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富养自己,就是对子女最大的照顾

2019-09-10王菁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老伯阿婆子女

王菁

最近的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96位老人的日常支出中,30.74%花在日用上,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这可能是大多数中国老人的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

积蓄全给了儿子,自己家连卫生间都没有

“离婚到现在30年,我全是为儿子活的。”68岁的潘老伯忆起往事,眼中不禁泛出泪花。因为离了婚,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潘老伯一直觉得有愧于儿子,所以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可能满足儿子的愿望。退休后,潘老伯继续给一家公司打工,工资和养老金基本都贴给了儿子,用于买房、买车以及日常开销。前年儿子再婚,潘老伯把自己居住的一居室旧房卖了贴补儿子,自己租房住。他的哥哥姐姐看他居无定所,实在可怜,就把母亲留下的一间老房子给他居住。虽然没有单独的卫生设施,但总算有了个固定的居所。

潘老伯搬家后,花了几个晚上才想通:为儿子付出了那么多,儿子却像长不大似的一直赖着自己,该到放手的时候了。他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添置了些新家电和家具,好让自己住得舒服一点。他还辞去了厨师的工作,空闲时间走亲访友,不久前还报名参加了去云南的旅游团。虽然养老金不高,但如果全花在自己身上,潘老伯觉得绰绰有余。他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接下来,他准备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枉辛苦这一辈子。

二级心理咨询师季霞说,很多老人认为“子女好,自己才好”,因此把金钱和精力都尽可能地投给了子女,结果却适得其反。其实,对老人而言,富养自己才是不给子女添麻烦。富養自己,掌握自己与子女之间关系的度,在自己有闲钱、有余力的前提下再考虑帮衬子女,也是培养子女责任感与担当的一种途径。

老人懂得善待自己,是个人和家庭之福

72岁的吴老师夫妇存了100多万元,每月退休金也有近2万元,但他们总想着给子女多留些钱。虽然子女再三表示他们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老人平时还是非常节省。吴老师有风湿性关节炎,发作起来连上楼都很困难。子女早就劝他们把现在的房子换成电梯房,可他们总舍不得。两个月前,吴老师摔了一跤,虽然没有骨折,但每次换药、理疗都得子女背上背下,有时子女还要请假陪同。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吴老师总算同意把钱拿出来去换电梯房了。

74岁的刘阿婆两个女儿家庭条件都不错,对她也很孝顺。但可能是刘阿婆以前节省惯了,总喜欢把时间、精力花在淘便宜货上。每次超市有限量的特价商品卖,她总是不惜排几次队也一定要买到。一次在超市买优惠的鸡蛋时,刘阿婆被人一挤,摔倒在地,不省人事,被立即送往医院。她的同伴通知了家属,两个女儿赶紧请假赶到医院。幸好没有大碍,只需要留院观察一晚,可小女儿当天的培训考试还是错过了,只得再等下一次机会。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子孙如果比我优秀,那就没有必要给他留钱,贤能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没我能干,那我留给他钱也没用,愚笨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会增加他的过失。这话说得精辟透彻,值得老人们学习借鉴。

富养身心并不是追求生活奢侈豪华

很多老人认为“富养”首先得有钱,没钱,说什么都是空话。其实,真正的富养并非是过奢侈的生活,而是尽可能在物质上善待自己,同时给自己富足的精神生活。

80多岁的沈老伯每天都过得精彩有趣。他喜欢做风筝,别人丢弃的竹片、宣传彩页、塑料布,都是他做风筝的好材料。看着自己变废为宝完成的作品高高飞上天,他心里特别高兴。他喜欢做木工,在家里配置了车床,做了无数的刨子、拐杖送给有需要的人。他喜欢种花,一些奄奄一息的花木经他调养,总能起死回生。大晚上的,他还在微信群里给朋友直播他的“昙花一现”。他也乐于享受小辈对他的孝顺,大籽虾、樱桃等时鲜美味,他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荔浦糖芋头、粽子、香椿炒鸡蛋等,想吃什么自己买、自己做,不亏待自己。他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富养”着自己。

从一些懂得富养自己的老人中,记者梳理出了富养的5件“奢侈品”:

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要把孩子宠成“老小孩”,一辈子依赖你。

自娱自乐的兴趣。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晚年生活会精彩很多。

舍得花钱的心。买心仪的东西,多出门旅游,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偶尔奢侈一下也无妨。生活的仪式感会令日子更有趣。

懂自己的朋友。结交一些趣味相投的朋友,日子才不孤单。

常在心间的健康意识。每年定期体检。把小毛病拖大了,才是给子女添麻烦。

猜你喜欢

老伯阿婆子女
准时到达
Tomb-sweeping Day
阿婆
付药费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阿婆的汤勺
心疼阿婆
教育子女陋习
看!阿婆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