兴村转龙兴村交。

近日,本刊联系到高俊峰的女儿高翔女士,高翔曾在《学缘书韵——浑源县蔡村高中(1972—1989)》中写过《我的父亲》的文章,记述过其父的生平历程,本文是她在原文的基础上增补修改而成。

父亲高俊峰(1912—1989),原名高峻峰,字松岚,1912年生于忻州市繁峙县集义庄乡龙兴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从小聪明好学,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努力预备功课,考入到北平私立志成中学读书。志成中学位于丰盛胡同5号(原河北工商厅旧址),高中三年级分文、理科,父亲学的理科,将来想要考理科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参加了“北平私立中学联合抗日雪耻会”,并致电国民党政府要求对日宣战,当时学生爱国热情很高,学生运动不断,他与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向往光明、追求进步的先进青年一样,投身到历史大变革的洪流之中。

1934年,22岁的父亲由志成高中毕业,跟随着一批北平爱国学生来到南京,考入了黄埔军校第11期,并于当年9月入伍。本期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共有学生1269人,其中一总队为正取生为700余人,二总队为预备班为600余人。父亲因考试成绩优秀,被录为正取生,编为入伍生第一团(称为“十一期一总队”)骑兵队,成为一总队骑兵队学员。父亲在校期间,校长为蒋中正,第一总队教育长为陈继承,骑兵科长为关义之,骑兵队学员共70人。1935年11月,父亲修业期满,与本期同学被分发各部队实习三个月,1936年1月升学转正为学生。在南京期间,父亲曾买过一幢二层小洋楼,可见那时父亲家里的经济状况很好。

1937年七八月間,正值父亲在黄埔军校求学期间,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和上海“八.一三事变”,中国遭受到强邻日本的入侵,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淞沪会战”打响后,中日双方迅速向上海增兵,双方鏖战日趋激烈。8月23日,日军两个师团在海空火力掩护下,在张华滨等港口登陆,国民党军队在张治中、陈诚、黄维等将领指挥下分赴各处抗击。在这样严峻的局面下,父亲所属的黄埔军校十一期一总队于8月28日在南京灵谷寺举行了毕业典礼,随即被编入教导总队(桂永清中将为总队长),开赴淞沪战场,父亲所在的十一期是黄埔军校在南京时期毕业的最后一期学生。桂永清率教导总队到达上海后,部署在苏州河防线,阻止日军强渡苏州河,战斗十分激烈,教导总队死伤惨重,后率余部撤退到南京。

12月初,日军进攻南京,父亲所在的教导总队奉令据守紫金山、天堡城、光华门等处。12月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国军队阵地,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12月12日,桂永清率教导总队残部渡过长江,转移到徐州,后经颠沛流离辗转到河南开封整休。在开封,教导总队扩编为第27军,桂永清任军长,划归第一战区程潜指挥,驻守陇海路。1938年夏,父亲所在的第27军参加“兰封会战”,15万中央军未能歼灭日军土肥原师团3万人,第27军受挫后被迫转移至洛阳,桂永清被撤职查办,胡宗南兼任军长。

在以后的岁月中,父亲所在第27军的军长几经更换,但大多数时期隶属在胡宗南军事集团麾下。1939年底,参加过晋东地区对日进行的“冬季攻势”,27军时属第二战区,军长为范汉杰;1941年5月,参加了对日进行的“晋南会战”,第27军时属第一战区;1944年4月,参加了对日进行的“豫中会战”,第27军时属第八战区,军长为周士冕;1945年6月,第27军驻河南淅川,编制作了重大调整,谢辅三任军长。父亲作战勇敢,九死一生,大约在此前后,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出色的指挥才能被破格提拔为炮兵团长,直至日寇投降。

1945年,年仅18岁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北京姑娘丁慧芳(我的母亲)与父亲相爱,俩人结合为终身伴侣,随后母亲随军当了军医。1946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整编,第27军改编为第27师,师长为王应遵,父亲所部驻防西安。此后,父亲所部拨归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挥。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所部与人民解放军作战于晋南、陕北等地,屡战屡败,建制数次被歼灭重组,这使父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认为人民拥护的解放军才是人心所向,思想逐渐向共产党靠拢。1947年,母亲在驻地西安军营生育了第一个孩子,父亲便为这个长子取名为“长安”;1949年,父亲所部在西北野战军的围剿下,撤退至陕西汉中的宁强县,母亲在驻地生育了第二个孩子,父亲便为这个次子取名为“宁强”。不久,父亲所在的部队投诚起义,接受改编,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中。从此,他以“为革命工作”作为终生事业,把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紧结合在了一起。

全国解放后,父亲回到故乡山西,凭着自己在读书时扎实的知识基础,被分配到灵邱中学当了一名化学教师,他讲课分析透彻、生动,深得学生的喜爱。在灵邱任教期间,他教的学生中,出了三个县委书记,其中曾任应县县委书记、阳泉市委秘书长的白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52年,他调到浑源中学任教,1955年第三个儿子出世,父亲欣喜地为之取名为“富强”,表达了他盼望新中国繁荣强大的愿望。1962年至1971年,父亲先后被下放到张庄村、吴城村任教。“文革”初期,由于他曾当过国民党军官,受到了极其残酷的批斗。父亲被造反派吊起来殴打,胳膊在那时候被打断过,但是,父亲很勇敢,他性格耿直,从不服软。在批斗时,造反派们喊着“打倒高俊峰”,他认清那个为首的人后,便回怼道“打倒XXX”,这样又免不了一顿毒打。造反派说父亲是国民党反动军官,递给他一把刀子,让他自杀。父亲说,你们觉得我该死,就杀了我吧,我不自杀,我是不会自杀的。我的父亲从不懦弱,他的骨子里有刚强和坚毅的一面,他是勇敢的军人。那时,尽管我刚刚10岁,但我为父亲的表现从心里感到自豪,我将他视之为英雄。

1971年至1975年,父亲又被调到蔡村中学任教,“文革”的磨难,丝毫没有改变他教书育人的初衷。课上,他千方百计为学生授课;课下,他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们释疑解惑;至今,他教过的学生对他仍然念念不忘。蔡村中学期间他教的学生中比较有名的有王华、王伟国、白永珍等人。

据他的学生李子峰回忆:“‘行如风,站如松’的化学兼体育老师高俊峰,教我们时他已年过花甲。他身材高大瘦弱,但精神矍铄,双目奕奕神采。据说他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的亲信,任坦克团上校。他喊操时的声音,站如松、坐如钟的挺拔形象,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军人。而更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他化学实验的娴熟操作和演示,让我们大饱眼福,耳目一新。在蔡中,我第一次观察高俊峰老师给我们演示镁在氧气中燃烧,明白了‘化学变化’的意义。科学是什么?始于高老师。”

据另外一位学生田雨莲回忆:“那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教育教学还不像现在这么正规,化学老师高俊峰是黄埔军官出身,笔挺的站在讲台上,边讲内容,一边做实验,先补习了初中的,又讲解了高中的课程。记得高老师讲过化学元素要数钾、钠性活泼。有一次高老师让我在实验室整理仪器,我偷偷地从一大块钠上切下高粱颗大的一小块,跑到井台上打了水,用自己的饭碗放好钠,倒进水。那一小块钠在水碗中高速运转,发出沙沙的响声,他的教学增强了我对化学的兴趣。”

1976年,母亲连惊带吓,身染重病,仅仅49岁就英年病逝,父亲遭受如此打击,他的痛苦可想而知。就是這样,父亲也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他觉得:“人生的顺境或逆境,从来都是相对的;经历磨难,往往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父亲这个人,面对挫折淡定从容,从不自怨自艾,对待别人只记好处,从不记恨,因工作出色,父亲于1975年又调回浑源中学任教。他不仅化学课讲得好,他的化学实验更使他赢得了校领导和学生的好评。他通过化学实验,在校办工厂为学生造酒,发明化学“电”,解决了学生们的照明困难。

父亲是行旅出身,身体一向很棒,人们说他“有功夫”。在浑源中学当老师时,有一次住的房子漏雨,他在睡觉时就在肚子上放了个脸盆接雨水,身体保持着一个姿势不动,天亮后脸盆的水就接满了,但没有水洒在地上。师生们知道这件事情后,都觉得父亲很神奇。

1976年,父亲由浑源中学退休。记得父亲退休后,他在闲聊时常对我说起南京的家,说南京有幢二层楼,后来房子被没收了,但房产证一直保存在他的手里。“文革”时,家里人怕受连累,就把房产证、照片以及解放前和父亲有关的资料,全部付之一炬,烧掉了。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太空棉被子,就像个睡袋一样,身体钻进去后拉上拉链,只露出颗头来呼吸空气,调皮的我常钻进去玩,那是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记得还有一双马靴,也是父亲在部队时穿过的,当然这些物品现在早已不在了。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他退而不休,还一直在浑源中学奉献余热,直到1989年12月6日因病逝世。

父亲生前很少谈他的往事,对于以前的历史守口如瓶,但有一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大约在1988年,父亲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随信寄来4000美元,当时1美元能换人民币8.2元,我们将美元换成人民币后,父亲笑着对我们说了一些往事,非常高兴。据父亲说,寄信人名叫高崇山(1914—2007),和父亲是繁峙县集义庄乡龙兴村的同乡,也是比父亲小两辈的亲戚,父亲是黄埔11期生,他是黄埔13期生。高崇山在南京的黄埔军校工兵科第二队读书时,因家庭困难拿不出钱而处于辍学的边缘,父亲曾资助过他几根金条,帮助他完成了学业。高崇山在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发在国民党军队当军官,1949年随军迁台,曾任台湾陆军军官学校参谋主任,后移居美国。高崇山是个不忘旧情的人,他身在海外,但一直在打听着父亲的下落,得到父亲确切的通讯地址后,便写信并寄美元过来。父亲对我说,高崇山虽比他仅小两岁,但是辈份小,应该叫我为姑姑,还叮嘱我写了回信,那是1989年的事了。回想父亲这一生,他努力追随与适应着他所处的风云际会的时代,但是行走得并不平坦。

我们家里兄弟姊妹五人,我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亲对我们几个兄妹十分疼爱,与所有做父母的一样,他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观念,但他鼓励我们进步,又不强求达到什么目标,对子女的职业选择都很尊重。

我叫高翔,出生于1959年,是家中的长女,当时父亲已经48岁了,老来得女,对我宠爱有加。1976年底,浑源县教师应征工作开始后,我想去应征,便跑到父亲跟前诉说这个想法,他很赞同我的想法并给予了支持。于是,经过体检、考核,不满17岁的我就加入到了教师的队伍中。父亲千叮咛万嘱咐,鼓励我好好工作,磨练自己,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工作认真,积极努力,任教30多年来,多次被市县教育部门评为“教学能手”“模范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相信父亲如果地下有知,也会为我今天的荣誉而高兴。

猜你喜欢

黄埔总队中学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2016年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环保警察
2016年1—8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