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风波>:苏轼与黄州——<苏东坡传>导读》教学设计

2019-09-10樊宝玲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樊宝玲

教材分析:《定风波》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作品。在学习了《念奴娇》,领悟了苏轼借古人、古迹来浇胸中块垒之后,再看《定风波》,词人面对人生风雨泰然处之的态度便很好理解了。

黄州既是苏轼生命的转折点,亦是其文才的爆发点,更是其心境的沉淀之地。在这里,苏轼实现了精神突围,“苏轼”成为了“苏东坡”。本课通过学习《定风波》,连缀《念奴娇》《卜算子》和《东坡》,以此窥探黄州期间苏轼心境的转变,从而进入对《苏东坡传》的整体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命题,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研究不同文本的整本书阅读值得探究。本课希望引导学生学会传记文体的阅读,找到解读传主精神品质的抓手。

学情分析:在必修一至必修三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许多首古典及现代诗歌作品,对于诗歌的鉴赏方法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

《苏东坡传》的整本书阅读粗读业已结束,但是读人物传记,要深入文本,从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当中去分析传主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素养,这才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①赏析苏轼形象;②体会双关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含义;③结合《苏东坡传》,体会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路历程。

教学重点:结合《苏东坡传》,体会苏轼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体会本词中双关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含义。

教学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梳理探究法。

一、导入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风波》就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作品。

二、自学小序

1.默读小序,口头翻译。小序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作者写作本词的背景。

2.小序当中哪些句子令你很有感触?有何感触?

明确:“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苏轼笑对风雨的乐观洒脱。

三、体会情感,分析形象

1.从这首词中看出词人怎样的形象?从何看出?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等句,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本词中有哪些一语双关的句子?如何理解其双关意义?

明确:“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全词点睛之笔,语含双关,“萧瑟处”指刚才遇雨之地,也指人生危难之境。“风雨”和“晴”既指自然现象,也指人生中的艰难苦难的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

人生有顺逆成败荣辱福祸。苏轼把喜乐哀愁不放在心上,表现了他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四、《苏东坡传》“老练”部分的精读。

1.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苏东坡传》中黄州部分内容,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坡》《定风波》四首作品写作时间排个顺序,说说你如此排序的理由。

明确:《卜算子》:1080年冬——《定风波》:1082年春——《念奴娇》:1082年秋——《东坡》1083年。

《卜算子》时他初到黄州,不愿随便拣根寒枝歇下自己的灵魂,只得寂寞地落到寒冷的沙洲。“拣尽寒枝不肯栖”句则是他面对小人的诽谤决不妥协不迂回的内心剖白。

《定风波》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包括《赤壁赋》,是苏轼消解苦难的重要阶段。在黄州安顿下来,他便开始将心灵放置于大自然中,放置在清风明月大地山水之间。《赤壁赋》中曾说:“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的无私、宽广、沉静,洗去了人生的喧闹,诗人从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和内心的寂寞中反省自己,他渐渐回归于清纯与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

《东坡》是在黄州末期所写,平和洗练,情感宁静从容,显现出一种圆融通达。

2.归纳苏轼在黄州期间心态的变化。

苏轼到黄州一共四年零三个月,他经历了“清冷孤寂”——“自我开释”——“不断消解”——“平静圆融”的过程。

3.结合《苏东坡传》中黄州部分内容,谈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苏轼发生这样的心态变化。

东坡在黄州,读老庄、读《易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儒、道、禅几种精神力量在他内心纠结矛盾冲突。

同时与农人、渔夫樵夫、僧道结交,他种田、酿酒、打鱼、烧菜,在田野乡间、在世俗生活、在清风明月中满满开释自己,消解痛苦。他以旷者的胸怀,达人的修养,哲人的睿智来对待逆境中的苦难生活。

佛家走向内心而否定人生,儒家走向社会而忽视人生,道家走向自然而简化人生。苏轼将佛教的走向内心当作探索人生的手段,淡化客观环境的困窘,把道家地走向自然作为丰富人生的契机,而始终将儒家的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哲学作为自己人生观的核心,批判改造吸收了佛老齐荣辱,忘得失,达生达观,不执一时得失,对贫富、贵贱、荣辱漠然视之,对人生所受的打击泰然处之,消解了生活给他的坎坷与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他的心态逐渐平和。

从抑愤到平和,他实现了精神的突围,实现了文学的突围,从“苏轼”到“苏东坡”这是人类跨时代的伟大转变!

从繁华跌入低谷,从恣意走向深远,从世俗文豪化身自然之友、百姓之友。

就像珠蚌的身体里不幸包括了砂砾,他便用自己的肉体、用时间将这砂砾打磨,最终磨砺成一颗饱满圆润的珍珠。你能看到珍珠的美好,却不知这过程中他吞咽了多少血与泪、悲与痛。

五、教師小结

黄州时期佳处迟留的顿悟,使苏轼独特的旷达人格初步形成,我们看到了一个回归与清纯空灵,像玉一样光洁温润,但不刺眼;像茶一样香满人间却不炫耀;像轻风一样为人送爽却不声张,做到既有换人生,又热爱生命,既严肃执著,又豁达乐观的无处不超然的东坡居士。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定风波》《卜算子》《东坡》。

2.写一篇题为“苏轼与黄州”的小随笔。

猜你喜欢

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念奴娇
定风波·清明回家偶感
定风波·人生岂能任蹉跎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定风波·雨中银杏叶
卜算子·惜缘
屈炳水
卜算子·寄远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卜算子·家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