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第一节美术课

2019-09-10陈超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的美术

陈超

我喜欢美术。我喜爱美丽的图案和绚丽的颜色,具象的写实与抽象的含义;喜欢古典的唯美或者现代的狂放,写意画磅礴恢宏的气势;也喜欢工笔画或浓或淡的细腻。我痴迷破解线条的神秘和追逐光影的变幻;我羡慕画家那高超的技巧和不凡的气质;我梦想成为其中一员。终于,梦想照进现实,我成为一名美术教师。

一、案例描述

我的第一节美术课,是五年级X班上午第四节课。至今令人回味。

面对同学们的各种目光,我饱含激情地开始了我的课:“同学们,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是大家的美术老师。今天是大家本学期第一节美术课,我希望我们能上好这节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因我而喜欢美术,也许艺术家就会在我们班诞生!”话毕,学生们果然有所触动,像一群小鸭子伸长了脖子,等我传递艺术的精神食粮。

这场景使我瞬间增强了信心,我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急于动手画,先聊聊什么是美术。”

有的同学说:“美术就是画画。”我说:“绘画仅仅是基础,通过绘画培养如何审美,从而激发大家的艺术修养,用双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自己的绘画技巧,向大家展示你发现的美。”这时,我发现学生们一律标准坐姿,保持着一种难得而宁静的美,那求知若渴的眼神,让我提升了心气,霎时更加自信。

这时,一位女生举手问道:“老师,您刚才讲的就是书上说的审美观吗?”

“对,”我说,“如果仅仅是画得像,那只是一名画匠,而更高的境界是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习惯、取向或者说是一种境界。也可以说是先掌握基础,从而学会发现,最终对美有独特的视角、观念和态度。美术课就是要教会大家用你们漂亮的眼睛去发现身边一切美的东西。”至此,同学们的眼神有了微妙的变化。我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眼神充满了一种对美的好奇心。那正是我最想看到的求知欲望。

这时,我已经完全没有了初次上课的紧张与纠结,接着讲:“但是仅仅用眼睛去看未必真实,未必能让你理解美的真谛,例如: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堪称完美,但我们模仿他的姿势时,却发现非常别扭,也很容易失去平衡,而进一步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再去欣赏才有境界。”

说到这里,同学们有的开始悄悄议论起来,我没有制止,因为他们传递给我的是会心的微笑。

我接着说:“美与丑,需要学习对美的认知、懂得对美的思考,有些美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孩子眼中的妈妈是最美的,妈妈眼中的孩子是最完美的。一个衣着漂亮、相貌可爱的同学,却满口脏话、闯红灯或者不爱护公物,你还认为他美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不美。”我接着问:“那么一个普通劳动者,服装、长相都很普通,但却专心致志地工作,这种劳动者的奉献精神美吗?”同学们再次大声回答:“美。”

火候刚好,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上“掌握”“尝试”。有的同学开始面面相觑,这时我会心地笑了:“‘尝试’是我们美术课的一个主题,比如你要去画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可以用素描、速写、水彩、水粉、国画、油画或者雕塑来表现,用不同的技巧、方法和材料去创作,都会有不同的美。”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噢”,似乎瞬间领悟一般。我继续举例:“我们看一下《教堂》这幅画。我们知道,教堂的墙壁是白色,没有光线或微弱的灯光会让它呈现暗蓝色。当打开白炽灯,它是白色。如果是有色的光,它可能是紫色、金色,也可能是黄色。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随着光线、天气乃至心情的变化,都会让你有不同的感受。”此时,同学们又小声地议论了一会,有的甚至拿出笔跃跃欲试了。

突然,一位同学大声问道:“老师,现在大家都用手机、数码相机拍照片,干吗还要我们动手画呢?”这可是我始料不及的,还好我早做了准备。我说:“绘画的作用不是重复客观已有的东西,而是通过绘画学会艺术地再创造啊!简单地说,相机可以捕捉到美的瞬间,但你想要创作一幅理想的美术作品,又如何去实现呢?”同学们又纷纷议论起来,我接着说道:“刚才这位同学勤思考、敢提问是好事,但没举手征得老師同意就发言,这样的行为‘美’还是‘丑’呢?”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大家善意的笑声。

快下课了,我对同学们说:“今天老师讲了很多‘美’与‘丑’的话题,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讲,勇于提问、善于思考,老师好开心,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发现身边的‘美’好吗?”全班同学整齐而又响亮地喊道:“好”。然后,就像脱缰的野马离开教室。

二、案例评析

我认为最理想的美术课,就是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灵魂的碰撞,发挥专业特长,张扬人格魅力,不在枯燥的过程中机械地复制与训练,真正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感受美术课堂的独特意境,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断激发一个个小脑袋里的艺术细胞,裂变一般地迸发,让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其一,教师教育教学有亲和力,充满传授知识的激情,善于掌控教课节奏,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过程有层次、有节奏、有魅力,还有耐心。

其二,教学设计符合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过程能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且恰到好处,知识传授、情感体验、过程和方法有机结合,定位准确。让学生不仅有了较深刻的美感体验,而且内心得到了真正愉悦。

其三,课堂气氛热烈,使得学生思维集中,反应敏捷。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产生亲近感,为以后教学打下了良好情感基础。

当然,用新课标要求的双边活动来考量,这节课也有不足,那就是课堂的主角仍然是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彰显。

三、案例感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研究始终是上好课的前提,掌握科学教学方法理论并充分实践是基础,教学理念的提升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水平。要使自己的教学有特色、有魅力,多互动而不纷乱,系统化而不零散,课前一定要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做好预案、合理运用,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一堂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才能把孩子们带进知识的殿堂,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的美术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篇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术课
找蜡笔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