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来信

2019-09-10

中国工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父辈工人杂志

职工的舞台

在年初的一堆报刊中翻到了《中国工人》杂志,打开杂志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其中,杂志的副刊“我们”让我感觉很是亲切受用,从中既能借鉴优秀单位的创新案例,也能了解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权益,还能欣赏一线工人的作品。每期的“专栏”文章旗帜鲜明地站在职工的角度,看完后既长知识也很提气。

每一期《中国工人》都很用心,都是在关注我们一线职工群体,内容充满着正能量也跳跃着思考的理性,衷心希望杂志能继续保持这种态度,让更多职工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风采,找到归属。

——贵州读者 黄华

工人君:谢谢,我们会一直保持这种态度,传播正能量和理性的思考哟~

感谢编辑的欣赏

杂志2/3月合刊发表了我的小诗——《致电力工人》。这首小诗是我的旧稿,作于公交车上,存在手机便签里。说来惭愧,它是我两年前的产物,属于应征作品,投出去悄无声息。后来在市里的图书馆遇见《中国工人》杂志,心想:要不再拿它碰碰运气?

接到用稿通知是在2月18日下午。电话里传来编辑的柔,声细语,位于湖北十堰的我既欢喜又感动。挂断电话,怀着愉快的心情,更新了朋友圈,累计获得20多人点赞祝贺。从此,心里便有了美好的期待。实不相瞒,我的诗龄不短,起于高中,现在还写,可成绩甚微。夏夜灯前独坐,我扪心自问,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呢?主要因素是,承蒙各位编辑的欣赏和鼓励。在此向《中国工人》致谢,追梦人往前跑,我会继续努力!

——湖北读者 黄林

工人君:加油向前跑吧,我们都是追梦人!

知心难得

记得父亲在湛江疗养时给我写过一封信。他在信里殷殷嘱托我要好好工作,热爱岗位。当时我才刚工作不久,一切于我是崭新和陌生的。父辈们为了原油的稳产高产,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如今,作为一个油二代,我又继续回到熟悉的荒原小路,踩着父辈的脚印前行着。

父亲离开我七年了,但他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激勵着我,赋予了我属于工人阶级的坚韧和质朴。古人云:中国之君子明于知礼仪,而陋于知人心。我觉得《中国工人》作为我们工人自己的杂志,是“知人心”的,她了解工人的心,想工人阶级所想,用求实、求真的踏实作风,找准了自己的发力点。每当看到杂志报道的那些工匠劳模,我仿佛又看到了老一辈石油人的影子,看到了我的父辈们,看到了我们万千工人阶级的臂膀。

——山东读者 朱蜀英

工人君:“一个刊物既已办起来,就要当做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是1940年,杂志在延安二次创刊时,毛泽东写给杂志发刊词中的一句话。牢记这份嘱托,倾听工人的心声,方可不辜负这本杂志的初心与使命。

1924-2019

《中国工人》创刊95周年回眸

1928年,已经停刊3年多的《中国工人》杂志复刊,此时正值国民党背叛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宣传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文字都在严格查禁之列。为了躲避国民党当局的检查,这一阶段出版的8期《中国工人》杂志,后4期都没有暴露《中国工人》的刊名。其中,第5期和第6期的封面是“漫画集”,第7期的封面是“红拂夜奔”(言情小说),第8期的封面是“爱的丛书”。

愿你变得更好

多年前,我还在企业工作时,接触到了《中国工人》杂志。当时,感觉跟其他系统和专业类的刊物没有多大差异,无外乎脸谱化的封面,格式化的正文,再有就是不免硬朗的行文。今年,偶然在同事的办公桌上瞥了一眼久违了的《中国工人》,不禁被她个性的风貌吸引,随即“客气”地据为已有,返回到自已桌前,好一通端详和凝神。

这本杂志变得有范儿了——封面的构图、色调,契合了当期的主题意旨;变得有料了一主题的策划、呈现,跟进了当下的热点;变得有神了一栏目的设置、勾画,亲和了当代工人的心声。每期杂志对主题策划的开放式开掘与探求,使得视野的呈现上更加立体,围绕工人的喜好所采取的丰富多元的内容设定,使相对有限的文字变得更富有张力,也更具可读性。我喜欢这样的《中国工人》杂志,同时更希望她能够变得更美、更丰富、更耐读!

——辽宁读者 任东升

工人君:感谢老读者的夸奖和信赖,杂志从2018年起全面改版,这个过程虽然花了不少心血,但看到大家的认可,一切都值得了。

猜你喜欢

父辈工人杂志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杂志收纳碗
尊敬父辈
两只小猫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