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子》中的音乐审美观的当代意义

2019-09-10石家萌

锦绣·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当代意义老子

石家萌

摘 要:《老子》内容丰富,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规律、为人处世等多方面都有论述。全书八十一章论述音乐只有四章,本文主要从《二章》“音声相和”来分析,随着社会发展新时代具有的音乐审美的意义。

关键词:《老子》;音乐审美观;当代意义

引言

本文对《老子》进行时代意义进行浅析,《老子》一书有深刻的思想研究其思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承古鉴今,给当代审美观提供参考。徐复观先生在其《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老子之“道”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对于我们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老子》“音声相和”这个命题来浅析音乐审美观的当代意义。

《老子》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的积淀依然是一部优秀的文化典籍,其内容博大精深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对于现在的我们同样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老子》第二章“音声相和”即音与声相互和谐,“音”是指八音,“声”是指五声,体现了人类对美的意识的认识和思考,认为美在乐器的材料同时“音声相和”命题也揭示了音乐调式内在结构的关系。从音乐实践上看,“音和声”之间的矛盾有:六律、五声、八音之间的矛盾;不同类的乐器有不同的矛盾;大和小不同的一类乐器之间的矛盾;乐器演奏和人声歌唱的矛盾;唱与和之间的矛盾;音乐表达的哀和乐情感表达之间的矛盾;演奏乐音时的行进与休止等等。“音声相和”命题显示出了“音声”作为音乐构成材料的地位,肯定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和声音的艺术。“音”与“声”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不同的“音”、“声”组合在一起,构成相互和谐关系的声音才能有“美”的音乐。其中既有“音”与“声”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又有趋于“和”的听觉审美标准。“和”既不是过高也不是过低,用形而上学“赋”的方法解释凡是过犹不及皆非“和”。“和”追求“道”的法则,自然无为。

《老子》倡导自然,以自然为美,以“音声相和”否定了先秦儒家的礼乐的有声之乐“五声令人耳聋”,主张“道”的精神,主张淡和审美观把审美由和谐向淡和发展。《老子》认为自然就是符合“道”的的精神,自然乐论就是符合“道”的音乐。从“道”出发去创造欣赏音乐,使音乐的重心更加注重人的本身具有一定人本精神。“道”的审美是“大美”又体现在崇高美,“道”是万物的本源,宇宙的本源是“道”生万物,万物之道归“道”循环往复,认为“道”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是永远存在的。“道”是在追求“大美”。“德”是对道的补充,体现的思想是加强了对人的关注,看待人性,看待自然是在无为状态下人在社会中的特性。“德又有“善”来补充,“善”是体现对个人修养的问题上。《老子》一书就“道”而言音乐,在当代是是崇尚自然,追求理性、自由、博爱的音乐,就个人而言,在欣赏和追求音乐的一个维度。《老子》一书体现的音乐思想离不开特定的时代,我们即要了解原意,又要深度挖掘其衍生意。

《老子》一书有深刻的思想,研究其思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承古鉴今,给当代审美观提供参考。笔者认为对《老子》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老子》,吸收和发扬优秀精华成分,更好地挖掘《老子》音乐审美的当代意义。所以任何道德、价值都因有其特定的历史社会形态属性所以我们要创造性转化,要让文化跟随时代的脚步一同前进,将《老子》既要以历史文化的角度更要以文化创新發展的角度,将《老子》中审美观与当代审美观养成相结合,建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角看待主流文化的审美视角,加快建立大国文化应有的自信和实力。

就整体审美观,有利于增强我们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古代文化生活的了解和审美思想的浅层把握,有利于增强传统文化认知审美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当代审美观养成的实效性。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有力的支柱是我们价值审美一部分在当代。《老子》一书作为传统文化的典籍,充实了我们对美的理念的理论,增强了我们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审美观养成的针对性,提高了我们对于当代审美的实效性和构建以中华文化为基准的审美品质和美观的提高,有助于我们坚定传统文化自信。《老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对《老子》一书进行探究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价值的时代意义。

结束

《老子》中音乐审美思想是以“道”论音乐,符合自然解放自然,从“道”出发去创造欣赏音乐,使音乐的重心更加注重人的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本精神。更加真实表达,更加表达人的真实性,更加关注人本身。就“道”而言音乐,在当代是是崇尚自然,追求理性、自由、博爱的音乐,是就个人而言,在欣赏和追求音乐的一个维度,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思想看待主流音乐。同时加强我们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认知,从中国音乐学的角度看待西方音乐,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新中国的音乐认知系统。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角度审视看中国文化,汲历史的养分,理解中国古代《老子》“道”的审美观,增强民族文化审美观,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入贯彻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够使我们增加文化自信,这是相辅相成的。《老子》的当代意义给了我们以“道”释义的审美观,其审美不仅在音乐是符合“道”的也是自然的。总的来说《老子》一书不仅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当今也有时代意义给予我们很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田思颖.论《老子》音乐美学思想[J].北方音乐,2014(07):181.

[2]朱晓鹏.道法自然——论老子自然主义的审美理想[J].商丘师专学报,2000(01):18-22.

[3]井华,李传高.谈老子的音乐审美观[J].管子学刊,2001(04):51-53.

[4]陈艳.略论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144-146.

[5]钟向阳.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范畴——“中”之解读[J].北极光,2019(01):62-65.

猜你喜欢

当代意义老子
漫画
漫画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智者老子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从中医药文化看中医药的普世价值
邓小平“北方谈话”及其当代意义再审视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