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爷爷”的回乡助学情

2019-09-10

华声文萃 2019年2期
关键词:助学柳树资助

坎坷的人生

1930年3月,曾祥来出生在湖南辰溪洞潭村一个普通农家。10岁时,父死母嫁,他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磨难。

1949年,19岁的曾祥来随国民党部队退到了台湾澎湖。后来,他与一位本地姑娘喜结连理,组建了幸福的家庭,1980年退役。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1988年冬天,思乡心切的曾祥来在妻子的陪护下,登上了去香港的返乡飞机。

当他踏上阔别了40年的故乡热土时,觉得一切都恍若隔世、物是人非,最疼爱自己的母亲、爷爷和伯父都已逝去,只有一个堂兄健在。远房亲邻也早已得知曾祥来回乡的消息,久候多时的大家,把他围得水泄不通,当地乡政府在礼堂为他召开了隆重的欢迎大会。

饱尝别离之苦的曾祥来在洞潭老家,过了一个印象极为深刻的传统春节。

深情的资助

1989年下半年,曾祥来第二次回到洞潭探亲,这次他是有备而来,给家乡人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出资10余万元,为村里修建了一条乡间公路;还出资帮助困难乡亲购买耕牛、修葺房屋……

曾祥来住进了他熟悉的老屋里,一住3个月。就是在这次,细心的他发现村中有好几个辍学孩童,而家庭经济条件差,是那些孩子辍学最主要的原因。

在外漂泊了40余载的曾祥来,深切感受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清醒地意识到,孩子不上学,那是导致贫穷的可怕根源。

于是,他决定动员村里辍学孩子的家长,要他们送孩子去学校读书,凡是经济困难的,将由自己资助。他回台湾时与家人商量,妻子与孩子们也很赞成他的决定。

曾祥来把13岁的远房侄儿曾德宾作为第一个突破的对象,亲自将他送进了县城一所小学,并就近租了两间房子,供他在城里读书时住宿。接下来,他继续回村做其他辍学孩子家长的工作。在他不厌其烦的游说下,家长们纷纷同意让孩子返校。

1990年,曾祥来从台湾的单位退休。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家乡辰溪县城所租住的房子里,陪护孩子们更好地读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资助上学孩子的队伍越来越大,租住的那两间房子已住不下了。1993年,他在辰溪县城柳树湾,建了一栋4层楼房。

本村辍学的孩子已被全部劝回学校了,他开始把劝学的目光拓宽到周边的几个村子,那些辍学的学生家长,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也把孩子交给他带到了县城读书,并住进了他在柳树湾的房子。3个孩子住一间房,最多时他包揽了18个孩子的学费和吃住。家中安装了4个液化气罐、3个热水器才能满足平时的需要。

曾祥来在柳树湾街边盖的那栋楼,被附近的人们亲切地称作“助学楼”。

無悔的坚持

柳树湾的房子被洪水冲毁后,2002年,曾祥来打探到县城二中附近有一栋房子要出卖,就毫不犹豫地花20万元买下,继续其助学之路。他在二中新建的楼房,也被人亲切地称为“爱心楼”。

随着年龄的增大,曾祥来的身体也出现了状况,严重风湿病让他倍受折磨,但他仍然在坚持,并表示,“只要我一息尚存,助学就不会停止。”他的善举和坚持,也感动了更多的人。相关部门也给予了他照顾,每到护照快要到期时,县台办的工作人员都会准时上门,代他去公安部门办理手续。

多年的助学,让曾祥来花光了自己毕生的积蓄,退休金不够日常开销。当经济出现困难时,他会给远在台湾和香港、美国的子女打电话,要求经济支援。子女们也都二话不说,汇钱过来,让他的爱心得以延续。

28年来,曾祥来花光了积蓄3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余人,资助特困群众400余人次。受捐助的孩子视他如亲人,亲切地称他为“台湾爷爷”。2014年5月,全国妇联授予他家“最美家庭”;2015年12月,曾祥来被评为怀化市第三届“十大道德模范”。

猜你喜欢

助学柳树资助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柳树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会治病的柳树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柳树的春天